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意榕旅游网
华北国土资源/ j l¨ “;{ f}li/j 一 浅谈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霍彦鹏 (孝义市国土资源局,山西孝义032300) 摘要: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时, 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是通过深入分析当 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查找根源,找出解决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核心 措施,规划调控、完善机制、盘活处置、 调整布局、强化责任等,以便指导工作实践,进 而总结经验,推广运用。 关键词:经济;土地管理;节约集约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7487(2014)06-104-2 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进 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特别是一些地方在招商引 程不断加快,面对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重任务,靠大规 资过程中,把土地的足量供应作为一个基础条件,土地供应 模扩张建设用地的路子是行不通的,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必须靠拓展建设用地内涵空间,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的效益, 无原则地服从于项目上马,导致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 出。长期以来,这个供需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改变土地粗放利用的模式。为此,必须努力探索和构建维系 1.3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经济社会持续平衡发展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的新举措、新机 土地利用十分粗放,利用率不高,存在大量闲置低效用 制、新路径。 地。有的存在批而未供土地的情况,粗放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一1当前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些项目贪大求洋,使用土地宽打宽用,布局不紧凑,不能 由于长期受到“地大物博”错误观念的束缚,一些干部 严格执行集约用地的控制标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投资 和群众对土地国情认识不到位,缺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观 强度偏低;有的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边干边停,千干停停, 念,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甚至认为土地问题是阻碍 或者长期停产停业,造成土地长期闲置浪费或低效使用。在 经济发展和项目上马的制约因素,一些领导干部在发展社会 农村,新建住宅不断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的区域无序扩张, 经济的统筹布局中,没有把土地利用问题作为重要的指标和 农民住房零星分散,浪费土地较严重。 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导致在落实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上造成很 1.4后备资源少,土地开发空间严重不足 大的被动局面。一些项目缺乏节约集约用地观念,摊饼式发 目前,土地开发潜力十分有限,土地后备资源少,分布 展,星点式建设,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低效用地现象。 不均衡,而有些潜力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的耕地资源。从当 1.1规划管控不到位 前耕地占补政策的执行上看,占优补劣的情况在很多地方不 长期以来形成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 同程度的存在,新开发复垦的耕地在使用价值上打了折扣。 的状况,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没有实现最优化。城市城镇开 1.5闲置土地盘活难度较大 发建设中盲目占地、上项目、搞开发,导致规划用地、规划 一些项目由于资金、市场、政策等因素导敛停工停产, 管控受到冲击。一些城市过高追求建设标准,无原则地拉大 对这些闲置低效用地亟待盘活利用,但由于这些项目往往存 城市框架,形成大量的耕地被蚕食。一些农村建房没有严格 在复杂的债权债务纠纷,所以处置起来有很大难度; 一些新 按照城乡建设规划进行统一规划,居民建房随意I生较大,布 上项目,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资金不足或资金投入放缓, 局散乱,土地利用率低,少批多占和“一户多宅”的现象 导致工期延长,也造成了一些土地的闲置。尽管相关土地法 没有得到完全控制。 律法规对闲置土地明确了一些处置办法,但可操作性不强, 实际工作中情形复杂,工作难度大。 1.2土地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近年是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地方 * 作者简介:霍彦鹏,男,山西孝义人,1995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土地估价师,现 任孝义市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邮箱)879787945@qq.corn ◆104 论 w 文,, / 1.6违规违法用地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一/ …  。… 设用地。对一些达到收回标准的闲置土地,要坚决收回,统 一些地方打着发展的旗号,不计土地成本地进行招商引 纳人政府土地储备库,重新进行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效  资;有的突破土地法律红线,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破土动 提高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4抓住重点,调整布局,多管齐下,积极稳妥地推 工,大肆建设;有的以“先上车,后补票”为借口,在没有 2.依法取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先行施工建设,导致 进农村住宅用地规范化 村企纠纷、村民上访,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有的私设各 农村村民住宅普遍为低矮建筑,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 类开发区、高新技术区、产业示范区等,圈占土地,蚕食耕地。 且布局分散凌乱,配套设施滞后;加之近些年,农村人口向 2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 “无人村”,土地 2.1宏观调控,规划引领,重点突出,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闲置、低效、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必须要加大对村 要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要把土地资源的节 约集约利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全盘规 划,从严把好土地闸门。要把规划引领、规划用地放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规范用地分区,控制供地总量,优化利用效益,逐步建 立以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的土地供应机制。要做好建设项目 用地的预审工作,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土地规划的坚决 不予通过;要把土地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等列为项 目用地的准入指标,在项目用地审批时,按照用地控制指 标及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的要求,确定是否供地或供地的数 量,从源头上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 点工程土地供给;优先保障自主创新、科技型项目土地供给; 优先保障解决民生问题项目土地供给。 2_2完善机制,多措并举,严守红线,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要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层层签订耕 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把耕地指标和基 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严格按照“依法 依规、确保数量、提升质量、落地到户”的要求,科学划定 永久基本农田。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 库管理,及时维护,实时更新,实现基本农田管理的信息化 和网络化。 通过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控制耕地总量不减 少、质量不降低。要盘活挖潜,复垦开源,确保耕地占补平 衡。将土地复垦整理工作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工作相 结合,大力实施项目工程,要加强废弃低效用地的复垦管理, 将废弃工矿地纳入土地整治规划范围大力实施。在复垦实施 过程中,要以科学选址为龙头,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严把 工程项目的申报、立项、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各个环节,坚 持项目公告制、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制和合同制等制度, 确保新增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2.3加大力度,全面清查,盘活资源,科学合理处置 闲置低效用地 要全面清查,摸清底数,在掌握基本信息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调查评价,要认真分析形成土 地闲置浪费的主要原因,分门别类提出处置的办法;要对现 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切实 掌握本区域土地利用的效率;要把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 利用的土地作为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 用率;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积极盘活存量建 民住宅用地的整治整合利用力度,采取布局调整办法,引导 城中村、空心村改造,促进城乡建设由低效变高效,通过拆 旧建新、整村搬迁、移民并庄,旧村复垦,积极推动“空心村” 改造,既缓解了用地压力,又保障了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 城中村改造,通过异地安置等措施,进一步拓展用地空间,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5强化责任,落实制度,加强督查,全面推进土地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要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化管理机制,特别 是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的共同责任机制,着力构建“政府统一 领导、国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齐 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要建立健全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从根本 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保障能力。批前要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产业 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的规定,对项目用地各项指标进行审查 并提出预审意见,项目没有达到集约用地规定的,预审不通 过,不予安排用地计划;批中要加强建设用地定额管理,严 控新增用地总量,依据省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市规定的单位面 积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供地数量,坚决核减超指标的 用地,制止浪费土地、粗放用地行为;批后要加强日常监督 检查,逐步建立建设项目竣工后的建设用地复核验收制度, 特别是加强对投资强度的跟踪管理。对不按照合同约定条件 使用土地的,要追究土地使用者的违约责任,给予一定处罚。 跟踪督促用地单位按集约用地的规定开发利用土地。 3结束语 要把节约集约资源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探索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使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成为全 社会的自觉行动。要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工作,使土地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形成全社 会共同关注、共同支持的良好局面。从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眭, 齐心协力,打造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良好氛围,不断提 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实施)[P]. [2]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P]. [3]原崇信。赵建平.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知识读本[H],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1O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