探索l EXPLORATION 浅谈“餐巾折花"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文/邓忠平 摘要:“餐巾折花”是技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忽略了对学生 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该模块的教学效果一直没有突破。本文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探讨,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尝试教学法、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在“餐巾折花”学习中的兴趣和主动性,发掘学生的 潜能。 关键词:“餐巾折花”教学教学方法兴趣培养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 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掘自身潜力,培养学习 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 兴趣。 的注意力较为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知识,也更有利于其 例如,在餐巾折花基本手法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从 能力的提高。“餐巾折花”是锓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重 一上课就开始讲解餐巾折花的基本手法和要领,会让学 要组成部分,也是餐饮服务技能考证的重要内容,是理 生无所适从。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餐巾的起源和发展,让 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一个教学模块。在这一模块的教 学生欣赏精美的餐巾折花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践法、观察法、 从而导入餐巾折花。在教学中,教师将准备好的餐巾花 讨论法、提问法、演示法、讲授法等,将教学理论与教 分发给学生,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根据教师分发的餐巾 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激 花照样折叠,限时5分钟。如果学生不能完成,则可根据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掌握餐巾折花的理论知 自己的意愿折叠成任意花型。5分钟过后,无论能否完成 识,又能强化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餐巾花,每一小组都要选出一名代表来介绍本组是怎样 的能力。 折叠的。教师鼓励学生用边演示边讲解的办法来总结, 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这时学生会用最精练的语言来总 一、采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习兴趣 结,从而提高了归纳和表达能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尝试教学法是由常州市特级教师、常州市教育科学研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有些语言是不太规范的,或 究所研究员邱学华同志提出的。尝试教学法,顾名思义就 者是操作动作的不规范导致了语言表达的不准确,因此 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 最后教师需要综合学生所说的各种方法,总结餐巾折花 本,并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 用到的基本手法和要领。从这一教学过程可见,尝试教 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 学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和学 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尝试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 生的参与让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对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 体”“教师为主导”,既强调学生的“学”,又重视教师的 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教”。尝试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尝试活动,它既是尝试活动, 又是教学活动。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传授理论知识, 教授餐巾折花的折叠技法时,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往往忽视了实践性教学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技校学 则费时费力,且受到环境的局限,教师的现场演示不能 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在 让全班几十个同学同时看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效 “餐巾折花”课程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该 率。而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将所要表达的 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给学生设置适当的实际操作教学任 信息转化为文字、声音、图像,用生动的画面代替枯燥 务,通过自学、点拨、尝试、总结等教学方法,促使学生 的语言讲解,就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不仅把知识化难 :' n噜 ●2I■J圈■‘_ EXPLORATION l探索 为易,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难点反 所需要的知识和技fi ̄Dl:l以辅导。在项目活动结束阶段,教 而变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这样一方面教师能起到 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适时纠正学生的动作,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 的教学原则。 例如,在讲解餐巾折花用到的基本手法——折叠、推 折、捏和穿的具体要领时,笔者首先以丰富多彩、形态 师通过总结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一组简单的餐巾折花的设 计制作过程,使学生懂得如何利用餐巾折花达到突出主题、 美化席面、烘托气氛的效果。 在整个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 践活动,强化了操作技能,强调了技术、知识在现实生活 中的实际应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项目实践 过程中,不仅传授给了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 各异的餐巾折花录像作为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利 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因为视频画面生动新颖,所以此 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 时学生学习都很认真,这对专注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 结协作的精神。 的作用。录像观看完毕后,笔者给学生3分钟时间练习折 叠、推折、捏和穿的技法,并仔细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 练习中,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要领,但也容易忽略某些细 节。特别是在“推折”的教学中,“推折”是折裥时运用 的一种手法,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基本手法。学生在推折 练习时,往往不是采用“推”的手法,而是反方向用中指 去“拉”餐巾,致使推折出来的折裥不均匀、不整齐,影 响整个花型层次的丰富、紧凑、美观。因此,教师可以用 “推折”的范例说明操作要领,并反复播放示范操作录像, 通过快慢、定格显示的录像画面强调手指间的配合和距离 的控制,再播放错误手法花型的实物,从反面让学生理解 “推折”的操作要领,掌握“推折”的基本技法。借助多 媒体技术教学,既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其 对知识和技巧的印象,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加强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教学效率。 三、采用项目教学法,调动学习兴趣 以教师为主导的餐巾折花传统教学缺乏新意,不利于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 的依赖性,阻碍了他们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且 教师课堂所展示的“餐巾折花”看似简单,因此学生一旦 学会“皮毛”,便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浅尝辄止,教师 很难再提高操作的训练效果。在餐巾折花设计教学中,采 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项目教学法教学,就能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在项目活动开始阶段,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实际,设 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项目。例如,,教师首先确定任务:以 婚宴、寿筵、庆功宴、金榜题名为主题设计一组餐巾折花, 花种、花色、背景等工作均由学生参与完成。对学生进行 分组,分组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性格 特点、知识结构、男女搭配等,分组是按照“互补自愿” 的原则进行的。通过分组,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以好带 差,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归纳能力, 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在项目活动开展阶段,教师将需要解 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 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这样学生成了教学 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和教学的服务者。教师 主要帮助学生为完成项目开展自主性学习,对学生在学习中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求胜是人的天性,形式多样的比赛恰好给学生表现自 我的机会。比赛是学习动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若将比赛这种活动方式运用于餐巾折花教学中,会 取得显著的效果。 例如举行个人比赛、小组竞赛等,采取学生自评、小 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及时对学生给予鼓励和 肯定,会使学生的表现更加出色。学生既体验到了成功的 乐趣,增强了自信心,也有了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笔者 在第一次尝试教学后,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让学生在操作结束后每组推选出最美的餐巾花集中展示, 大家评判,最后教师予以点评,对重点进行补充讲解和示 范操作,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同时评出精 诚合作奖,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学会 了欣赏,培养了审美能力,同时看到了差距,反馈了教学 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师还可将各班的技术尖子组织起来成立专业技能代 表队,进行强化训练。他们一方面可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另一方面可随时代表学校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如学校的餐 饮技能竞赛或更高等级的省市、国家的餐饮技能比赛,为 学校增光添彩。此外,还可举办相关的技能节,通过技能竞 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适当设 立奖项,激发学生参与,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比赛与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 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人才。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注重实践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保持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红勤.浅谈“餐巾折花”的归纳创新学习[J].科学 咨询(决策管理),2008(5). 【2】叶芸.“餐巾折花”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思考【J】.成功 (教育),201 1(1o). 【5】陈欣.论《餐巾折花》的教与学[J].职业技术,2oo7(12). [4】邵晴晴.中职宾服专业《餐巾折花》课项目教学法应 用初探[J].舟山教育,201 O(1 o). (作者单位:桂林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