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天津中考语文真题

2023天津中考语文真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3年天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愧怍(zuò) 翩然(piān) 拈轻怕重(zhān) ...B. 震悚(sǒnɡ) 亘古(gènɡ) 坦荡如砥(dǐ) ...C. 汲取(xī) 酝酿(yùn) 人迹罕至(hǎn) ...D. 摇曳(yè) 遵循(xún) 不屑置辩(xiè)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________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__着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无论是修长匀称的篆书、蚕头燕尾的隶书,还是狂放洒脱的草书、方正规矩的楷书,都 ________了中华文化之美,具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重要作用。因此,经典书法作品已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美育的重要载体。 A. 记录 包含 显露 B. 收录 蕴含 显露 C. 记录 蕴含 体现 D. 收录 包含 体现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过去1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A. , 。 …… B. 、 : …… C. , : ;

1

D. 、 。 ; (二)诗词鉴赏

5. 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首联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流露出诗人羁旅漂泊之情。

B. 颔联中“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 颈联用“生”“入”二字将“日”与“春”拟人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D. 尾联呼应首联,写诗人希望从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如何给山峰测高》一文,回答6~8题。

如何给山峰测高

于先文

①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到山顶的垂直距离。怎样测量山峰的准确高度呢?主要有三种方法。

②目前,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一般来说,是从山脚下一个已知海拔高的点出发,利....用水准仪和两把水准尺测量相距不远两点间的高差。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但水准测量进度慢,例如,200米左右高度的山,沿上山路测量也需要1天;如果碰到草木丛生没有路的山,测量进度就更加缓慢。因此,该方法只适合测量较低的山峰。

③相比之下,三角高程测量法要简单快捷得多。我们测量448.9米的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在山脚下,利用安置在海拔高已知点上的全站仪,瞄准安置在山顶的棱镜,可测得视线的高度角和距离,利用数学方法就能算出一个垂直高差。这个垂直高差加上已知点海拔高和全站仪高,再减去山顶棱镜高,就得到了山的海拔高。这个方法虽然“多快好省”,但仅仅适合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山峰。 ..

④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简便且测量精度高。2020年,我国科学家测量珠穆朗玛峰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但这个方法测得的是大地高,大地高需要减去一个叫作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值,才能得到海拔高。要想得到精确的大地水准面差距,需要有严密的数学模型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等数据,这也是2020年在珠峰测量中开展重力测量的重要原因。目前,北斗卫星测高误差已可控制在5厘米之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达到毫米级精度,进而全面替代水准和三角高程测量法。

⑤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准确的山峰高度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的重要地理数据;另一方面,对于山峰及周边区域的高程监测,也可用于地壳形变、板块运动等演变

2

机理研究,以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报。此外,准确了解山峰的高度,还有利于科学家开展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分析沧海桑田的变化趋势,探索人类家园的未知奥秘。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 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山峰的高度通常指海拔高,是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到山顶的垂直距离。 B. 水准测量精度高,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但只适合测量较高的山峰。 C. 三角高程测量法“多快好省”,测量南京紫金山主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D.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工作更加简便且测量精度高。 7.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测量山高时使用水准测量法进度慢。 B.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测量山高时使用水准测量法进度慢。 C.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 D.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山高测量中精度最高的是水准测量法。 8.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②③段中加点词“一般来说”“仅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 第④段中加点的“这种方法”是指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 C. 第⑤段说明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D.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介绍了三种测量山峰准确高度的方法。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A. 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B. 至于斟酌损益 益:益处 .C. 以告先帝之灵 告:祭告 .D.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缓慢 .

10.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奉命于危难之间 ....C. 先帝知臣谨慎 D. 恐托付不效 ....

