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选一个答案。(20分)
1.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笼罩( lïnɡ ) 薄雾( bï ) 仍旧( rãnɡ ) ...B.沸腾( fâi ) 风号浪吼( háo ) 奔腾( bēn ) ...C.恢复( fù ) 闷雷( mēn ) 千万匹( pǐ ) ...2.请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 A.人声鼎沸 横惯江面 白浪翻滚 B.齐头并进 水天相接 山蹦地裂 C.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引人注意 3.“盛”(shânɡ)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
①兴旺;②丰富,华美;③热烈,大规模的;④深厚。
“盛开”“盛会”“盛情”“盛装”四个词中,“盛”字的意思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陆续 连续 继续
1.好了同学们,我们( )上课吧。 2.早晨,同学们( )来到学校上课。
3.我们班已经( )三年获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 A 继续 陆续 连续 B 继续 连续 陆续 C 连续 陆续 继续
5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中两个“鸟的天堂”分别是指( )。 A.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是指鸟儿死了去的地方。
B.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是指大榕树是鸟儿幸福生活的乐园。 C.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是鸟儿幸福生活的乐园,第二个是指大榕树。
6俗话说“当局者迷”,在《题西林壁》这首诗中,说明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组是:( ) A.“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书写、题写”。 B.《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大诗人苏轼。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的意思是“因为”。
1
D.“山重水复疑无路”中“疑”的意思是“以为,怀疑”。
8对下面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A.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不牢固,不费一点儿劲,就能拉下一根茎。 B.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很牢固,不费一点儿劲是不能拉下一根茎的。 C.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很牢固,费多大劲,也拉不下一根茎。
9《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原句“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这句话是否可以改为“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为什么?我认为( )
A.可以,因为唱歌和住宅都是蟋蟀出名的原因,二者改变位置对于句子的意思没有改变。
B.不可以,因为原句强调“住宅”,而文章主要是介绍蟋蟀的住宅,原句在文中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C.不可以,因为改变了原文的顺序。
10下面这段话所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蟋蟀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二、根据拼音,写出正确规范的词语(16分)
càn làn ɡuī lǜ yǐn cánɡ xuǎn zã màn tiān juǎn dì suí yù ãr ān
三、组词。(8分)
潮( ) 梢( ) 豪( ) 重zhînɡ( )
2
朝( ) 悄( ) 毫( ) 重chïnɡ( )
四、按课文内容填写(10分)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舒服。叶尖( ),在墙上( )那么均匀,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
五、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24分)
(一)《鸟的天堂》片段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榕”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2、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靠近——( ) 面貌——( ) 振动——( )
3、我从( )这个词知道枝干的数目很多,而且我还知道枝干的数目很多的原因是什么,我会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4、读第一自然段,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棵( )的榕树。
5、读第二自然段,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棵( )的榕树。
(二)
我曾见过那娇嫩多姿的荷花 目睹过深红似火的玫瑰花 但令我情有独钟的还是那摆放在我家客厅里的昙(tán)花
3
它是爷爷搬家时端来的。起初我觉得它毫不起眼,只有两片粗糙扁平、碧绿色的大叶子,经过风吹日晒,碧绿色的叶片上积起一层薄薄的灰尘和沙土。自从发生那件事以后,我才真正发现了在“庐山云雾”背后的昙花,才真正了解了那神秘奇特的瞬间美。
那是在六月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昙花仿佛受不了那种受冷落的感觉,决定把这几年积累的营养释放出来——开花,让大家刮目相看。这一件从没见过的新鲜事儿顿时引起全家人的关注,我们一眼不眨,耐心仔细地观察着昙花的一举一动。只见昙花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一个又一个微妙的变化。渐渐地,渐渐地,昙花由小变大,成了一个大大的、洁白无瑕的花骨朵,柔软得好像丝绸一般,真可谓是“天下第一奇景”。过了一会儿,花瓣慢慢张开,犹如玉制的紧口杯。从顶部看去,里面仿佛飘着薄薄轻纱,一颗颗芝麻大小嫩黄的花蕊伸出来,独具风姿,同时微微散发出一阵阵清新淡雅的香味。第一次发现它的香味比什么花香都好闻,我被深深地陶醉了!可是过了几个小时,美丽的花瓣就萎缩了,真是“昙花一现”啊!
1.给第一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上面的横线上。 3.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 )
A我发现了昙花神秘奇特的美,从此喜欢上了昙花。 B爷爷送给我一盆昙花。
C昙花比荷花、玫瑰花更漂亮。 4.“我”为什么会发出“‘昙花一现’啊! ”这样的感叹?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