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分析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建研目黄嗨2011年09月 结合实例分析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郭又菁冯艳萍
(荔浦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具体结合某住宅小区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分析了从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的各方面去诠释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山水生活的
结合,从而诠释出现代中式住宅小区建筑唯美,实用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高 质量”生态居住小区”将是发展的方向.人性化的生态居住小区既是一种
小区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设计在满足住宅建设 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需提升健康要素,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
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l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县城东部新区,用地北面靠山,周围植被丰富,树木茂 盛,有很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是国家级旅游,文化名城,当地居民有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着一定的传统生活习俗及生活模式. 2设计理念
基于项目所处的城市区位,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模式. 设计意图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把现代的都市生活需求与传统的生活模
式有机地结合.因此我们提出”用现代手法演绎传统的人居模式,回归传
统的自然山水生活”的理念. 2.1开放空间与湖景的关系
基于用地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强化小区公共开放空间与湖水的关 系,形成贯穿小区的主轴线,将湖景从用地西侧引至用地东侧,是本项目
规划的第一思路. 2.2自然的主题
在项目规划中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风景并加以利用,打造出荷塘林 木,湖光山色,风花雪月的自然景观.在设计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主 观改造利用自然,充分利用现有的湖岸,水面,并将水面导入用地之内, 与建筑空间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和谐的人工自然.崇尚自然就是一种达 到物质和精神的平衡状态.我们相信,这种平衡是高尚生活所追求的一 种境界. 2_3滨水的意向
孑L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对自然山水意境的追求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小桥,流水,人家”是东方 传统理想家园诗意的表达,”面水而居,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无疑也是现 代都市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在规划中,如何是湖景资源最大化,直接影
响到本项目的商业价值.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高密度,高容积率的规划 条件下,不可能达到纯理想化的户户湖景,因此设计着力构建体验,感受
到湖景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我们追求的正是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滨水
的自然意向.
2.4现代的和东方的设计
东方式的设计不等于仅限于传统,古旧的设计,现代的潮流的设计 不应丧失历史文脉及地域性.我们倡导的是将东方,中国式的空间意向 ‘;尔!铆!看尔..尔尔乖不乖乖不秘不乖
地,保护耕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6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 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各 个规划区的安排要合理,发展要留有余地,不同时期的建设任务要有衔 接性,做到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5小城镇规划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城镇新区.①要使”人”成为小城镇发展 的中心,为”人’’月艮务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②让农民有归属感,
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不要有距离感.小城镇是农民的小城镇,要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小城镇的 舒适和方便,真正感觉到是自己的小城镇.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广大农
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③要制止或控制那种沿交通要道两侧发展的 “龙形”规划.以某镇为例,新区街道绿树成荫,区设计农民集贸市场和商 铺,引导了集贸人流在区内活动,避免了以往农民赶集挤拥在县道两侧 的不安全场面.
(2)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 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小城镇新区规 划设计应结厶’’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
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 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 则,塑造小城镇园林,建筑与规划设计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小城镇新
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 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 熟悉,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 层次的文化内涵.渔涝镇是岭南第一状元的故乡,峒岩洞化石考古学家 发现14万年前已有人类再次生存,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修葺状元堂
和状元墓,重整状元文化,建设岭南古镇,是渔涝镇的风格特色.
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 镇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曰益突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 的考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在:企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 ?92?
不明显乡镇企业沿路展开,分布分散城镇内部绿化面积,绿地率,人均绿
地面积均达不到国家标准城镇缺少园林建设,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 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
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 观设计,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加速我国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 计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
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
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
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某镇的镇区建设就利用穿镇区的河流建设一河
两岸的湿地生态公园,而镇区范围内天然而成的奇秀无比的干层峰和
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白
石岩溶洞则开发为旅游景点,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建设富有特色的小城 镇.
(4)树立超前意识,构造灵活的格局.现今,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 时期.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将增长 1%,这10几年中,中国将有大约3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这就意 味着今后几十年内,小城镇的规模还会持续地增长,且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在这 种形势下进行小城镇新区规划,就要求规划树立超前意识和发展观念, 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建造节能型住宅和紧凑小城镇:要创造性地挖 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建造处于山,水,天空, 草木相协调的中国特色小城镇建筑. 6结语
总之,城镇化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小城镇建设从作为”大问题’’提出, 到形成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战略”,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起飞的阶
段,一个城镇化发展的高潮期将要到来.应对城镇化高潮到来的挑战,是 一
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
2011年09月建阿目甍晦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
6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及构图精粹融于现代的设计中,并在设计中充分反映地域环境特征.在 具体的规划中,我们在多层,低层建筑采用类似的概念.相信这种带有传
统精神的设计会成为在追求洋风的浮躁心态退隐之后,都是人最能接受
的居住理念之一. 3规划设计分析
3.1规划结构及开放空间分析
基于上述对用地条件的分析及设计理念的思考,我们确定了如下明 确,简单而又十分有效的规划结构:
(1)在用地中部引出一条贯穿地块东西走向,以”水”为主题的开放 空间,作为规划的主轴线.
