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建筑施工项目开展疫情防控的措施

2022年建筑施工项目开展疫情防控的措施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2年建筑施工项目疫情防控措施

为确保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程项目以下疫情防控工作管理措施。

—、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一)建设单位统筹负责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落实项目专(兼)职防控人员,检查督促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第三方进场检测(监测)机构等单位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二)施工总承包企业对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实行总承包企业项目经理负责制,负责项目复(开)工前的全面排查、复(开)工准备和复(开)工后疫情日常防控工作。设置疫情防控管理专岗,协助项目经理工作。工地专(分)包企业按分包专业(标段)各自负责。建设单位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按总包企业要求执行。

(三)监理单位负责协助建设单位督促施工企业落实项目工地疫情防控措施,同时负责工地监理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

(四)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负责每天组织检查项目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应采取停工措施;施工总承包企业项目经理负责工地每天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和组织检查,督促工地管理人员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督促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机械设备租赁、检测等单位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施工现场各班组长负责本班组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协助建设单位开展日常检查督促工作,并负责本单位在工地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2-

(五)施工企业要设置疫情防控专员,负责组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出工地人员的体温检测和登记工作;督促现场人员按要求佩戴口罩、勤洗手;督促做好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工作;向属地防疫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本工地疫情防控情况。

二、提前排查参建人员情况

施工企业要在复(开)工前对需进入工地的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掌握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假期流向,排查复(开)工人员进工地前两周内往来史、接触史。要重点对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及与确诊、疑似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作精准排查,询问、核实、掌握相关人员流动情况,并分类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一)对14天在国内中、高风险区域人员有接触史尚未返回施工现场的员工,必须出具三天两检核酸报告。

(二)已返回工地的,要求其主动向单位(企业)疫情防控专员报告,上工地前出具24小时核酸检测和行程码。身体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方可返岗。

(三)对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过的员工,要求其及时向单位(企业)疫情防控专员报告,并由单位(企业)联系防疫部门按规定隔离观察,隔离期满无异常后方可返岗。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要对其及时给予关心关爱,以及必要的生活物资保障。

三、严格项目复(开)工条件

本工程项目积极组织并创造条件按规定时间要求尽快全面复(开)工,又要严格落实

-2-

以下项目复(开)工条件:

(一)成立总承包企业项目经理负责的疫情防控机构。设立专人专岗,对接属地防疫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二)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工地为单位,实施全封闭管理,做到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与外界全封闭。

(三)严格进、出场实名制考勤,真实采集和录入全部进场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工种、班组、籍贯、联系方式等信息。

(四)在工地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设置体温监测点,并配备符合规定的体温监测设备。工地要准备足够的医用口罩,储备足够的消毒液并掌握其配制使用方法,并确保其他防疫物资充足到位。

(五)在工地设置了隔离观察室,落实单人单间固定场所用于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或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六)对工地进行全面卫生消毒,对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机械设备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同时做好工地环境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工作。

(七)对工人开展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肺炎预防知识,教育引导工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

(八)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关保障措施达到复(开)工要求。

-2-

四、强化工地现场疫情防控

(一)建筑施工项目将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实名制,强化进、出工地实名制考勤、登记和核查。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在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进出口设立体温检测点,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进入前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大于等于37.3°C人员,要及时送至隔离观察室进一步隔离观察,在隔离观察室休息10分钟后,若体温仍大于等于37.3°C,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及时送至卫生健康部门指定的发热门诊就诊。

(二)安保人员对进入工地的车辆一律进行登记。配送材料、物资和拉运渣土等外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时,对车上人员必须测量体温、戴口罩,货物、物资和渣土由施工单位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卸装。

(三)工地食堂要加强食品、原料的管理。要对炊具、餐具应及时清洗消毒,要实施分餐、错时用餐制度。同时,要为施工人员提供饭前盥洗的必要清洁设施和洗手液,确保饮食安全。

(四)工地宿舍、办公场所等人员密集地方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每天消毒。卫生间地面要硬化、门窗要齐全并保持通风良好,配备洗手液(肥皂)、擦手纸等卫生用品,并每天消毒不少于两次。

