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3.继续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的方法,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语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3.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
1.课文较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习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课文篇幅较长,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个叫明明的小同学,他可喜欢蛐蛐了,一次上学的路上他逮开了蛐蛐,那么结果如何呢?请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语文,就会知道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请同学们先按着图的顺序,观察一下四幅图,了解图的大意。 (三)范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
2.边听边想,本课是写谁的一件什么事? 3.读完指名回答:
本课写的是明明没有因上学路上捉蛐蛐耽误学习。 (四)学习生字。
1.看田格中的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随老师范读课文,看看自己是否把所有的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画全了。 (1)教师边读,边提示画哪个词。 (2)同桌互相对照一下,画的词语。
3.借助拼音同桌一起读准生字及词语的音节。
(1)同桌互相读,一人读一人听,互帮互学。 (2)检查同桌学习情况。(用卡片) (五)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提醒学生注意轻声的读法,“蛐蛐”第二个音读轻声。另外还有“啦,的,了”读轻声。
2.要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 3.边读边体会生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六)识记生字:本课生字也较多,要充分利用熟字快速记字。
丛:上边“从”下面一横。草丛是指很多很多的草生长在一起。单独几棵草长得再高也不能称草丛。看图理解。
扒:左边提手旁,右边“八”。扒开,因为草很多,他要找蛐蛐,所以用手扒开草找蛐蛐。
仔:单人旁右边一个“子”,还读z!。仔细,和粗心是反义词。
迟:一把尺子的“尺”加走之旁。当“晚”讲。迟到,我们小学生天天上学不迟到。
拍:左边提手旁,右边“白”。拍了拍身上的土,即用手把身上的土打掉。拍手,用手拍,所以提手旁。
往:左边双人旁,右边“主”。往和来意思相反。往学校跑去,即向学校跑去。前往,往来,来来往往。
校:左边木旁,右边“交”。学校。
教:共11笔,左边笔顺是 ;也可以这样记,先写一个土,再一撇,然后加子
字;也可以这样记,“老”字下边去掉“匕”换上“孑”。右边是反文旁。 室:“到”去掉右边立刀旁,上边加宝盖头。教室:同学们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课:左边言字旁,右边“果”,或一棵树的棵去掉木旁换成言字旁。上课,听课,课堂。
追:笔顺: ,外面加走之旁。追赶,追上去。 利用生字卡片再次巩固。
草丛 扒开 扒来扒去 追上去 仔细 迟到 拍了拍 往 学校 教室 上课 (七)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
追和教,这两个字笔画较多,比较起来又较生疏。 2.其它的字要求学生照田格的范字写。 (八)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二)继续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的方法,看懂图意,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二)继续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的方法,看懂图意。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课后第2题)。
1.先拼读音节,拼的时候先一个字一个字的拼,两个字都拼完后,再合起来读词。
2.在书上括号内写字。老师巡视。
(二)按顺序观察书上的四幅插图,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
1.明明走在上学的路上,听到草丛里蛐蛐的叫声。 2.明明放下书包,到草丛里捉蛐蛐。
3.小文在路上喊正在捉蛐蛐的明明,让他快去上学。 4.明明和小文刚走进教室,就上课了。
当你观察好几幅图时,要先观察几幅图的大概内容,确定几幅图的顺序,再看图说图意,并且要把几幅图的内容联系起来说,即从整体出发。 (三)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1段。
(1)小声读课文,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再读课文,边读边看插图、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名每读一句,就谈谈自己的理解。
①第一句话、告诉时间是早上,图中的人物是明明,并说明他去上学。 ②第二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听到蛐蛐的叫声。
然后 ③明明知道是一只好蛐蛐。
让学生反复读一读第三句,想:为什么,明明一听叫声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呢?
