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让教育充满思想
作者:贾泽民
来源:《教育》2015年第04期
一所学校能否办出成效,关键看校长。可以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而办学思想则是校长的灵魂。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好思想才能有一个好校长。办学思想不是抄来的,而是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造坯”,从教育实践的反思中“萃取”,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葺”,从对校本现状的深刻研究中“造型”,从改革创新中“进化”的。 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在参与一项目评估期间,笔者曾对7县41所乡镇中心小学和初中学校的“校训”及“三风”做过调查和收录。分析发现,不计词序,有36.83%的学校校风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17.07%的学校校风接近以上四词八字,比如“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团结、勤奋、扎实、创新”等;有18.76%的学校校风是“苦抓、苦教、苦学”。以上三者合计达72.66%。地域不同,情况各异的学校为什么校风会如此雷同呢?调查发现,这类学校大部分存在这样一些共同点:管理守旧,校长“守摊子”思想严重,工作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新课程实施畏难情绪大,心里没底,怕“搞砸了”,主观上“观望”“等待上级”或完全“推给教师”,校长自己则无所作为。
笔者认为,校风抄袭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校长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办学思路。因而,办学缺乏主心骨、意志力,人云亦云,守旧被动,工作只能“看门守摊子,围着事务转圈子”。让这样的校长去发展一所学校,怎么能使人看到希望的曙光呢? 一所学校能否办出成效,关键是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而校长的灵魂就是办学思想。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个好思想才能有一个好校长。 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有力量的人。”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宝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宝剑更有力量。”没有软件系统支撑的电脑,就是一堆物理摆件;没有思想的人,就是行尸走肉;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办学思想的校长,就是学校管理职位的一个摆设。
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教育行政的领导。”作为学校核心人物的校长,他要用先进的理念去引导人,用专业策略去凝聚人,用优秀的思想去感召人,要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认知、教育智慧和教育才能转化为办学的思路、策略和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并坚贞不渝地带领大家走向教育思想的王国,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形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特色。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菲律宾教育家赫查曾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拙劣的校长能办成好学校,也没见过好校长办出坏学校。”纵观教育史,许多教育家和成功校长都有他们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如:苏霍姆林斯基以“相信孩子”的思想缔造了国际著名的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以“生活即教育”“民主教育”的教育思想创立了具有“开明、平等、实干”风格的晓庄师范;上海建平中学老校长冯恩洪提出“合格+特长”的育人思想,创建了闻名全国的建平模式;江苏洋思中学老校长蔡林森大胆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创造了三率100%的奇迹。所以,优秀的校长应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适合校情的办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办出自己学校的个性和特色来,才能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快速发展。 与办学思想的关系
人们往往把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相混淆;其实,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孝彬说:“教育思想是对教育规律认识基础的主观选择”,“是对办什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的总的看法,是对教育宏观的、理性的认识”。而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和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体现了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思路、计谋、策略和韬略。
也就是说,办学思想不完全是一个根据文件怎么说就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在实践上级文件中体现他的计谋、策略和韬略;办学思想是校长向自我的智力和体力极限挑战的过程;办学思想不是抄来的,是校长在长期的学习、思考中积累的,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的结果。可以说,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着他的办学思想。校长要善于把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办学思想。 如何形成校长的教育思想
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造坯” 所谓“校长不读书,教育血脉遭梗阻”,一个真正合格的、优秀的校长要研习教育发展历史,懂得教育的昨天和今天的演变过程;要读教育名著,要读夸美纽斯以来有影响的中外教育家的著作,比如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苏霍姆林斯基、加德纳等,他们是上世纪教育思想的源泉。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极大地推动着教育革新潮流,推动着课程改革。关注和研究当代教育家的优秀著作,关注和研究不断变革的教育实践,对校长而言更显得迫切和重要。只有坚持深入学习,才能在一个广阔的思想背景中反思、认识、总结教育改革实践,大步跨入素质教育的潮流。校长要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位置优势,先于教师钻研学校课程里面的理论和知识,多啃几本书,多听专家指导,多看看别人的做法,多“下水”实践,积累自己的经验。校长要带着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去寻找答案。校长要抓住自身工作中的几个“节点”进行有效学习。比如,在上示范课前、教学研讨前、学术讲座前、论文写作前的应急准备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习;在校本教研中的研究性学习;在经验总结时的反思性学习。校长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形成正确的超前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进而成为先进理念的化身,成为思想者,成为课改的代言人。许多校长不读书的现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来。在学习型校长带领下,就会出现学习型组织和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教师队伍,就会出现书香校园,学校的校风也会得到改变。譬如,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广泛阅读,拓宽了知识视野,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充实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事业;魏书生奉劝校长要“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要做一个“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的人。
从教育实践的反思中“萃取” 一个好的校长,会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把理想和思想付诸教育的实践。把学习厚积薄发于点点滴滴的工作实践,在长期的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的做法,提炼自己方法,反思自己的看法。“学而不思则罔”“感性无知性则盲”,反思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方法论,是一支向历史汲取营养的肠管。学校无小事,事事皆留意,要养成能够敏锐地判断出其背后隐藏的问题和教育价值的习惯。既反思别人的得与失,又反思自己的得与失;既反思书本理论的适切性,又反思实践经验的时效性;既反思胸中的“成竹”,又反思腹内的空乏。校长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最终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 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葺” 校长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首先来自于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政治信念和忠实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政治品质。坚持在治校实践中,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严谨治校、科学管校,要把执行教育政策法规放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统领和指导全校工作。校长在履行其工作职责中要具有这种坚定不移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将偏离办学方向。在学校里,如果校长没有构建起正确的、健康的教育思想王国,它就不会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工作和学习的集体;如果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领导者缺乏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政者不正”,就会误入歧途,迷失方向,丧失校长权威。校长的办学思想,只是“个人产品”,只有放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中修葺、矫正,才能变成符合民族利益、符合国家意志的合格“国家产品”。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对校本现状的深刻研究中“造型” 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有他们自己的独特校情,深入研究自己的现状,客观评价自身的“家底”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新的理念、新的思想都有他产生的时空背景,是否适切自己的实际,要认真地去研究。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办学思想才是正确有效的。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好与不好,关键不是看词条的文学品质,而是看它能否尊重学校的历史和实际,能否起到引领的作用。不能为了赶时髦而人云亦云,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提炼、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尊重客观实际和教育规律,形成适合本校的个性化办学思想。 从改革创新中“进化” 时代呼唤创新型校长。我们所面对的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校长的创新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新勇气、创新思想,事关教育改革的成败。只有创新型校长,才能营造出创新环境和氛围来,才能带领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学生。创新能力和行为是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校长的创新管理能力是校长个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成功管理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的校长,才能勇于标新立异,敢于打破传统的、落后的办学模式,“不受古今中外的书籍束缚,不被名家学说所吓倒,不拜倒在权威的脚下,不把前人的学说奉为教条,而是自由地去运用各种学说,辨别其真伪,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新理论”;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办学路子,使学校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特色。 结束语
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合乎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三个面向”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王铁军.校长领导力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石为华,张琴秀.中国教育报[N]. 2005-5-19(5)
[3]张惠梅.时代呼唤创新型校长[J],中国西部科技,2006(18)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吴秀娟等.成功校长的实践与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崖城初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