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直线运动练习题1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教学资料范本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直线运动练习题1 1 / 13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ABCDE[名校联盟]直线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是单项选择题,6—8题是多项选择题) 1.我市在20xx年1月完善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某同学骑车刚开始一段时间的运动可看作是直线运动,其运动图像如图1所示;则在0-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v0v0A.平均速度等于2 B.平均速度大于2 C.加速度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不变 2.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图线的斜率为k,图中斜线部分面积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B.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C.面积S表示t1- t2的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量 D.面积S表示t1- t2的过程中质点的位移 3.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5所示,根据图像可知(D) 2 / 13 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 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4、a、b两物体从同一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当t=5 s时,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B.当t=10 s时.a、b两物体间距最大 C.当t=1 5 s时,b物体在a物体的前面 D.当t=20 s时,a、b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3.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两图像在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所表示的位移大小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两车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中可能的是( B ) 1513A.tt1,ds B.tt1,ds 42416C.tt1,ds D.t2t1,d2s 5.如图7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若y表示位移,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B.若y表示速度,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C.若y表示位移,则t= 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若y表示速度,则t= 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6.做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ACD) s1s22s12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2T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T s2s13s2s12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T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2T 位移s1到达 A 点,接着在时间 T 内又通过位移 s2到达 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3 / 13 7.甲、乙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图像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图像为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若两车均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乙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甲车做匀变速运动 C.t=t0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2 D.0~t0时间内,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8.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CD )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t =4 s时,A、B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C.在相遇前,t=4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在相遇前,A、B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20 m 二、实验题: 9、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了这样的实验。 ①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 释放小车,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 ②按实验要求正确装上纸带,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按住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一条带有点列的纸带。 ③在获得的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A,B,C,…。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S3,…。并将其记录在纸带上对应的位置处。 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实验装置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若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则△t= s。 4 / 13 (2)设纸带上五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 3和s 4。a可用s 1、s 4和△t表示为a= ;vB可用s1、s2和△t表示为vB= 。 (3)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所得纸带上的s1、s2、s3和s4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 cm,s2= cm,s4= c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 m/s2,vB= m/s(计算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甲乙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三.计算题 5 / 13 10、 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距离s0=1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2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1)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0~9s内会不会相撞?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甲乙的速度时间图象。 11、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a-t图)如图13所示,求: (1)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 (3)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 6 / 13 12.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的示意图,山坡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m,BC长97m。一滑行者从山坡顶端A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AB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2m/s2,进入BC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2=1m/s2,从斜面AB滑上斜面BC时速度大小不变。滑行者在离C点适当距离处开始以大小为a3=2m/s2的加速度制动减速后,恰好能停在C点,求滑行者从A到C所用的时间。 7 / 13 [名校联盟]直线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题是单项选择题,6—8题是多项选择题) 1.我市在20xx年1月完善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某同学骑车刚开始一段时间的运动可看作是直线运动,其运动图像如图1所示;则在0-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v0v0A.平均速度等于2 B.平均速度大于2 C.加速度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不变 2.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图线的斜率为k,图中斜线部分面积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8 / 13 B.斜率k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C.面积S表示t1- t2的过程中质点速度的变化量 D.面积S表示t1- t2的过程中质点的位移 3.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5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在2.5s时方向改变 D.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8m/s 4、a、b两物体从同一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5 s时,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B.当t=10 s时.a、b两物体间距最大 C.当t=1 5 s时,b物体在a物体的前面 D.当t=20 s时,a、b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3.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两图像在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所表示的位移大小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两车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中可能的是( ) 1513A.tt1,ds B.tt1,ds 42416C.tt1,ds D.t2t1,d2s 5.如图7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位移,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B.若y表示速度,则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 C.若y表示位移,则t= 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若y表示速度,则t= 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6.做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 ) 位移s1到达 A 点,接着在时间 T 内又通过位移 s2到达 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9 / 13 s1s22s12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2T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T s2s13s2s12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T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2T 7.甲、乙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图像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图像为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若两车均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甲车做匀变速运动 C.t=t0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2 D.0~t0时间内,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8.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t =4 s时,A、B两物体处于同一位置 C.在相遇前,t=4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D.在相遇前,A、B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20 m 二、实验题: 9、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了这样的实验。 ①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 释放小车,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 ②按实验要求正确装上纸带,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按住小车,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一条带有点列的纸带。 10 / 13 ③在获得的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A,B,C,…。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S3,…。并将其记录在纸带上对应的位置处。 完成下列填空: (1)已知实验装置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若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则△t= s。 (2)设纸带上五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 3和s 4。a可用s 1、s 4和△t表示为a= ;vB可用s1、s2和△t表示为vB= 。 (3)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所得纸带上的s1、s2、s3和s4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 cm,s2= cm,s4= c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 m/s2,vB= m/s(计算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10、 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距离s0=100m,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2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1)通过计算说明两车在0~9s内会不会相撞? (2)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甲乙的速度时间图象。 11 / 13 11、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a-t图)如图13所示,求: (1)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 (3)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 12.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的示意图,山坡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m,BC长97m。一滑行者从山坡顶端A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AB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2m/s2,进入BC段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2=1m/s2,从斜面AB滑上斜面BC时速度大小不变。滑行者在离C点适当距离处开始以大小为a3=2m/s2的加速度制动减速后,恰好能停在C点,求滑行者从A到C所用的时间。 12 / 13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