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科护理查房-2017.3

来源:意榕旅游网


窒息患者的护理查房

基本资料

姓名:陈招娣 性别:女 住院号: A11739 年龄:94岁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工作单位:不详 职业:退休

入院日期:2017年03月27日

主诉:气急,痰多一周

现病史:本次入院前1周,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气急、痰多,伴乏力、纳差,无发热胸痛,无腹痛腹泻,无咯血,无恶心呕吐,无黑蒙晕厥等,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现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自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时清时糊,气急,痰多,喉中痰鸣音,伴乏力,纳差,,二便尚调,夜寐安,舌红,台光,脉细。

既往史:患者12年因左侧肢体偏瘫就诊,考虑脑梗死,经治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经人搀扶可勉强行走100余步,2年前逐渐卧床,长服血塞通片,拜阿司匹林。

体格检查

体温:37 脉搏:95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40/60mmHg

一般情况:神志不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推入病房,查体不能。

皮肤黏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瘀点瘀斑,无皮下出血,无肝掌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颅: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球结膜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眼对光反射存在。耳廓无畸形,耳鼻无异常分泌物。鼻腔通畅,口唇无绀,双扁桃体无肿大,咽无充血。

颈部:颈软,气管正中,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胸廓正常。

肺部:双侧呼吸运动无异常,肋间隙无增宽;双侧语颤无增强及减弱,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粗,两肺未及明显干湿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心脏:心界无扩大,心率95分,律尚,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周围血管征: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未扪及水冲脉,奇脉等异常血管征。

腹部:腹膨隆,未见胃肠蠕动波,无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征阴性,输尿管压痛点无压痛,肝浊音界存在,无移动性浊音,无肾区叩痛,肠鸣音存在。

肛门直肠:未查

脊柱四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棘突无压痛,活动度无受限,双下肢无浮肿。足背动脉搏动存在。

神经系统:四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舌苔脉象:舌红,苔腻,脉弦细。

病情变化:患者3月28日19:40左右进食食杜密克后氧饱和度自90%下降至60%,最低时58%。 P:100次 R:30次/分 BP120/60 mmHg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 105g/L, 氧饱和度↓ 64.3%, 氧合血红蛋白↓ 62.9% 乳酸↑ 2.70mmol/L, Ph↓ 7.213, 二氧化碳分压↑ 62.6mmHg, 氧分压 41.8mmHg, 标准碳酸氢盐↓ 20.8mmol/L

初步诊断:

中医:1、咳嗽

2、中风

西医:1、支气管炎

2、脑梗死后遗症

诊疗计划:

中医:

(1) 分证论治

(2) 中药疗法:中成药、中药制剂

(3) 其他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敷贴、食疗法等

西医:

(1)一般治疗(休息、给氧、监测、阿司匹林)

(2)清热化痰

(3)抗感染

(4)其它

三、护理诊断及措施:

1、 有窒息的危险 与吞咽降低有关

1) 告知家属喂食时一定要慢,在患者清醒时喂食,头抬高,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打铃告知护士。

2) 每天进行口腔护理,防止食物残渣留在嘴里,防止食道返流造成误吸。

3) 喂食要尽量给与易于吞咽的流质。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分泌物增多而黏稠、气道湿度减低和无效咳嗽有关

1)密切观察咳嗽、咳痰的情况,包括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以及咳嗽是否顺畅。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促排痰: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如协助定时翻身、拍背、

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咳痰。②遵医嘱运用化痰药物兰苏等,促进痰液排出。

3)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稀释痰液;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

生素,保证充足的能量。

4) 保持合适的室温(18-20℃)和湿度(50-60%)。

3、有感染的危险:与肺部炎症与抵抗力降低有关

1)告知病人多饮水,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增加营养

2)遵医嘱用消炎药。

4、 舒适度改变:与长期卧床有关

1)安静休息,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变化。

2)鼻导管吸氧,持续低流量吸氧,以增加心肌供氧,缓解胸闷症状。

3)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

5、有受伤的危险 与神志时清时糊有关

1)加强宣教:嘱咐家属要24小时陪护,病情好转时上下床要有人搀扶,如外出检查时需用轮椅或平车并全程陪同,卧床时,床边要放置床栏,以防坠床;

2)休息与活动: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6.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1)至少每两小时翻身一次,24h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注意补充营养,以增加抵抗力

7、知识缺乏 与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相关知识有关

1)向患者解释疾病产生原因及注意事项。

2)解释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3)各种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

4)经常与病人交换对疾病的看法。

【支气管炎的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的保健按摩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其操作简单方便,特别适合患者学习后,自行操作。按摩疗法可以使血流加速,代谢旺盛,改善机体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但按摩时要注意保暖,局部按摩大约15分钟,每日一到二次即可。

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按摩方法。

两手微握空拳,用屈曲的拇指指背,平贴在鼻梁的两侧,做自鼻根至鼻翼旁侧迎香穴处的往返退擦。同时,拇指指间关节按压迎香穴、鼻通穴。

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双侧风池穴,而后用中指按揉大椎穴。

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从印堂穴推向太阳穴。

两手十指张开,屈曲呈“梳状”,用十指尖端扣压在前头部,依次自前头部向后头部按压,直至头顶,而后改十指并拢沿后头部向后划捋至颈部。

每晚用热水洗脚时,可用手掌的小鱼际摩擦涌泉穴,用拇指点揉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以上方法对于咳嗽、咳痰伴四肢无力、体倦懒言、全身酸痛者有显著疗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