(2)所有住宅无论是高层住宅单体还是低层别墅组团单元均被传接 在这条水轴线形成的开放空间上.
(3)功能结构上将高层设置在地块的东,西,北三面,别墅组团设置 在整个地块的中心,且所有的别墅均可以亲水.
(4)小区有两个入口,主入口与次入口,根据功能需要在轴线上形成 功能节点及空间序列,如:主入口广场,林荫大道,亲水小广场,湖滨休闲 带等,为小区居民提供丰富且具有特征的活动场所. 3I2开发强度,视景及景观分析
根据地块的景观资源分析,并结合城市对湖滨建筑体量的要求,对 地块开发强度进行合理划分.地块沿湖岸线及沿中心滨水开放空间布
7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置
低层组团,高层沿地块北侧,东侧,西侧布置.这样的空间体量安排使得 陆地向湖岸方向形成建筑高度跌落的态势,同时也满足住宅户型景观数
量的最大化要求.
3-3景观规划及绿化系统分析
整个用地景观系统的核心是一条开放空间轴线及湖滨休闲带.起始 于人工湖及湖港的东西方向的滨水开放空间将湖景引向区内深处,及小
区主要出入口,并形成若干景观节点.湖滨休闲带形成了人工环境与自 然水体的界面,各住宅组团及中心景观带与其相邻的核心景观体系相互
渗透,形成有层次的景观体系.
小区绿化:①从整体规划的角度考虑尽量保留用地内具有价值的树 木;②考虑在开发过程中有计划分期就地移植那些与建筑冲突无法保留
的树木.对于不同的景观空间配以不用形态的植物,以烘托景观气氛. 4建筑设计分析
延续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建筑单体充分体现出整体规划意图.”用 现代手法演绎传统的人居模式,回归传统的自然山水生活”的理念,以人
的生活方式作为建筑设计的切入点,贯彻由内而外的设计理念.
8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追求生态自然的整体设计目标,落实”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的密切 关系,让私有环境成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重视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使人文精神从户型设计,室内空间,社区环 境等全方位融入建筑,突出富于人性的空间理念和重亲情的空间感受. 4.1户型设计
(1)在充分分析本社区即将服务的社会群体类型,家庭模式及行为 活动方式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居住功能进行分类,突破传统的”空间”概 念,创造空间的可变性与流动性,为家庭的持续发展预留充分的布局空 间和功能”弹性”.
(2)引入户型的优化流线设计,是业主在户内的家庭活动与行走路 径更趋合理,自然和便捷.
(3)根据个人在不同状态下不同时段内的特定的行为特点,通过细 致入微的设计手法,赋予不同的空间区域以不同的性格与特征.动静分 离,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有机结合,使人性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4)低层住宅采用灵活配置方式设计,提供三种面积相似的户型平 面满足使用者的选择要求,进行户型搭配,搭配出不同的立面风格. 4.2建筑空间处理
住宅单位普遍采用平坡顶结合形式,形体亲切宜人,色彩淡雅;以大 面积的挑窗营造出视野开阔,空间丰富的室内氛围;住宅区总体布局充 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以连续自由的曲线将之串联成一个个有机等组 团,凸显出优美等韵律感,与起伏延绵等山体相映成辉,构成一幅融入自
9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然等优美生态家园画面;住宅首层设有与公共环境相连等架空花园和私
家花园,再次体现了自然的主题. 4.3立面造型设计分析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符合现代设计潮流,体现现代建筑风格.高层住 宅建筑外立面讲究简洁,轻巧,明快,清爽,主要采用橙黄色面砖和白色 涂料,点点滴滴尽显精致,清新特点,富有浓厚的现代主义风情,对窗户, 立面线条,阳台细部,屋顶造型等进行精心设计,彰显住宅品位和价值. 大面积的挑窗,大阳台等设计让使用者能在开放等空间中尽享室外的自
然山水湖景,再次体现了自然的主题.
低层住宅采用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主义风格,同时加入传统的坡屋 顶元素,做退台处理,每户可获得大面积的露台,立面构图强调建筑体块
之间相互咬合穿插,变化丰富,体现现代建筑自由而富有诗意的设计手 法.外墙材料主要运用石材与涂料相结合,力求与所处的山地背景相协 调,呈现出自然质感,钢与木材结合的屋面所形成的坡顶,力求体现材料
的自然属性,玻璃及金属构件的运用,力求体现现代建筑的简洁,舒适的
特征,以塑造出与众不同的立面风格效果. 5结论
10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在本设计中,设计规划到单体建筑设计均运用了现代的设计手法, 演绎了传统的自然生活模式;从总体布局,交通,绿化景观以及户型设 计,空间处理,立面造型等方面均紧扣设计理念,力求表现适合现代的传
统居住模式,回归自然的都市生活.从而既实现了满足使用者对现代都 市生活的向往,又符合了他们对自然山水生活的深切渴望. 参考文献
[1]杨靖,马进.建立与城市互动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观『J].城市规划,2007,(2)
[2】张庆明.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特色营造『J].甘肃科技,2007,(12). [3]黄宇频.居住社区公共交往空间设计lJl山西建筑,2008,34(6):90~91. ?93?
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