1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 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 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 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第Ⅱ卷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2.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借写家乡水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先恭王性刚直。当时誉鄂文端公相业,先王颇不以为然,曰:“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诸公,每训梿必以诸城为式。文恪薨,王亲.临其丧。壬戌冬,路过三河旅店,见壁有文达诗,挑灯属和,涔然泪下,其真挚也如此。又善料事。甲午秋,王伦叛于寿张,率党北上,围临清,势甚汹恶。王笑曰:“贼不西走大名,南下淮、扬,而屯兵于坚.城之下,此自败之道也。”逾旬,果为舒文襄公所灭。

(节选自《啸亭续录》,有删改)

【注释】①恭王:名永恩,谥号恭,清代宗室大臣。②誉:称颂,赞美。③鄂文端公:鄂尔泰,别号西林。④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均为清代贤士、名臣。⑤梿:恭王永恩之子。⑥诸城:刘文正是山东诸城人,此处以诸城代指刘文正。⑦式:标准,榜样。⑧属(zhǔ)和:作诗与别人唱和。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诸公 素: ________________ .(2)率党北上 率: ________________ .1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屯兵于坚城之下,此自败之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结合原文分析,恭王永恩具有怎样的品格与才能。(3分)

⑧④

4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水乡寻梦》一文,回答16~19题。

水乡寻梦 申 琳

①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枕河人家……眼前是一卷水墨,耳边是摇橹咿呀,身处其中的人们不禁有点恍惚,自己是在一幅中国画里吗?这不正是梦里水乡的美丽图景吗?

②随着春风吹绿杨柳,同里、木渎……江南的水乡古镇总是游客盈门,人们都想把自己融入这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丽画面。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我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踏入水乡的画框,我知道,自己和那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一样,是来寻梦。

③可是,这水墨画般的梦里水乡,究竟承载着人们怎样的梦呢?

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儿时课本里的这两句古诗,让多少人梦到这样的水乡:小楼、深巷、杏花、春雨……这是美,这是一个清秀的、风姿绰约的江南。自从读到这美好的诗句,水乡的杏花春雨,便时时打湿少年斑斓的梦。

⑤水乡的诗意,在水乡深处的粉墙黛瓦间,在高高的马头墙上,在一处处隔出来的幽静空间里。一树桂花,几株老梅,数块湖石……庭院也罢,天井也罢,水乡人家的院落无论大小,多有几处寄情自然的所在,抬眼处便有几许生机。至于其中寄寓的主人生活的情致,也就“妙处难与君说”了。

⑥水乡的宁静让人感受真切。木渎古镇的虹饮山房,一墙之隔就是游人如织的山塘街,跨入院内,那纷杂的市声仿佛一下子被过滤掉了,连推开一扇窗户的“吱呀”声都听得格外分明。习惯了市井喧嚣的都市人,一脚跨进水乡小院,心头会突然一静,有一种回到少年时的故乡老屋,趴在板凳上一笔一画做作业的沉静。白天,一束阳光明亮地射进门里;晚上,一盏煤油灯照亮眼前的方桌,门外是白云悠悠,月光如水。在水乡的梦里,有多少人青春年少时的身影,有多少人夜深思念的故乡……

⑦小河蜿蜒,一条青砖铺地的小街,就傍在河边,小吃店、文具店、杂货店沿街依次排开。水乡小街的节奏是慢的,在清晨的薄雾中醒来,一块块门板拆下来,烧饼、馄饨的香味飘开去,街上开始晃动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身影,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荡漾。太阳一点点升高,街上行人多起来,人们走走停停,向熟人打个招呼,在店前驻足观看。小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样的亲切、悠然。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⑧徜徉在水乡,远道而来的都市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岁月。上学的路,是那爬满青草的乡间小路,是那洒落一串自行车铃声的林荫道;放学后,是小伙伴一路追逐着奔跑过的田野,是远远看到的村庄林梢飘起的袅袅炊烟,是一路有着各种色彩、香味、声响的长长的街道。那是遥远而温馨的记忆。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把脚步放慢,从容地看看身边的风景,陪孩子慢慢长大,伴父母慢慢变老。

5

⑨在水乡静静的夜里,我渐渐懂了,这么多寻常人为何要来水乡寻梦……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7. 第④段引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有何作用?(3分)