这说明明明非常喜欢蛐蛐,并且玩蛐蛐很有经验,只从叫声中就能判断是不是好蛐蛐。
(4)读一读这一段,再看插图,用“谁,干什么时发生了什么事?”的句式说一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早上,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忽然听到草丛中蛐蛐的叫声。 “这真是一只好蛐蛐,要是捉回家饲养起来,玩玩多好。” 2.学习第2段。
(1)自己读第2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逐句理解:学生读一句理解一句。
①第一句话,验证了明明的判断,果真是一只好大的蛐蛐。
②再细读二、三两句,画出表示明明捉蛐蛐动作的词语,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体会出什么?
捂,追,扒开,扒来扒去。
再观察第二幅图,看明明捉蛐蛐时的神态表情,联系词句,说明明朗是多么的喜爱蛐蛐,多么想把这只蛐蛐捉住呀。 (3)指导朗读。
3.学习课文第3、4段。 (1)指名读课文3、4段。思考: 找到相应的句子读出来。 (2)看第三幅图:
小文张大了嘴,使劲地喊明明,并且用手指向学校的方向,明明听到小文的喊声,回过头来答应。
(3)指导朗读第3段,要把小文喊的句子读得声音稍高,稍拖长点音,读出喊的语气。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自己读全段,思考: ①“刚……就……”说明什么? (2)小组内读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认真观察插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①明明恐怕迟到,使劲地往学校跑去,累得满头大汗。说明明明遵守纪律。 ②老师捧着书本和粉笔刚往讲台走去,同学(女生)刚往凳子上坐,还没坐好,说明是刚上课。
③明明回头冲小文笑笑。心想:还好,我们没有迟到;亏了你喊我,要不我们就会迟到了,谢谢你。(这里的笑包含两层意思,为没有迟到而高兴,用笑感谢小文的提醒。)
(3)把全段读一读:“刚、就”“笑了”重读。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读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二)看图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三)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三、教学难点
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每段讲的是什么?
(二)边读课文,边看插图,然后看着四幅插图讲述《明明上学》的故事。讲的时候,要加上明明的心理活动。
这样既巩固了本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1.让学生自己先读课文,再看插图练习讲故事。 2.小组内每人讲一遍,评出本组优秀者。
3.各组优秀选手在全班学生面前讲一讲。老师要对每个学生讲评,评好在哪儿,给学生以导向;同时指出不足,并告诉他应该怎样改才好。 (三)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学习明明不因为爱好而贪玩,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四)说话练习。 1.读题目明确说话练_。
(1)“喜欢的”“故事”,既然是故事,就应当有故事的情节。只有你喜欢的,才能讲得有声有色。
(2)要讲清:什么时间,谁,发生什么事,事的经过,结果如何? 2.自己动脑想一想,你想讲哪个故事,自己试着讲一讲。 3.小组内讲。
4.指名把你准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1)要注意同学们讲的故事的真实性。
(2)每讲完一个,让学生用一句话说出他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培养学生会听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上课铃”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二、教材说明
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刚、铃”
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要提醒学生读准确。
“铃”要提示注意右边不是“今”,要比“今”多一点。 “扒、拍、课”可启发学生与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了解字的意思。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教学
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指导。可由易到难,分别处理。 (1)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中,“扒、拍、课”是左窄右宽,“刚”是左宽右窄,“教”“铃”是左右相当。 (2)重点指导几个不易写好的字。
“室”:上半部的“宀”,要盖住下面的“至”,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 “教”:左边部分笔画要紧凑,不要太散。
“迟”:提醒学生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辶”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点,能托起里面的“”。 (三)词句教学
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 1.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这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对玩蛐蛐很有经验。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到呢?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学生说出“这句话写明明太了解蛐蛐了”、“明明十分熟悉蛐蛐,他们是朋友”、“明明对蛐蛐很有研究”等都应肯定和鼓励。 2.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明再晚一步就迟到了,好险啊!理解这句话,可以联系上
下文进行假设:如果小文不叫明明,或者小文叫了明明,明明还坚持要捉一会儿蛐蛐,不及时赶往学校,那结果会怎样呢?肯定迟到。 3.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明很感激小文的提醒。有前一句话的基础,理解这句话不困难。而这句话要联系全文落脚到其含义上:读到这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或者说明明有什么收获?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去悟去想,可以用“假如我是明明,我会对小文说些什么?我懂得了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朗读指导
本课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段,第二、三两句,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语气,表达出明明喜爱蛐蛐的心情。
第三段要指导学生读出喊的语调,表达出小文急切的心情。 第四段要读得稍快,表达出明明毫不犹豫的态度。