(五)工地要做好扬尘治理工作,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土方开挖湿法作业、道路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必须、六不准”进行管理。

(六)工地要做好垃圾分类处置、清运工作。特别要对口罩等防疫垃圾设置专用收集容器,进行单独收集处理。同时要按有关规定,做好建筑垃圾储运、污水处理等相关工作。

-2-

五、加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一)本施工项目已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要及时了解掌握本地区建筑施工现场防疫情况,配合防疫部门和相关部门做好建筑施工工地防疫检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报告联系人、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

(二)建筑工地要严格落实值班带班制度,确保值班人员和带班负责人在岗在位。当工地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工地要立即送其到属地指定的发热门诊就诊,并按照防疫部门要求做好应急处置。

(三)发现工地人员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按防疫部门要求开展疫情防治,同时向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022年建筑施工项目疫情防控措施

近日,我省各地建筑工地将陆续迎来开工复工,为了保证建筑工地现场人员的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建筑工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坚决防止疫情在建筑工地输入、蔓延、扩散和输出。

做好开复工前准备工作,科学制定工人返程计划,实施机动错峰返程,严格开复工管理,并严格履行疫情筛查和疫情防控方案报备,未经审批的项目严禁擅自开复工。

各建筑工地要成立疫情防控小组,严格落实工地人员实名制管理和相关管理措施,对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做好从业人员返青后登记工作和外省来青务工人员隔离工作,

-2-

建立防控体系。同时,要求各开复工施工现场的施工企业于每日16时前将工地疫情防控情况向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施工现场要加强应急准备,加强施工现场卫生健康管理,制定工地应急预案,细化防控分工和要求,备齐备足防疫物资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消杀设备等,严格做好宿舍、食堂、厕所等重点部位的清洁通风和消毒杀菌工作,全力把好食品安全关,积极开展卫生健康防控教育。

此外,对未按通知要求落实管控措施的项目,要立即责令停工,从严从重追究相关企业和责任人责任,并按《青海省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进行信用惩戒。

为全面贯彻****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XX、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坚决防止疫情在建筑工地输入、蔓延、扩散,切实保障全市建筑施工领域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主要目的

全面加强防控,坚决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我市建筑工地蔓延、扩散,并指导各县区住建部门和工程项目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编制。

-2-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建筑工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预防控制应急工作。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体系

成立全市建筑施工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职责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指导下,组织指挥全市建筑工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应急工作,积极做好应急信息收集、统计等工作。

2、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质安科:负责建筑施工领域节后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的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各县

-2-

区在建工程项目做好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2)办公室:负责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防控指导工作,安排疫情期间应急值班值守工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3)城建科:负责指导市政道路、桥梁、场馆、广场等建设工程参建单位做好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4)市场科:负责指导全市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做好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5)党组办公室:负责做好返岗返工党员干部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6)财务科:负责协调政府工程财政物资保障工作。

(7)各县区住建局负责各自辖区内建筑工程项目返岗返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

(一)住建系统职工返岗

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工作人员于2月3日正式上班,在疫情期间,严格按照《x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疫情期间上下班工作的通知》要求,上班人数按实有人员的25%比例执行。

(二)在建工地返工

-2-

全市新建项目和己停工项目,原则上不早于3月16日开复工,因疫情防控、污染治理、民生工程实际,需连续作业和应急处置的工程项目,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可按审批时间开复工。

1、严格落实人员管控

**及周边省份(河南、湖南、江西、重庆、安徽、陕西、四川)从业人员疫情解除前不得返同;途经**从业人员一律自行隔离14天;省内其他城市回同人员一律自行隔离14天;己去往**人员禁止返同;因工作等原因计划去往**的人员疫情解除前不得前往;所有从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身份证,无身份证人员公安系统原则上按在逃人员处理。

开工后工地每日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记录登记,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一旦发现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项目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并对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同时通知就近发热门诊安排就医。