18. 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闲暇时,倚在河边柳树上发一下呆,凝神看一条摇橹船“吱吱呀呀”地驶过,等回过神来,船也就在不远的前方随波荡漾。

19. 为什么这么多寻常人要来水乡寻梦?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今年春天,满城的花海将天津推上热搜,大家惊喜地发现天津是一座宝藏城市。怀着对家乡的深情,某班开展了以“你是这样的天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 2023年上半年天津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统计图

6

【材料二】公元1404年12月23日,燕王朱棣兴兵南下,在直沽一带渡河,随后朱棣登基称帝,将直沽赐名为“天津”,取“天子津渡”之意,正式作为军事要塞筑城设卫,称天津卫。从那以后,天津就成为了中国唯一有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

【材料三】天津有地理位置造就的码头文化,有历史原因留下的洋楼文化,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还有清末被列为通商口岸后逐渐形成的金融与商业文化……天津独特的地方文化就是由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形态的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材料四】作为中国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天津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近百项第一。如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中国第一艘潜水艇、中国第一支、中国第一套邮票、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等。 20. 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分)

21. 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的城市特点。(3分)

(二)名著阅读(8分)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某班同学一起回顾了三年的阅读经历,开展了一系列阅读分享活动。

22. 在“推荐我最喜爱的名著”活动中,许多同学撰写了推荐理由。请你根据推荐理由写出相应的作品。(4分)

作品 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从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党和红军的真《__(1)__》 实情况。它在两个方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二是对历史趋势的预见。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围《__(2)__》 绕“西天取经”这条主线,讲述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这部作品由十篇回忆性散文组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记叙了往事,其中也夹杂着《__(3)__》 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__(4)__》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别具匠心地给予一百单八将每人一个独特的绰号,这些绰号7

或彰显性格特质,或关联行为特性,成为人物不可替代的标签。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23. 在“阅读方法研讨”活动中,李明同学分享了借助“批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他展示了《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一处批注,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4分)

【原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批注】范进之“不省人事”,喜也,喜由悲来;周进之“不省人事”,悲也,悲极喜生。 (1)同样是“不省人事”,但是一喜一悲。批注者为何认为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是“悲极喜生”?请你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回答。(2分)

(2)作者两次写“不省人事”有何用意?(2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与人之间常常会产生各种关联,因而与人交往就成为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往中,你也许会遇到困惑与烦恼,但也会发现人性的美好,获得温暖与启迪,还可能会领略到从未见过的风景……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8

2023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参及解析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 5~11小题,每题3分)

1. (2分)D 【解析】A项中“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B项中“亘古”的“亘”应读“gèn”;C项中“汲取”的“汲”应读“jí”。故选D项。

2. (2分)C 【解析】“记录”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当场记录下来的材料;做记录的人”。“收录”指“吸收任用(人员);编集子时采用(诗文等)”。根据第一空后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可知,选“记录”更恰当,排除B、D两项。“包含”指“里边含有”。“蕴含”指“包含”。根据第二空后的“丰厚的中华美学精神”可知,选“蕴含”更恰当,排除A项。故选C项。 3. (2分)C 【解析】第③句主语残缺,应删去“随着”或“使”。故选C项。

4. (2分)B 【解析】根据第一空前的“共同的”以及空后的“唯一的”可知,这里表示的是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故应使用顿号。根据第二空后的内容“森林资源增长……降低最快”可知,这里的内容是对“多个世界之最”的解释说明,故应使用冒号。根据第三空前的内容可知,“多个世界之最”的解释说明并没有列举完,故应使用省略号。故选B项。

5. (3分)D 【解析】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非“希望从大雁那里得到友人的消息”。故选D项。

6. (3分)B 【解析】根据第②段“该方法只适合测量较低的山峰”可知,B项“但只适合测量较高的山峰”不符合原文意思。故选B项。

7. (3分)A 【解析】根据画线句中的“例如”可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B、D两项分析不正确;根据“200米”“1天”可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画线句前“但水准测量进度慢”可知,画线句是对“水准测量进度慢”的具体说明,C项分析不正确。故选A项。

