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观部分:(填空题、问答题、业务题)
(一)填空题
★考核知识点: 财务会计性质
附2.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现代企业会计主要有两大分支:
财务会计:是指为企业以外的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决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的会计。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的会计。
★考核知识点:财务会计性质
附2.1.2:(考核知识点解释)
• 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 财务会计的次要目标: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 ★考核知识点:会计确认
附2.1.3:(考核知识点解释)
企业经济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与判断,以明确它们是否对会计要素产生影响以及影响什么会计要素。这一过程通常称为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如下:
1.可定义性。被确认的项目应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
2.可计量性。被确认项目的成本或价值应该能够充分可靠地加以计量,即应该能够用货币表示其数量多少。
★考核知识点:会计要素
附2.1.4:(考核知识点解释)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则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考核知识点:会计要素
附2.1.5:(考核知识点解释)
收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采用的是狭义的收入概念。
广义收入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企业获取收入的表现形式是:由于资产流入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但是,并非所有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都是企业的收入。
狭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核心内容是营业收入。
★考核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附2.1.6:(考核知识点解释)
客观性是指企业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主要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含义。
★考核知识点:货币资金
附2.1.7:(考核知识点解释)
货币资金一般包括企业存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及本票和汇票存款等可以
立即支付使用的资金。凡是不能立即支付使用的(如银行冻结存款等),一般不能视为货币资金。
就其具体内容看,货币资金一般包括
①库存现金
②银行存款
③其他货币资金。
★考核知识点:银行存款
附2.1.8:(考核知识点解释)
企业存款账户分为四类,即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企业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主要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
企业可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一个一般存款账户,该账户可办理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该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
临时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结算账户。
★考核知识点:结算方式
附2.1.9:(考核知识点解释)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
★考核知识点:结算方式
附2.1.10:(考核知识点解释)
结算指各单位、个人间由于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债务清偿以及资金调拨等而引起的货币收付行为。
结算方式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用现金直接支付,结清款项往来的结算业务,称为现金结算;收付双方通过银行以转账划拨方式进行的结算业务,称为转账结算。
★考核知识点:存货定义
附2.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资等。
★考核知识点:存货的计量
附2.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存货的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发出存货计价和存货的后续计量三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取得成本进行计量;
(2)存货被出售或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合理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3)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
★考核知识点:存货的范围
附2.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企业应以所有权的归属而不以物品的存放地点为依据来确定企业存货的范围。
★考核知识点:存货期末计价
附2.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考核知识点:存货期末计价
附2.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考核知识点:存货期末计价
附2.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是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环境下可获得的未来净现金流入,而不是存货的售价(市价或合同价)。
★考核知识点:存货清查
附2.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发生存货盘亏和毁损:
在批准处理以前,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盘亏和毁损时,一般按盘亏和毁损存货的实际成本冲减存货的账面记录。
存货盘亏和毁损查明原因后:
借:原材料 (残料价值)
其他应收款 (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 )
管理费用 (定额内合理损耗和盘亏 、一般经营损失)
营业外支出 (非正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考核知识点:存货清查
附2.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同上
★考核知识点:金融工具
附2.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另一个企业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考核知识点:金融工具
附2.1.20:(考核知识点解释)
企业应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基于后续计量视角将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
★考核知识点:应收票据
附2.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
★考核知识点:应收票据应计利息
附2.1.2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般地,应收票据利息应按月计算,但当应收票据利息金额不大或票据生效日和到期日在同一会计年度时,为了简化会计核算手续,也可以在票据到期收到票据本息时,再将利息收
入记入“财务费用”科目贷方。
