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羊常见中毒病防治

来源:意榕旅游网
羊常见中毒病防治

作者:许莲华 贺喜东 韩天龙 来源:《科学种养》2020年第08期

羊中毒性疾病是由于饲养粗放、管理不当所致。该病具有群发性,羊只中毒症状多种多样,表现迅速且剧烈,死亡率高。养殖者可以根据中毒羊群发病前的采食信息得以确诊。羊常见中毒病主要包括:草场有毒植物中毒、工业无机元素中毒、农区农药中毒、饲料霉变中毒、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中毒、动物毒素中毒、人为投毒等。下面列举几种羊常见中毒病。 一、棉籽餅中毒

未经去毒处理的棉籽饼中含有游离棉酚,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的多酚羟基双萘醛类化合物。棉酚可直接刺激动物胃肠黏膜,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羊的食欲减退,出现低钾血症,降低精子活性,大量或长期饲喂可引发羊群中毒。中毒羊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种公羊性欲降低,妊娠羊发生流产;严重者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体温升高,兴奋不安,下痢带血,排尿困难或尿血,2~3天内死亡。

防治:棉籽饼用作饲料时,应加热或发酵处理,或用硫酸亚铁减毒,饲喂量不可超过饲料总量的20%;饲喂3周,停喂1周;禁止饲喂发霉腐烂的棉籽饼;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羊以及种公羊不要饲喂棉籽饼。羊群中毒后,立即停止饲喂棉籽饼,让羊饥饿24小时左右;同时,用3%碳酸氢钠溶液或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和灌肠;用大量水灌服硫酸钠泻剂,成年羊用量80~100克;根据羊只体重,静脉注射10%~20%葡萄糖400毫升左右,同时肌内注射安钠咖4毫升左右,配合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效果更好。 二、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全株含有龙葵素,又称龙葵碱,是一种有毒的甾体皂苷类生物碱。龙葵素可直接刺激动物胃肠黏膜,引起胃肠炎;吸收后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红细胞的完整性,引起溶血。羊的马铃薯中毒分为三种类型:即神经型,主要表现为兴奋狂暴、沉郁昏睡、痉挛麻痹、共济失调等,多呈急性,2~3天内死亡;胃肠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多呈慢性,一般愈后良好;皮疹型,病羊皮肤出现干性疹或水疱性皮炎。此外,绵羊可出现溶血性贫血和血尿。

防治:避免用出芽、腐烂的马铃薯或未成熟马铃薯的青绿茎叶饲喂羊只。因食入出芽、腐烂的马铃薯而引起羊群中毒的,尽快用0.1%高锰酸钾洗胃,然后用100克硫酸镁加水灌服。有神经症状者,可用10%溴化钙20~3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或用2.5%氯丙嗪2毫升,一次肌内注射。发生胃肠炎时,可用1%鞣酸溶液100~200毫升,一次灌服。出现皮疹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30毫升,并用硫磺水杨酸软膏涂擦患部。对采食马铃薯茎叶或

未成熟马铃薯中毒的羊,可用低剂量美蓝(或甲苯胺蓝)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解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三、氢氰酸中毒

氢氰酸中毒可使生物氧化的呼吸链中断,造成组织缺氧,中枢神经系统首先遭到毒害。羊群若是误食(饮)了氰化物农药污染的饲料(水),或者采食了含有氰苷的植物,如高粱苗、玉米苗、马铃薯幼苗、亚麻叶、木薯、桃、李、杏、枇杷的叶子及核仁等均会引起氢氰酸中毒。中毒羊表现为兴奋不安,呼吸加快,继而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抽搐倒地,最终麻痹死亡。

防治:严禁饲喂含有氰苷的植物和被农药污染饲草料(饮水)。中毒后,迅速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溶液,用量为6~10毫克/千克体重;再静脉注射5%硫代硫酸钠,用量为1~2毫升/千克体重。 四、蛇毒中毒

在放牧过程中,羊只被毒蛇咬伤而引起中毒。蛇毒中毒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神经毒、血液毒和混合毒。神经毒主要干扰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损害神经系统,抑制呼吸中枢;血液毒主要侵害心血管系统和溶血作用;混合毒兼有以上两种毒性。

治疗:首先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立即在伤口近心端5厘米处进行缚扎;然后促使毒素排出,在肿胀处剪毛并涂抹碘酒,在伤口处做“十”字切口,并实施深部点刺,用手挤压促使排血;随后用3%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3%~5%高锰酸钾进行冷湿敷。紧接着破坏毒素,缓慢静脉注射2%高锰酸钾50毫升,用以中和蛇毒;如果是全身症状,需要注射葡萄糖氯化钠等渗溶液,用以支持心脏机能,注射抗出血性败血症血清或抗炭疽血清,同时应用强心剂。 五、蜂毒中毒

在放牧过程中,羊只被群蜂蜇伤而引起中毒。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含多肽类、酶类、非肽类物质及其他生物胺等。羊只被蜇后会引起局部刺痛、瘙痒、红肿、水疱、坏死等;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发热、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呼吸麻痹和死亡。

治疗:局部有毒刺残留时,立即拔出毒刺,用2%~3%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并用5%~10%碳酸氢钠或3%氨水等涂抹患部。可肌内注射氯丙嗪,用量为1毫克/千克体重。有呼吸困难和虚脱现象时,可注射强心剂、10%葡萄糖和复方氯化钠。

(作者联系地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邮编:0240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