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探析
王传能
(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贵州 都匀 558000)
anagement and other
污染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论文通常是对污染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查明现状摘 要:
来探析,综合笔者调查的经验,关键注意开展调查的工作程序及内容,特别是对场地使用历史的了解与分析。希望可以给同行带来一些帮助。
污染场地;地下水;土壤;调查讨论关键词:
X508A 11-5004(2019)07-0209-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想要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更多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慢
慢被占用,怎么样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土地的合理利用面积,是国家生态环境理念所赋予的关键选择。这也要求人们在持续运用新土地资源的时候,还一定要把已污染的场地展开合理的治理与开发,确定场地是否存在残留污染物,以及对人群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同时防止场地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在不干扰人类生活与身体健康的基础下把这类污染场地科学的建设为商用或民用的用地,要求在开发以前必须勘察好污染场地的相关资料,在可以经济保值的基础之上把这类土地资源展开相关场地调查评估,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运用需求[1-3]。
1 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相关调查
土壤作为污染物的最终归宿处,全球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污染物都将滞留于土壤里,由于土壤自身遭到污染以后就可能通过食物链、空气中漂浮的土壤颗粒以及皮肤接触等多种形式来危害人体健康。随着人们对污染排放的危害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大多数正规生产企业直接排放污水污染地下水造成污染的状况比较少,通常是因为间接污染土壤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由于雨水淋溶了相关污染物出现纵向迁移是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关键途径。所以,调查应该先往寻找土壤污染源的方向来展开调查,调查程序及内容描述如下。1.1 调查程序(1)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主要包括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场地环境资料、场地相关记录、相关政府文件以及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所有流程会产生的污染物,熟悉该场地是否有可能污染物迁移到土壤和地下水里。调查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资料中的重要信息,初步辨识场地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类型和污染区域。(2)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需要明确踏勘的范围、踏勘的工作内容和踏勘的重点区域。实地勘察关键是解决2个问题,一为熟悉生产工艺,二为大致统计能调查土壤面积。熟悉生产工艺,通过询问场地工作人员,按照场所地图,熟悉工厂每一个生产流程与工艺,找到那些原料的存储处,废渣的存储处,废水排放口等可能是污染源
收稿日期:
2019-07作者简介:
王传能,男,生于1991年,汉族,贵州黔南州人,本科,初级,研究方向:环境工程、化验检测。
的位置;能调查的土壤面积,找出可以用来做调查的所有土壤面积以及详细位置,根据场地地图,给正式制定调查计划好准备。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现场踏勘工作前需要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对人员进行了场地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知识,并装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急救包等)。(3)人员访谈及资料归档
人员访谈内容应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所涉及的疑问。1.2 结论分析
经过相关资料收集,加上本身对踏勘考察的了解,与过去在该区域进行相关调查研究人员的分析,初步展开了解场所的土壤与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程度,初步确定好污染物的类型与认识重要污染物的类型。明确场地存在污染的可能,并初步判断污染物可能的类型及辨别需要重点关注的污染区域
2 对土壤及地下水调查2.1 表层土壤的污染源勘探
污染源资料包括: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污染源详细区域。
这期间主要运用便携式的重金属测试仪以及VOCs测试仪这2类仪器,可以方便又快捷的现场测试出土壤里存在多少重金属与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并确定出其浓度多少,找出污染源大致的位置,作为疑似的污染源,接下来,按照现场调查的结果,进行取土送样到实验室进行化验,确定好污染资料。在污染源进行调查期间,疑似污染源在直观表现上有两种形式,显性与隐性它们的调查手段不一样。(1)显性的调查手段
显性的疑似污染源位置的浓度判断:通常情况下,判断污染源是根据背景来说的,所以首先要确定好土壤的自然背景值与土壤环境的背景值。后者是说在不遭到或很少遭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状况下,土壤里化学成分或是元素的含量水平。该调查利用的是工厂上风向范围的土壤,当作是土壤的自然背景值。它们的区别,土壤环境背景值既包括了自然背景的部分,也可以包括了微量的外源污染物(像大气对污染物的输送与沉降等);或是说它为土壤现在环境的背景值又或是本底值,为维持现在土壤环境质量方向。该调查可把场所内部不在污染源干扰区域内的土壤,当作是土壤环境的背景值。该次收集土壤的环境背景值和自然背景值二者关键区别为粉尘污染,把高过环境背景值作为是否污染的判断必要条件,把高浓度位置大致确定是拟污染源区。运用便携式的相关仪器,初步进行划定相关污染源区的位置,并且实施进行取样。
(下转211页)
209
M管理及其他