如果应收票据利息金额较大,且票据生效日和到期日跨会计年度时,会计期末应确认当期应收利息,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考核知识点:应收票据应计利息
附2.1.23:(考核知识点解释)
同上
★考核知识点:商业折扣
附2.1.24:(考核知识点解释)
• 商业折扣是指对商品价目单所列的价格给予一定的折扣,实际上是对商品报价进行的折扣。商业折扣 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如5%,10%,20%等,也可用金额表示,如100元、 200元等。
• 在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按商品报价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成交价格入账。由此可见,商业折扣对会计核算不产生任何影响。
★考核知识点:现金折扣
附2.1.25:(考核知识点解释)
现金折扣是指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规定的期限内早日付款,而向其提供的按销售价格的一定比率所作的扣除。
★考核知识点:现金折扣
附2.1.26:(考核知识点解释)
现金折扣是指销货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规定的期限内早日付款,而向其提供的按销售价格的一定比率所作的扣除。
现金折扣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修订)所称的可变对价。准则规定,合同中存在可变对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可变对价。
(1)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商品赊销时,将应收账款总额扣除估计的极有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后的余额记入“应收账款”科目;
(2)将不含增值税的交易总价格扣除估计的现金折扣后的余额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3)按照不扣除现金折扣的不含增值税的交易总价格和适用的增值税税率确定的增值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考核知识点:预付账款
附2.1.27:(考核知识点解释)
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先支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
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科目核算预付账款业务。 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
但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要将“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的金额分开列报。
★考核知识点:应收账款坏账
附2.1.28:(考核知识点解释)
备抵法计提坏账(发生减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实际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收回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时:
1)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2)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考核知识点:应收账款坏账
附2.1.29:(考核知识点解释)
同上
★考核知识点:应收账款坏账
附2.1.30:(考核知识点解释)
同上
★考核知识点:交易性金融资产
附2.1.31:(考核知识点解释)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主要包括以交易为目的的债券、股票、基金和权证等。
★考核知识点:债权投资
附2.1.32:(考核知识点解释)
债权投资指业务管理模式为以特定日期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的金融资产,具体来说是指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国债和企业债券等各种债券投资。
★考核知识点:其他债权投资
附2.1.33:(考核知识点解释)
其他债权投资是指既可能持有至到期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也可能在到期之前出售的债券投资。
企业取得其他债权投资,应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考核知识点:其他债权投资
附2.1.34:(考核知识点解释)
其他债权投资 :
✓ 既可能持有至到期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也可能在到期之前出售的债券投资
✓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 由于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所有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该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或利得,应计入当期损益
✓ 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考核知识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附2.1.35:(考核知识点解释)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 指非交易性股票以及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股权等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当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考核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
附2.1.36:(考核知识点解释)
长期股权投资指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考核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
附2.1.37:(考核知识点解释)
权益法适用于实施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
★考核知识点:固定资产
附2.1.38:(考核知识点解释)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它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由于损耗而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不是将所有的劳动资料全部列为固定资产。一般来说,生产经营用的劳动资料,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较高,就应列为固定资产;否则,应列为低值易耗品。
★考核知识点:固定资产分类
附2.1.39:(考核知识点解释)
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动力传导设备、工具器具和管理用具等。
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分类:使用中固定资产 ;暂时闲置固定资产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按所有权分类:自有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考核知识点:折旧方法
附2.1.40:(考核知识点解释)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递减费用法,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从而相对加速折旧的方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各年的折旧额呈递减趋势。主要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考核知识点:无形资产