第五段,最后一句要读出轻松、愉快的语气,表达明明对小文感激的心情和庆幸两人都没迟到的心情。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用熟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成词语。通过读和抄写,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词。
第四题是句子训练,第一句是本课的句子,第二句是仿说的句子。“刚”在这里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后边常用“就”和它呼应。如:“我刚到家,妈妈就回来了。”“王明刚吃完早饭,小军就来约他一同上学。” (六)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儿童生活故事,然后开展讲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和说话能力。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联系《好孩子》,导入本课。 (二)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识记生字,指导朗读。
(四)同桌或小组讨论:明明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根据,启发学生各抒己见。) (五)全班交流。
(六)让学生给明明设计一个学习、遵守纪律与发展爱好都不误的方案。 (七)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和第四题。 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3.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二、自由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看出明明是一个怎样的学生?(课文讲的是明明听从同学们的提醒,放弃了捉自己喜爱的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看出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哪幅图的?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打出幻灯片) 2.指读课文。
四、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 1.自己学文。提示:
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从“—……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蛐蛐也很有经验。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好蛐蛐。这是他停下来捉蛐蛐的原因。 2.指导朗读。
早上,明明去上学。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忽然”要读出迅速而出乎意料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肯定而喜悦的语气。“一听,就知道”要读得稍快稍重,用肯定语气。两个“一”是读四声“yì”,“走着走着”“着”读轻音“zhe”。 第二自然段 1.看图。提示:
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明明在捉蛐蛐,他很紧张很仔细。)
2.学文。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捂、追、找) (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支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
(3)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蛐蛐的?(细心、扒来扒去。)
3.看图。按板书词语复述这一自然内容。 4.小结:这段讲明明怎样捉蛐蛐。 5.指导朗读
第一句要读出明明的心情,第二句要读出他紧张而又仔细地捉蛐蛐的动作和神态。第三句要读出惋惜的心情。“一看”“一跳”的“一”读yí;“一只”“一捂” 的“一”读yì;“走、钻、草、丛、仔、怎”读闰舌音,“追、找”读翘舌音。“找不着”的“着”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zháo。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
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段内容。 二、朗读课文前两段。 三、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图2,第三、四自然段。
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小明? 2.学课文。
(l)课文是怎样讲小文帮助明明的?(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板书:喊)
(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怎样的孩子? 3..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 第五自然段。
(l)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板书:刚、就)
(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好像在说:①小文,今天我没有迟到,多亏你提醒我,应该感谢你的帮助。②如果不是你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
3.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
(四)指导朗读。
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前一句要读得稍快,读出紧张的气氛。后一句稍慢,表明事情的结果。明明在小文的帮助下,按时到校,心情很愉快。 五、总结提问。
l.小明上学路上捉蛐蛐对吗?为什么?(讨论后交流。)
2.你们喜欢小文和明明吗?为什么?(小文提醒同学要按时到校上课,明明放弃自己喜爱的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 第三课时 一、朗读全文。 二、复述课文。 三、练习写字。
分析记忆生字字形,指导写字。 l.脱词脱音节认该生字卡片。 扒、找、迟、啦、刚、教、室、课 2.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室:上半部是宝盖地,要盖住下面的“至”(“到”字的左半部分),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啦、教”要写紧凑些,“找”右边的笔顺是: 四、课内练习。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布置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扌___________ 宀_____________ 讠___________ 辶_____________ 3.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4.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 5.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例:明明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1)我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爸爸就。 (2)刚,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