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项目名称 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土建施工TJSG-11标 火车站工区 表格编号 1310 第 页 共 页 南宁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三期土建施工TJSG-11标火车站站 《车站附属围护结构施工图》01Z11-S-JG-03-014、23、25 火车站附属结构抗拔桩 技术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车站附属结构抗拔桩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测。 2、设计情况 附属主体结构抗浮采用抗拔桩+抗浮压顶梁,西北侧附属抗拔桩设计8根,东北侧8根,共计16根桩长分10m,11m两种;所有抗拔桩均兼做中立柱基础。桩径Ф1600mm,成孔深度18.8m至22m,空桩长8.6至10m,采用C40水下砼灌注,钢筋保护层厚度70mm。 按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工程完工后需对抗拔桩进行试验检测,检测方法分别为竖向静载抗拔试验、声波透射实验、低应变实验。 3、附属抗拔桩试验检测部位及数量 依据建设单位、设计、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及技术规范等要求,抗拔桩检测数量如表3-1所示 桩基部分 试验检测方法 总桩数 声波透射法 低应变法 抗拔桩兼中间立西北侧8根,东柱基础 北侧8根 西北侧21#、27#;东西北侧21#、23#、25#、北侧19#、22#、共计427#;东北侧16#、19#、根。 20#、22#共计8根。 表2-1 附属结构抗拔桩试验检测方法、内容及工作量表 4、附属抗拔桩声测管埋设 1、声测管应采用内径为50mm的镀锌钢管,连接处用套筒接头。 2、声测管的管道应畅通,管中间不能有阻塞,以保证换能器能顺利升降。 3、声测管应采用8#铁丝绑扎在钢筋内侧,声测管应顺直且平行,绑扎点每1.5m设一个。 4、混凝土浇筑前管内注满清水。 5、声测管应密封,在底部和接口处要做到密封不漏水,在顶部加盖(测试时打开)。 6、声测管底部应与检测构件底部齐平,管的顶部应高出检测工作面30cm以上。 7、附属结构抗拔桩桩径为1.6m,单桩声测管埋设数量为3根,声测管均匀分布。声测管埋设如图5-1所示。 图5-1 附属抗拔桩单桩声测管埋设布置图 5、施工注意事项 1、浇筑砼时,导管和声测管保持一定间距,防止浇筑时声测管产生偏移。 2、声测管与主筋绑扎时,必须保证其不上下左右移动,且不得将声测管破坏。 3、声测管安装过程中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1)管体变形产生原因主要有:①搬运过程中的装卸不当;②吊装时钢筋笼扭曲;③浇筑混凝土时导管撞击管体所致;④安装时人为弯曲。 预防措施主要有:①装卸时轻拿轻放;②请勿抛扔;③吊装时避免钢筋笼扭曲;④浇注混凝土时导管垂直升降,避免左右摆动确保不直接撞击管体;⑤安装时保持声测管始终垂直。 2)管体堵塞(非混凝土堵塞)。 产生原因有:①从管体顶端掉入杂物;②密封圈损坏。 预防措施主要有:①下完全部钢筋笼后检查管内是否加满清水,及时密封管体顶端(加盖或内塞);②发现密封圈破损及时更换。 3)管体堵塞(混凝土堵塞)。 产生主要原因有:①连接压力不到位;②另外加焊固定耳时焊穿管体;③运输和封装过程中造成管口变形或密封圈损坏。 预防措施主要有:①管体连接时必须用专用液压钳将接头夹紧到位,密封圈必须安放到位;②如发现管口变形,请勿使用并及时与现场技术人员联系。 6、成品保护 (1)浇筑施工前,需将管口覆盖,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2)管口胶带要经常检查,避免人为破坏。 7、文明施工措施 (1)在工地的主要出入口设置五牌一图,标志牌在整个施工期间保护完好、醒目。 (2)各类临时施工设施、生活设施均按审定的平面布置图实施。 (3)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并悬挂名称、品种、规格等标牌;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运行整洁,机容正常。合理布置场地各种管线。 (4)施工现场人员挂牌,持证上岗;施工人员穿戴统一的工作服。施工现场坚持日做日清,工完料清,严禁乱堆乱放建筑垃圾。 (5)设立固定得垃圾临时存放点,对于生产、生活各类垃圾要及时清挡、清运,不得随意倾倒,要求每班清挡,每日清运。 8、职业健康 (1)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员从事现场工作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眼镜、口罩、绝缘鞋等) (2)坚持每周进行安全、健康学习,对全体员工培训与学习,使员工掌握有关职业健康的安全知识。 (3)职业病的预防,定期组织员工到定点医院体检,一旦发生病情及时诊断及治疗。 (4)配备足够的健康保护资源。对职工配备必要的安全劳动保护用品和生活福利用品,并加强培训准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