2、严格落实防控应急准备

春节过后,全市各建筑工地陆续进入开、复工准备阶段,输入性疫情风险急剧上升。各工程项目务必做足防控疫情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制定疫情防控专项应急预案,做好“五个明确”。明确防控第一责任人和各方责任,备足备齐防疫物资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设备满足工程项目应急需要;明确疑似病例报告程序、时限和处置方式;明确距离项目部最近的定点专门医疗机构的名称、位置、联系方式及病例转运方式;明确疑似病例接触者的隔离观察等处置措施;明确应急值班值守制度。

3、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管理

-2-

(1)建筑工地办公区、生活区(工地食堂、宿舍及厕所)要每日进行消毒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干净。

(2)施工现场严格实行门禁制度,防止施工人员、外界人员随意进出。工地入口处要对所有进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身份、健康状况登记,一旦发现有发热症状的人员,第一时间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

(3)1地食堂严把食材进货关,严禁食用野生动物。工人餐具专人专用,每日进行高温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工人就餐区域要设置洗手池,配置洗手液等。

(4)施工现场全部人员需佩戴医用口罩,落实每日体温检测等措施,逐一记录做好统计。项目部要及时掌握工地人员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及时隔离。

4、严格落实联防联控

各工程项目参建单位要在属地建设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强化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强化与住建、卫健、公安、社区街道等部门的联动,密切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特别是积极配合卫健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及时发现报告并有效处置疫情。

(三)城市公园管理

1、全市各公园管理中心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公园的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处理解决。工作人员上岗时需进行体温测量,并正确佩戴口罩。安保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检查游客入园体温和佩戴口罩情况,不得进行聚集活动。

-2-

2、对公厕、座椅、垃圾箱、栏杆扶手、体育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消毒,确保

游园环境干净整洁。

3、加强宣传,在入口处等明显位置发布疫情期间的温馨提示、疫情防控工作重要通知等,并通过广播、标语、人工劝阻等方式引导市民居家锻炼。

4、大同公园管理中心关闭动物园,对野生动物做好巡查监测。

四、应急处置

根据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建立以下应急处置程序。

(一)建筑工地一旦发现有来自****等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应立即封闭施工现场,就地隔离相关人员,1小时内报告住建、卫健有关部门,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二)建筑工地发现有发热症状的人员,应立即封闭施工现场,第一时间采取隔离观察措施,1小时内联系就近定点医院就医,有疑似状况报告住建、卫健有关部门。

(三)建筑工地发现有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人群应立即封闭施工现场,停产停工,第一时间对相关人员实施隔离,1小时内联系就近定点医院采取医学防护措施并报告住建、卫健有关部门。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1小时内报告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预案终止与评估

(一)疫情终止

-2-

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终止本预案。

(二)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应急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建筑施工防控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全市建筑工地总体情况、现场处置情况、所采取的的措施效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及工作建议。

(三)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大同市建筑施工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制定,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疫情防控期间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疫情精准防控,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印发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十严格”等7项措施。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十严格”

一、严格落实建筑工地疫情防控责任。施工单位承担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

设置疫情防控管理专岗,落实日常防控措施以及项目复工开工前的全面排查、复工开工准备等工作。监理、专业分包等单位要协助落实项目疫情防控措施,并负责本单位人员-2-

的疫情防控工作。建设单位要统筹组织参建各方落实好各自职责,检查督促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二、严格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相关部门的防控要求。建筑工地要与当地人民政府签定复工开工疫情防控责任书,严格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导下开展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疫情可防可控。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本地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督促参建各方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对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建筑工地,应责令其立即整改,未整改到位的不准开复工。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复工,疫情防控不力,对不报、缓报、漏报和瞒报疫情情况,以及人为原因导致疫情蔓延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三、严格实行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切实加强建筑工地秩序维护,做到作业区、生活区与外界围挡封闭。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用工实名制台账。工地尽量只开设一个出入口,并设立进出人员体温检测点。对进出工地的所有人员、车辆登记造册,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配置体温检测仪,对进入工地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发烧、咳嗽等疑似症状的一律不得进入工地。

四、严格加强防控知识教育。将相关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纳入进场和每日岗前教育,在工地显著位置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海报,或通过微信、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控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