表水检测人员需要对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出现的地表水监测技术缺陷,进而才能有序提升地表水实际监测管理质量。(2)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改进和完善。现在我国开展地表水监测工作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整体水质监测指标数目教师,选取各指标数据存在不合理,在有关水质监测细节实施上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进行严格约束,这些问题的产生会在改善水质监测质量时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因此,对我国来说需要及时完善出台相关地表水监测的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根据当前我国实际出现的地表水监测的具体存在问题,借助法律有关形式对地表水监测管理评估指标进行提升,对相应操作方法规范进行严格制约。(3)加大监测人才建设力度。监测管理人员的实际综合素质对地表水监测管理工作实际成效起到直接影响的作用。对此,我们需要重视强化高素质监测人才团队管理建设。第一,严格按照相关保证选取符合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岗位门槛进行严格设置,规定进行入职的新监测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第二,对地表水监测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召开相关管理制度和培训工作,有效提升工作管理能力和业务实际水平,以便顺利完善实施检测管理工作。(4)全面完善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技术。第一,关于技术监测方面,加强使用有关非传统技术手段,对技术监测不足进行有效弥补,加强提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创新监测和技术的实际投入,培育符合实际工作的研究人才,对研发资金进行适度增加,鼓励支持技术设备的创新和研发,确保监测技术有序提升;第二,关于监测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备,及时补充和完善设备好、性能优能进行有效实施监测的技术设备,同时对有关设备进行完善;第三,对地表水监测体系来说,搭建检测
anagement and other
体系,对监测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制定符合要求的设置进行优化
组合,同时借助设备和技术的实际基础上,对地表水整体进行有序动态监测,强化提升系统对数据实施准确、有效、全面的分析。(5)地表水监测发展趋势。自动监测、例行监测和鸡精监测类型时环境检测里地表水监测方法的主要类型。自动监测类型是建筑国家有关规定的方法,及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规范监测。例行监测是根据国家有关质量标准的相关意见展开的环境检监测。紧急监测是在标准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有关标准化的方法进行检查,没有标准化的方法时,选取其他方法进行监测。在未来,我国今后的环境检测里的地表水监测会面向更加科学、智能、自动的方向发展。
4 结论
总而言之,开展地表水监测工作能改善我国当前总体环境和总体水质质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前阶段,因为我国地表水监测的实际技术水平和国外相比较低,地表水监测法律体系不完备存在缺失问题,这就需要我国地表水监测站对当前现代化的技术水平进行重视,强化我国建设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政府部门对地表水监测方面的法律制度需要及时改正和完善,以便有效达到地表水处理质量的目标,为今后我国顺利实施地表水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2][3][4]
范慆.浅谈我国地表水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6):142-144.
徐金龙,胡文波,王彦霞,吴永盛,庄姜云.地表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技术比较研究[J].广东化工,2017,44(19):43-44+46.
许立段.地表水污染的实时监测技术[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02):22-24.文秋红,李丹凤,田望舒,李竑铖,李叶,刘占.地表水的氮磷污染及其检测方法研究[J].绿色科技,2015(06):255-257.
(上接209页)(2)寻找隐性拟污染源方式隐性的拟污染源浓度:由于隐性的污染源非常难确定它的浓度,而便携式器材的检测限比较高,这些器材可以简单的测出浓度是不是污染,因此用便携式仪器来检出结果只是判断污染是否的判断条件,把高浓度的地方大致确认为拟污染源地方。
隐性的污染源通常比较难找出来,根据不一样类型厂区的污染扩展形式是不同的,应对的方式也不一样。第一,按照厂区工艺不一样进行划分各个类型的调查区域。然后在每个调查范围内,运用概率法来进行布点调查这几类污染源。2.2 土壤采样深度设置
根据项目污染特征初步设定土壤终孔采样深度,根据点位及现场取样情况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土壤是否受到污染。现场工作时应根据水文地质调查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2.3 对地下水污染进行调查
整个场地对周边来讲是污染源,调查应把整个厂区作为核心点,把地下水的研究工作关键放在场地周围区域,研究厂区地下水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情况。按照地下水的流向,在地下水上下游安装水样点,探讨土与水里污染物是否迁移转化以及稀释平衡的关系。
经过示踪测验、抽水测验、弥散测验来探讨污染物是怎么样在水里迁移转化情况;取岩心来进行室内模拟测验,得到吸附解析的关系,判断现在污染的区域,算出该区域地下水中污染物衰减过程。
3 结论
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勘察是运用在土地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上,论文强调厂区与周围环境的相关性,按照实地环境,从全局来看,调查关注点应调整成研究场所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在场所土壤污染勘察的期间,重点关注隐性的污染源,在制订调查计划时,运用概率学手段对隐性的污染源展开控制勘察,对场所污染的了解全面性提升。上面综合调查体现了研究者的全局观及全面性思维,可以对污染场所土地提出科学的管理建议,运用上面调查计划进行数据收集,并整理,相关成果以后更深入报道。
参考文献
[1][2][3]
谷庆宝.关于土壤环境污染及控制指导值制订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6,42(04):14-18.
屈永清,陈建信,任书影.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西部资源,2016(4):125~126.莫欣岳,李欢,安伟铭,张镭,潘峰.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目标分析-以某石油化工污染场地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0):205-208.
2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