附2.1.41:(考核知识点解释)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考核知识点:流动负债
附2.1.42:(考核知识点解释)
流动负债按照偿付手段分类,可以分为货币性流动负债和非货币性流动负债。
按照偿付金额是否确定分类,可以分为金额可以确定的流动负债和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
按照形成方式分类,可以分为融资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和营业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
★考核知识点:商业汇票
附2.1.43:(考核知识点解释)
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是一种延期付款的结算方式。企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购入货物,应向供货单位签付已承兑的商业汇票。企业也可以签付商业汇票,用以抵偿应付账款。商业汇票按承兑人分类,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考核知识点:应付债券
附2.1.44:(考核知识点解释)
利息调整的摊销方法:直线法与实际利率法。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确定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
★考核知识点:应付债券
附2.1.45:(考核知识点解释)
债券的入账金额=债券的发行价格-交易费用
• 或 =到期偿还面值按实际利率折算的现值
• +票面利息按实际利率折算的现值
债券入账价值是债券面值与利息调整的合计。
应付债券入账价值金额小于债券面值的差额称为利息调整借差,入账价值金额大于债券面值的差额称为利息调整贷差。
★考核知识点:可转换债券
附2.1.46:(考核知识点解释)
可转换债券是指可以在一定期间之后,按规定的转换比率或转换价格转换为发行企业股票的债券。具有债权性证券与权益性证券的双重性质,因而可称为混合性证券。
★考核知识点:或有事项
附2.1.47:(考核知识点解释)
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不确定事项,该事项的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
• 或有事项的特征:
• (1)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2)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 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或者或有事项的结果预计将会发生,但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具有不确定性。
• (3)或有事项的结果须由未来事项决定。
★考核知识点:其他综合收益
附2.1.48:(考核知识点解释)
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未计入当期损益但归所有者所共有的利得或损失。
主要包括: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调整、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差额等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考核知识点:其他权益工具
附2.1.49:(考核知识点解释)
其他权益工具是指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归类为权益工具的优先股、永续债(如长期限含权中期票据)、认股权、可转换公司债券等金融工具。
★考核知识点:股票
附2.1.50:(考核知识点解释)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持有的股票,按其享有的权利,可以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两大类。
★考核知识点:资本公积
附2.1.51:(考核知识点解释)
资本公积是指所有者投入资本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资本溢价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
★考核知识点:留存收益
附2.1.52:(考核知识点解释)
留存收益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由利润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考核知识点:营业收入计量
附2.1.53:(考核知识点解释)
可变对价是指对最终交易价格产生影响的不确定的对价,例如,赊销商品承诺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等。
合同中存在可变对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可变对价的最佳估计数。
★考核知识点:营业收入计量
附2.1.54:(考核知识点解释)
重大融资成分是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收款期较长导致分期收款的总对价高于其现销价格的差额。
合同中存在重大融资成分的,应当按照假定客户在取得商品控制权时即以现金支付的应付金额确定交易价格。
★考核知识点:营业收入计量
附2.1.55:(考核知识点解释)
• 应付客户对价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明确承诺给予客户的优惠等。
合同中存在应付客户对价的,应当将该应付对价冲减交易价格,并在确认相关收入与支付客户对价二者孰晚的时点冲减当期收入。
如果应付客户对价是为了向客户取得其他可明确区分的商品,则企业应当采用与本企业采购其他商品相一致的方式确认所取得的商品。企业应付客户对价超过向客户取得可明确区分商品公允价值的,超过金额应当冲减交易价格。向客户取得的可明确区分商品公允价值不能合理估计的,企业应当将应付客户对价全额冲减交易价格。
★考核知识点:资产处置损益
附2.1.56:(考核知识点解释)
资产处置损益主要是指处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损益。
企业发生资产处置收益时:
• 借:有关科目
• 贷:资产处置损益
发生资产处置损失时,做相反的会计处理
★考核知识点:信用减值损失
附2.1.57:(考核知识点解释)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金融资产中的应收款项、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等资产 价值下跌发生的损失。
如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考核知识点:利润结算
附2.1.58:(考核知识点解释)
• 为了反映本年净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情况,应在“利润分配”科目下设置“未分配利润”二级科目进行利润结算的核算。
• 年末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的其他二级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二级科目。
• 经过上述结转以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利润分配”科目所属的二级科目,除了“未分配利润”二级科目以外,其他二级科目也应无余额。
• “未分配利润”二级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年末未分配利润;借方余额表示年末未弥补亏损 。
★考核知识点:财务报表
附2.1.59:(考核知识点解释)
企业财务报表也称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对于改善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经济决策环境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考核知识点:资产负债表
附2.1.60:(考核知识点解释)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由于该表反映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因而又称为财务状况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