五、严格落实防护保障物资。各工地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及开工后工人返岗人数实际情况,配备相应数量的体温检测仪器、消毒用品、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护用品、设备,并建立防疫物资储备使用台账,保障防疫物资充足到位。

-2-

六、严格实行开工、复工审核制度。确需开工或复工的项目必须符合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规定的条件,经当地指挥部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意方可开工、复工。不具备相应条件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开工或复工。对未经同意擅自开工或复工、未建立疫情防控制度、未落实人员疫情防控管理的,一律从严从重处理。

七、严格加强建筑工地人员管理。建筑工地开工时不搞开年饭,不召开大型会议。开复工前,要逐一对返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对来自或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按照规定一律严格落实医学观察、隔离等措施,确保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对目前仍在疫情较重地区尚未返程的务工人员,要劝导暂留当地,在疫情解除前不得返岗。要督促建筑工地的外省区人员主动向社区和本单位报告,并督促其按要求自抵达项目所在地起,居家隔离或在项目工地设置的隔离区观察14天,身体未出现发热等异常状况后方可返岗。

八、严格做好建筑工地作业区管理。设立专职卫生员,建立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台账,施工作业区要设置体温检测点,及时掌握人员健康情况,发现有疑似症状者应立即隔离并及时向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所有进场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口罩,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及施工作业工具,尽可能做到专人专用。根据情况采取分班、分组、分区施工等方式,减少班组之间的交叉,作业人员要按规定佩戴口罩,保持1.5米以上的防疫安全距离,尽量避免大规模群体作业。要定期开展施工现场环境清洁整治。配送材料、物资等的外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时,车上人员不得擅自离开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要利用现有设施设置单独的隔离观察区,用于临时隔离观察人员的生活居住。

九、严格加强建筑工地生活区管理。加强工地环境消毒防疫,每天对建筑工地内的办公、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人员聚集区或公共区域做好清扫、通风和消毒消杀等工作。

-2-

生活污水化粪池要做好消毒防疫工作,不具备条件的,要设置专门的污水收集装置,并做好转运、排放管理和消毒防疫工作。严禁偷倒乱倒垃圾,要设置专门的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点收集桶。工人宿舍设置要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住宿人员要尽量避免人员过度聚集。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卫生标准要求,不食用野生动物,疫情防控期间不得私自在工地宰杀、处置家禽,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工地食堂应采取分餐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引发的疫情传播隐患。

十、严格执行疫情信息报送和值班值守制度。建立疫情防控每日报告制度,项目从复工之日起,实行“零报送”机制,每天向属地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当天疫情防控情况,并尽量使用信息化手段上报。加强工地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工地有关情况,出现疫情按要求及时处理和上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2年建筑施工项目疫情防控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程项目以下疫情防控工作管理措施。

一、人员管理

1、佩戴口罩。所有进入施工现场 人员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应及时更换。设置专用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并按规定处置。

2、量测体温。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立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体温

-2-

检测,体温异常者(超过37.3°)一律不得进入工地。

3、亮健康码。进入工地前,必须查验四川天府健康通“健康码\",健康码为黄色、红色不得进入。发现红色健康码人员,应立即报告属地疾控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并采取隔离措施,对项目所有人员就地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发现黄色健康码和与感染者有轨迹交叉人员时,应要求其本人按规定向单位和社区报备,并在3天内进行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

4、扫场所码。建立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在工地出入口设置场所码,利用扫场所码、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对出入工地人员查验、登记。

5、查行程码。由项目部指定专人对确需进入工地临时、外来人员,查验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有14日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红码、黄码人员不得进入。

6、疫苗接种。按照重点人群“应接尽接”的原则,组织人员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二、施工现场管理

(一)施工区管理

1、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应严格实施封闭管理,原则上只留1个人员出入口。围挡、围墙必须严密牢固。

2、分区作业。按照分工种、分工序的作业方式,划小作业单元和班组单元,固化同班组成员,减少人员流动、交叉作业。

-2-

3、严格消毒。每天分别2次对施工现场,特别是办公区、厕所、厨房、公共区域、施工电梯、安全通道、起重机械驾驶室及操作室等密闭狭小空间等部位进行消毒。

4、加强巡查。严格检查作业环境是否满足疫情防控要求,重点是人员防护防疫措施、场所消毒是否到位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防疫隐患。

