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学导学案教学之心得体会

数学导学案教学之心得体会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导学案教学之心得体会

作者:寇永平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国掀起了导学案教学浪潮。文章以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高校课堂为基础,探讨了数学课导学案教学的点滴之我见。 关键词:数学;导学案;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188-02 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全校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教学模式,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在思索着、讨论着、实践着。下面我就导学案教学的具体做法和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对导学案的认识和看法

我认为\"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是站在学生立场上编制的。因此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如何教的立场上编制的。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1.1 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1.2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一个\"导\"字。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我在编制《18.1.勾股定理导学案》时就是先从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开始预设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来自主探究勾股定理,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

1.3 对于导学案中练习题的编制我认为题量不能过大,要精选精练,设计要有阶梯性,层次性,要由浅入深。单纯数学题目的罗列,导学案就变成了课堂练习题,就失去导学的目的;题目难度值偏大,部分就会出现厌学,马虎应付的现象。

1.4 全体老师的参与度。在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前,老师的集体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集全体老师的智慧为一体,创造一份高质量的学案,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编制导学案时,在分配课题和主编人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参与其讨论、研究,并且每一份学案制定好后,由审核人审核后再印刷。 2.使用导学案的一些感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前在用教案上课时基本上是老师在上面讲,一部分学生听,还有一部分学生两眼无神,典型的\"人在屋,心在外\",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使用导学案后教师讲的少了,学生参与的多了,特别是从我每节课都安排5-10分钟的课堂展示后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也使以前那些\"两眼无神\"\"人在屋,心在外\"的学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2.2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前上课一节课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感觉很累,弄了一身粉笔末,结果效果还不好;使用导学案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的学习,虽然他们的成绩没有提高多少,但是上课时我感觉心情很轻松,讲课也感觉很有激情。

2.3 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导学案轻松上课的40分钟,是每一位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分析学情、搜集资料、设计问题等好几个40分钟的艰辛付出。课前准备不足就会出现问题:前不久我在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导学案时,我设想的方法是类比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来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结果没有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都把画一次函数图像的方法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都给忘得干干净净,结果上课时学生都不会,没法只好带领学生又复习了一遍,这节课学习目标也没有完成。像这样失败的例子很多,但通过这一次次的失败和反复实践,我觉得我个人的业务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3.使用导学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3.1 掌握课堂讨论的时机。当需要突破重点、难点或学生认识模糊时要及时讨论。课堂讨论中教师适时、适度点评、点拨和答疑解惑。控制课堂讨论的时间与次数。组建讨论小组时应使各组间力求均衡,便于竞争比如我在讲《18.1.勾股定理》时出现了就出现了两个难点问题:一个是求两个大正方形C的面积;还一个是勾股定理加菲尔德的证明方法,因此我就组织了两次讨论活动。分组讨论后再加上我的适时点评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完成任务。

3.2 要做到\"四精四必\"。\"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教师必需在实施讲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教员,教师按照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体会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案的典型示范做用。做到学生本人能处置的问题判断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信点,引导学生总结纪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缺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点,确保学生有脚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做好学案反馈,了解学生学情。下课时收齐学案,看学生是否用红笔把错误标记,改正。查找学生共性问题并及时收集整理,为下节课学案设计做好铺垫。

3.3 重视师生课后反思。学生要学会做学后记就是学生要把学到哪些知识、技能,解决了哪些问题,还要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学习方法上有何收获,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改进等要写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来。同时老师也要写下教学反思日记,就是要把自己完成每一次教学活动后,对实施教学活动的自我感觉记录下来,反思应包括对本节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教学效果的好坏进行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 4.对学案教学的困惑

在实施导学案教学后,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常常出现学习目标不能按时完成的情况。其次探究问题时,收放有时会失控。要么放的开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么收的太紧又变成了一言堂。除此之外,刚刚开始使用导学案时我们学校采用的是对面坐法,各讨论小组间力量均衡,竞争良好。后来很多老师反对这种坐法,理由是学生好说话,现在又回到了从前的坐法——前面的学生成绩好,后面的成绩差,这样分组就成了前面学生讨论后面学生看。有没有解决办法。同时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不但得不到同组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反而得到的是嘲讽,造成时间越久这些学生就越胆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都让我十分头痛。

综上就是我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以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一些困惑。导学案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寻求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爱菊.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

[2] 代振红.数学\"导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民营科技,2008,(3). [3] 范增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03.

作者简介:寇永平(1975-10)男,青海民和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数学教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