8. (3分)D 【解析】本文说明了“如何给山峰测高”,采用了逻辑顺序,是一篇事理说明文。D项中“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理解分析不正确。故选D项。 9. (3分)D 【解析】D项中的“慢”意为“怠慢,疏忽”。故选D项。

10. (3分)A 【解析】A项中的“卑鄙”古义为“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古今意义不同。故选A项。

11. (3分)B 【解析】第②段写先帝临终托孤,寄作者以兴复汉室的大业,尚未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B项中的“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理解分析不正确。故选B项。

第Ⅱ卷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2. (6分)(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我言秋日胜春朝 (3)浊酒一杯家万里 (4)在乎山水之间也 (5)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9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3. (2分)(1)一向,平素 (2)率领,带领

14. (2分)在坚固的城池之下驻扎,这是(他们)自取失败的做法。

【解析】翻译这句话时,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屯”“道”,要特别注意该句为判断句,第二个“之”应译为“的”。

15. (3分)品格:恭王永恩不盲从于他人对鄂尔泰的称赞,能够直言鄂尔泰的不足之处,体现了他的刚直不阿;他平素喜欢贤士,并以贤教子,亲临文恪丧,流泪属和文达诗,体现了他的敬贤重情。 才能:能够通过分析敌情对战场形势作出准确预测,说明他善料事,具有军事才能。

【解析】根据“当时誉鄂文端公相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可知,恭王永恩不盲从于他人对鄂尔泰的称赞,能够直言鄂尔泰的不足之处,体现了他的刚直不阿;根据“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诸公……其真挚也如此”可知,他平素喜欢贤士,并以贤教子,亲临文恪丧,流泪属和文达诗,体现了他的敬贤重情;根据“又善料事”“王笑曰:‘贼不西走大名……此自败之道也’”可知,他能够通过分析敌情对战场形势作出准确预测,说明他善料事,具有军事才能。

【参考译文】先恭王永恩性格刚直。那时候(人们)赞美鄂尔泰(做)宰相的功业,先王很不赞同,说:“担任相位的人,应该有宰相的大度,鄂尔泰偏袒家乡,(这)不是秉持天下的公道啊!”(先王)一向喜欢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等人,每次训导儿子梿一定以刘文正为榜样。曹文恪去世时,先王亲自前往送葬。壬戌年冬天,(先王)路过三河旅店,看到壁上挂着裘文达的诗,挑着灯火作诗与别人唱和,(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的真挚就像这样啊。(先王)也擅长预料事情。在甲午年秋天,王伦在寿张叛变,率领党羽北上,围攻临清,形势非常危急。先王笑着说:“叛贼不往西逃跑至大名,向南下淮、扬两地,却在坚固的城池之下驻扎,这是(叛贼)自取失败的做法。”过了十多天,(叛贼)果然被舒文襄公剿灭了。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 (4分)第③段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对水乡美丽图景的描绘,引出下文水乡寻梦的主要内容,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解析】根据第③段“这水墨画般的梦里水乡”可知,本段承接了上文对水乡美丽图景的描绘;根据“究竟承载着人们怎样的梦呢”可知,这里引起下文水乡寻梦的主要内容;且本句为疑问句,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17. (3分)这两句古诗写出了江南水乡充满诗意的美景,引发了人们对水乡的想象与憧憬,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诗句的作用。根据古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思可知,此句写出了江南水乡充满诗意的美景,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引发了人们对水乡的想象与憧憬;从语言角度分析,引用诗句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意蕴。

18. (3分)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闲暇时人们在河边发呆、入神的情态,表现了人们此时闲适的心情和对水乡慢生活的喜爱。

【解析】题目要求对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本句是对人物的描写,因此可以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作答。“倚”“凝神看”等词是对人物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再结合句子中“回过神来”可知,写出