(一)生活区管理

-2-

1、食堂管理。进入食堂人员除就餐外须全程佩戴口罩。发生疫情地区原则上实 行自带餐具取餐分散就餐,或者由班组长集中取餐分散就餐。定期对食堂消毒及通风。通过正规渠道采购食材,确保食品安全和可溯源。

2、宿舍管理。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人均面积不宜少于2平方米,严格控制集体宿舍住宿人数,严禁使用通铺。定期对宿舍和卫生间开展消毒及通风。

(三)办公区管理

1、减少人员聚集。严格控制同一办公场所人员数量,办公时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间距,并佩戴口罩。

2、减少会议召开。严格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减少室内会议和缩短会议时间。参会人员除发言外全程佩戴口罩。鼓励提倡召开线上会议。

3、加大消毒频次。每天对公共区域不少于两次消毒。加大对会议室、卫生间、门把手等部位消毒频次。定期对人员聚集房间通风换气。

三、应急处置

1、物资储备。适量储备口罩、消毒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

2、应急演练。结合项目实际,制定项目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或处置流程,并开展演练。

3、疫情处置。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第一时间管控现场、第一时间向属地有关

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人员转运、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场所管控、人员安抚、相关保障等工作。

2022年建筑施工项目疫情防控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本工程项目疫情防控安全管理,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开展施工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转发〈省应对炎疫情应急预案〉通知的通知》要求。加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如下:

一、组织管理

施工现场要成立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建立防控和安全生产制度。业主单位项目负责人为组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为副组长,关键岗位人员为组员。明确相应岗位职责,安排专人与县主管部门、疾控部门对接,根据人员流动情况及时补充队员名单。并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法落实和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强制性标准和监督管理

制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防范;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安全例会、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等各项制度,有效落实各级各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人员管控

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小组在工地入口处设立健康观察点,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按规定填写《来沪人员健康信息登记表》,核实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关键信息,及时与业主共享。并加强对施工现场和项目部附近的巡查。

1.来自和途经重点区域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发现重点地区人员未隔离且体温检测不合格的,通知属地管理部门落实专车就近送至定点医疗机构;体温检测合格的,通知当地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隔离观察。

2. 其他非重点

区内来沪人员经体温检测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体温检测不合格的,通知属地管理部门就近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3. 密切接触重点地区人员或体温检测不合格人员的,参照重点地区人员要求执行。

4. 着力抓好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各施工单位要做好新招用工人和转岗工人的岗前安全培训和班前教育,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和特种施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三、施工现场管控

1. 施工现场要严格实行全封闭管理,只开放一个出入口。施工现场和生活区24小时单独设置,建立出入登记和体温检测制度。每个哨所应有不少于一名警卫。

2. 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办公、生活区域(食堂、宿舍、卫生间等人员活动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落实环境消毒制度。

3. 采取在施工现场、生活区显著位置张贴卫生防疫广告等措施,提高现场人员防控意识,自觉做好自我防护。疫情教育公开要深入到每一个入境单位、每一个入境人员。

四、防疫准备

以及安全生产物资,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疾控用品,储备不少于半月。按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准备编织袋、铁锹、雨靴、钢钻、手套等安全应急救援物资。

五、现场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关键岗位人员要在岗履职;对大型机械进行维修检查和运行调试;一是重点排查施工现场深基坑、高模板、脚手架、高边坡、滨河作业、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重大危险源。及时掌握设备的安全状况和安全运行情况。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二是排查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的建筑工地。全面完善以实施单位为主体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指导意见和督促施工单位建立隐患排查治理。

七、强化参建单位信息报告制度

疫情防控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疫情防控组负责每天中午10点前向业主单位报送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情况,有事报平安、没事报平安。如有异常,业主单位应在知晓此事后2小时内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八、强化责任追究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过程管控和整改不力;

2. 不报、缓报、漏报、瞒报;

3. 行动退缓、措施不力或其他导致疫情暴发、传播的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