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来源:意榕旅游网


AAA、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AAA.1原材料

1、乳化沥青

透层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SBS乳化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试 验 项 目 破乳速度 粒子电荷 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 恩格拉粘度计E25 筛上剩余量(1.18mm筛) 不大于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不小于 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 蒸发残留物性质 针入度(100g,25℃,5s) 延度(5℃) 不小于 软化点 不小于 弹性恢复(25℃,1h) 不小于 粘度(60℃) 不小于 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常温贮存稳定性 1天 不大于 5天 不大于 单位 s % % 0.1mm cm ℃ % Pa·s % % % 技术要求 慢裂 阳离子 10~25 1~10 0.1 2/3 53 60~130 30 50 60 500 97.5 1 5 2、基质沥青

生产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检 验 项 目 针入度(25℃,100g,5S)(0.1mm) 延度(5cm/mim,15℃)(cm) 不小于 延度(5cm/mim,10℃)(cm) 不小于 软化点(环球法)(℃) 不小于 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 技术要求 60~80 100 20 46 99.5

针入度指数PI 质量损失(%) 不大于 薄膜加热试验 163℃,5h 针入度比(%) 不小于 延度(15℃)(cm) 不小于 延度(10℃)(cm) 不小于 闪点(COC)(℃) 不小于 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 密度(15℃)(g/cm3) 不小于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Pa.s) 不小于 PG等级 -1.3~+1.0 0.6 65 100 6 260 2 1.01 180 PG64-22 3、橡胶粉

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表3要求。橡胶粉筛分应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橡胶粉密度应为1.15  0.05 g/cm3,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要求含有橡胶粉重量4%的碳酸钙,以防止胶粉颗粒相互粘结。

供应商应提供橡胶粉质量保证书,说明橡胶粉规格、加工方式、加工的废旧轮胎类型、橡胶粉的储存方式等。

表3 橡胶粉筛分规格

筛孔尺寸 2.00 mm 1.18 mm 600 m 300 m 75 m 通过率% 100 65~100 20~100 0~45 0~5 3、橡胶沥青

橡胶沥青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其抽检项目、抽检频率符合表8的要求。

表4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粘度(177℃)(Pa.s) 针入度 (25℃,100g,5s)(0.1mm) 不小于 软化点(℃) 不小于 弹性恢复(25℃)(%) 不小于 技术指标 1.5~4.0 25 54 60 4、集料

应力吸收层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玄武岩碎石,其0.075通过率应小于0.4%,否则应进行拌和楼除尘沥青预裹附,建议以0.3~0.5%(按照集料重量计)的沥青进行预裹附(裹附温度在120℃以上),预裹附的集料堆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集料级配范围如表5。

表5 应力吸收层集料规格 方筛孔尺寸(mm) 16 13.2 9.5 2.36 0.075 通过率要求(%) 100 75~100 0~15 0~5 0~0.4 SAMI用集料技术要求见表6,其抽检项目、抽检频率应满足省高指对面层粗集料的相关要求。

表6 SAMI应力吸收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 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 视密度(t/m3) 不小于 吸水率(%) 不大于 对沥青的粘附性 不小于 坚固性(%) 不大于 针片状颗粒含量(%) 不大于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不大于 软石含量(%) 不大于 技术要求 24 28 2.6 2.0 4级 12 15 0.4 3.0 AAA.2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1、主要施工机械 (1)橡胶沥青生产设备1套 (2)橡胶沥青洒布车1台 (3)智能型沥青洒布车1台

(4)碎石撒布机2台(集料晒布口开启采用液压控制)

(5)洒水车

(6)森林灭火鼓风机2台

(7)压路机:25吨轮胎压路机2台 2、主要检测仪器 (1)沥青针入度仪 (2)沥青延度仪 (3)沥青软化点仪 (4)布氏旋转粘度计 (5)标准筛(方筛孔)等

AAA.3透层施工

1、基层表面的清扫与冲洗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由6~8人一字排开用竹帚或用机械钢丝刷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将浮灰吹净,使表面集料颗粒部分外露。喷洒透层前要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

其基层裂缝处理应参照省高指施工指导意见采用玻纤格栅进行处理。 2、喷洒透层沥青

基层表面冲洗的水分凉晒干燥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油,用量为0.2~0.3 kg/m2。可在正式施工透层前进行200m左右的试验段,根据试验段施工效果确定合适用量。

3、透层油洒布后2~3小时后,透层油实干后进行橡胶沥青施工; 4、透层油洒布不得在表面形成能被运料车和摊铺机粘起的油皮。

AAA.4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

1、确定橡胶粉的掺量

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4技术要求。

2、橡胶沥青的生产

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3、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

(1)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如达不到条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橡胶沥青与下承层、撒布集料之间粘结;

(2)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3)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4)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4、橡胶沥青洒布

(1)推荐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2.0~2.6kg/m,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沥青用量可适当减少;可在正式施工透层前进行200m左右的试验段,根据试验段施工效果由省市高指、施工、监理及咨询单位确定合适用量。

(2)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3)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4)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5、撒铺碎石

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推荐采用16±2kg/m2,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

6、碾压

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两台胶轮压路机应同时进行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碾压遍数为3遍,从洒布橡胶沥青到碾压完成应在表7规定时间内完成。

表7 施工时间要求

下承层温度 40C 以上 18C 至40C之间 完成碾压时间 20 分钟 10 分钟 2

7、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除没有粘结牢固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SAMI层与面层的粘结。

8、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应与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SAMI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在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前须加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宜控制在0.25kg/m2左右。

AAA.5质量管理

1、施工阶段的检测项目包括:乳化沥青性质、橡胶沥青性质、沥青洒布量

(包括乳化沥青和橡胶沥青)、集料撒布量、刹车试验、外观检查等。 2、乳化沥青、基质沥青、碎石抽检项目、抽检频率应满足省高指相关要求,

其它SAMI检验内容及检验标准见表8。

表8 沥青路面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

项 目 检查频率 质量要求或允许误差 无油包和基层外露等现象; ②可借助起子等辅助工具,检查碎石是否容易橇动,以评价碎石与橡胶沥青的粘结效果。 橡胶沥青 沥青量 集料量 每生产一批检查1次(约1小时) 每半天1次 每半天1次 每半天1次 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量±0.2 kg/m2 设计量±2 kg/m2 设计量±1 kg/m2 粘度采用布氏旋转粘度试验(T0625) 称定面积收取橡胶沥青量 称定面积收取 集料总量与撒布面积算得 试验方法 ①外观均匀一致,与基层表面牢固粘结,不起皮,外观检查 随时全面检查 监理单位按照上述频率减半试验,市高指按监理频率隔日抽检,粘度试验可共用科研或施工单位的检测仪器。

3、沥青洒布量和碎石撒铺量检测方法 1)沥青撒布量检测

将要撒布沥青时,在标准尺寸矩形容器内置沥青油毡,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

车前5~10m,待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撒布量,再结合沥青撒布车电脑调节装置直到设计撒布量为止。

2)碎石撒布量检测

将要撒布碎石时,取一标准尺寸矩形容器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车前已洒布沥青路面的路段最尾处,待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撒布量,然后通过调节装置直至调到设计撒布量为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