10

了闲暇时人们在河边发呆、入神的情态;根据第⑦段描写的内容可知,此处表现了人们此时闲适的心情和对水乡慢生活的喜爱。

19. (5分)水乡的美景,能令人如痴如醉;水乡的诗意,能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生机与情致;水乡的宁静,能过滤市井的喧嚣,令人内心沉静;水乡的慢节奏,能让人感受生活的亲切与悠然;徜徉在水乡会勾起遥远而温馨的记忆,让人思考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理解与概括。根据第②段“人们都想把自己融入这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丽画面”可知,水乡的美景,能令人如痴如醉;根据第⑤段“水乡的诗意……主人生活的情致,也就‘妙处难与君说’了”可知,水乡的诗意,能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生机与情致;根据第⑥段“水乡的宁静让人感受真切……做作业的沉静”可知,水乡的宁静,能过滤市井的喧嚣,令人内心沉静;根据第⑦段“水乡小街的节奏是慢的”“小街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样的亲切、悠然”可知,水乡的慢节奏,能让人感受生活的亲切与悠然;根据第⑧段“徜徉在水乡,远道而来的都市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岁月”可知,徜徉在水乡会勾起遥远而温馨的记忆,让人思考生活。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20. (2分)2023年上半年,天津市三个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持续上升。

【解析】根据“2023年上半年天津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统计图”分析,春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为709.2万人次,清明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为944万人次,劳动节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为1103.85万人次。据此可知,2023年上半年,天津市三个小长假旅游接待人数持续上升。

21. (3分)天津是中国唯一有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天津有多元融合的地方文化,天津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近百项第一。

【解析】根据材料二“天津就成为了中国唯一有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可概括出“天津是中国唯一有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根据材料三“天津独特的地方文化……形成的”可概括出“天津有多元融合的地方文化”;根据材料四“天津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近百项第一”可概括出“天津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近百项第一”。

22. (4分)(1)红星照耀中国 (2)西游记 (3)朝花夕拾 (4)水浒传

【解析】根据“这是一部纪实作品,从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可知,(1)空为《红星照耀中国》;根据“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西天取经”“降妖除魔”等关键词可知,(2)空为《西游记》;根据“由十篇回忆性散文组成”“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可知,(3)空为《朝花夕拾》;根据”一百单八将“可知,(4)空为《水浒传》。

23. (4分)(1)(2分)范进中举后狂喜至“不省人事”,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一下子勾起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感,有屡试不第的挫败,有忍饥挨饿的贫穷,有受尽冷眼的屈辱……这一切在他狂喜之时一齐涌上心头,因此说此时的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参观贡院时看到号板,悲从中来,撞板至“不省人事”,但由此却得到了几个商人的资助,并最终获取了功名,因此说周进是“悲极喜生”。

【解析】根据“范进中举”和“周进撞号板”情节作答即可。根据题目“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是‘悲极喜生’”可先分析喜和悲分别指的是什么,再分析为何“喜由悲来”“悲极喜生”。范进屡试不中,受人白眼,中举对他来说是天大的喜讯,但这一喜讯又勾起了他对从前的回忆,内心复杂的情感一涌而出,

11

因而“喜由悲来”。周进是一个老童生,生活穷困潦倒,忍受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参观贡院时看到号板,悲从中来,撞板后得到了几个商人的资助,并最终获取了功名,喜从此处来,因此“悲极喜生”。

(2)(2分)刻画范进与周进热衷功名的丑态,以讽刺笔法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 【解析】本题考查《儒林外史》在刻画人物时采用的手法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作用。立足范进和周进两个“腐儒”的典型形象分析即可,即刻画范进与周进热衷功名的丑态,以讽刺笔法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 (50分)【审题指导】(1)审材料。材料首先引出“交往”的主题,再具体解释“交往”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遇到困惑与烦恼”“发现人性的美好”“获得温暖与启迪”“领略到从未见过的风景”。结合起来理解,就是在提示考生:交往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小事”,就可以发现交往的真谛。同时,还要注意挖掘“隐性信息”。第一,要弄清楚“交往”到底是什么,根据材料“人与人之间常常会产生各种关联”可知,交往一定是发生在人和人之间的事情,不能是人与物之间的事情;第二,要清楚从什么角度写“交往”,根据“在交往中,你也许会遇到……”可知,在“交往”中可能会遇到不如意的情况,比如“困惑与烦恼”,但是这不是交往能带给我们的最终收获,而是克服这些“不如意”的情况之后,获得的有利于精神与心灵成长方面的财富。

(2)审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与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拟写题目、确定立意。“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是对文章中心的要求,选材要紧扣中心,内容具体不空洞。“有真情实感”要求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用事实说话,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要求考生不得以诗歌、戏剧两种文体写作。“不少于600字”是对文章字数的要求,在写作时要多加注意,字数不够或者过多都会被扣分。“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则是为了阅卷的公平性,从对真实信息的保密方面考虑,在写作过程中如涉及真实信息可用“××”代替。 【范文展示】

忘年之“交”

儿时,蹒跚学步,跌跌撞撞却跃跃欲试,以为自己能走得很远;现在,上了初中,骑上了自行车,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竟那样长……

小时候,我很喜欢踢足球,每次足球没气的时候,我都会跑到家门口修车店的老爷爷那里找他帮忙,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没问题!”然后掸掸手上的灰尘,生怕弄脏了足球似的。他拿起充气泵,将瘪瘪的足球喂得圆鼓鼓的,并且从来没有收过钱。渐渐地,我们成了忘年交,每次路过,我都会亲切地向他问好,也会不时地去他店里找他说说话。

一次放学路上,我的车坏了,我一路推到了老爷爷的修车店,他打眼一看便告诉我是车胎被扎了孔。他轻轻地掸掸手上的灰尘,拿出工具箱,熟练地将破损的外胎扒下来,将里胎在水里试了一圈,便找到了扎孔。他微眯着眼,一丝不苟地忙着修补,最后一点一点地把内胎塞回去。汗珠不听使唤地从他的额头流到了下巴,他长出一口气,潦草地擦了擦汗,把自行车完好地交给了我。我连忙道谢,将修车的钱递给他。修自行车和给足球充气不一样,这是老爷爷赖以生存的工作,钱是一定要给的。他看到我递钱的手,却涨

12

红了脸,将我的手推回去,坚决不收。情急之中,我将钱掷在地上,推上自行车就走,鬼使神差下,我回头望向老爷爷,却撞进他愕然的眼神中。回到家后,我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他会不会觉得我不尊重他,会不会觉得我不看重我们之间的友情?

从此,我每天路过修车店,都匆匆骑过,不敢抬头向修车店多看一眼,生怕又看见他那愕然的眼神。 直到有一次,我刚放学,天空便阴云密布,黑压压的乌云好像在逼迫我加快脚步。不一会儿便下起大雨,道路开始变得泥泞,我只得艰难地推着车前行。快到家门口的时候,老爷爷看见我狼狈的模样,立即放下手中的活,掸掸手上的灰尘来帮我。他一手推着我的背,一手紧紧地扶着自行车,与狂风暴雨对抗,把我送到了家门口,我羞愧地向他鞠躬,道了谢。他笑呵呵地说不必客气,笑得眼角都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就匆匆走了……

第二天,我鼓足勇气去找了老爷爷。他告诉我,真正的交往不在于小利,而在于真情。这番话解开了我心里的结。我望向他温和的眼神,觉得温暖无比。

岁月的浸染下,老爷爷的皱纹越来越深,但我和他的友情不会变老。在这一场忘年交里,老爷爷用他的真情给了我温暖。我也骑着他修过的自行车,驶向了人生的广阔天地。

【名师点评】①内容上:内容充实,意味深长。从修自行车的老爷爷和“我”在交往过程中因修车钱而发生的情感变化中,“我”明白了真正的交往不在于小利,而在于真情。②结构上:叙事完整,首尾呼应。文章多次描写老爷爷“掸掸手上的灰尘”的细节,表现了老爷爷对“我”的重视,既相互照应,又意味深长。③语言上:表达清晰,语言流畅且质朴自然,将自己与老爷爷交往的故事娓娓道来,具有可读性。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