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2· Modern P 髑Procm ̄ng and App1 a皿 1994年第6卷第l期 H DPE/LDPE共混物熔体挤出流动特性的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工大学 广州,,510641 )。 0 , 考察了毛细甘挤出过程中HDPEI ̄DPE共混物熔体的漉动特性瑟其髟响因誊.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 表观剪切遘宰 下,试样熔体的表观剪切桔度 .明卜Ⅱ)PE质量百分数 的增加而下降,且 .对 的敏感性随 的增加而减弱;试样的剪切漉动行为大体上服占L暮律,而 .对沮度的依赖性符合A,Thccdm方程. 关链谓:聚乙烯共混熔体桔性 聚乙烯(PE)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 料.一种为美国Exxon化工公司生产的低密度 量居各种塑料之首.在各种密度的PE中, 聚乙烯.牌号为Escorene LD160AS。另一种为 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 韩国Daelin工业公司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牌 (LDPE)的应用最为广泛。为获得更好的综合 号为HMN一55180。两种聚乙烯均为白色粒 性能,近年来,人们通常根据产品使用及工艺 料,其部分物性列于表1。 要求按一定比例将两者共混。 在聚合物材料加工成型过程中,熔体的流 裹1 试祥材料的部分物性 变行为起若钕其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工艺过 程控制与参数的选择,关系到成型加工设备及 模具的设计与优化 已有一些文献 讨论过 HDPE/LDPE共混物熔体拉伸和剪切流动中的 用小型单螺杆挤出机将上述聚乙烯进行共 牯弹性行为及其在挤出管材中的应用。作者 混.挤出后切粒,其混合比(质量百分比,下同) 曾分析讨论了几种HDPE/LDPE熔体挤出流 分别为o/ioo、20/80、50/50、80/20及loo/o。螺 动中的流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将着重考 杆及71型的基本参数和共混操作条件列于 察两种MI相差较大的I-LDPE和LDPE共混物 表2。 于毛细管挤出过程中熔体的流动特性。 1 2仪器及方法 1 实验 主要实验仪器是意大利Ceast公司制造的 1 1 试样材料及制备 Rheovis 2 100恒速率型毛细管流变仪 选用一组 直径lmm.长径比(L,D)分别为1O、2O、3O及4o 本实验采用两种PE作为试样的制各材 的毛细管71型,入口角均为180。 裹2基本参数及共混条件 收瞢日期:1993 1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94年第6卷第1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3· 试验温度为180~200℃,柱塞速度 为2~10mm/min,相应的表观剪切速率 2.2流动特性 若假定熔体于口型内流动为稳定简单剪切 为25~121s~。在挤出操作条件下考察试样 的熔体流动特性,以及混合比对试样流动行为 流动,则壁面处的剪切应力 可由下式表示: 的影响。 2结果与讨论 21 ^口压力损失 聚合物流体在口型挤出过程中消耗相当多 的能量,表现为有明显的压力降。一般认为.总 的压力损失AP包含入口压力损失△ 、口型 压力损失△尸d和出口压力损失△尸. ,即 ’ AP=△ +△ +△ =△尸田d+△尸d (1) 式中:△ 称为柬端压力损失。对大多数聚 合物浦体.△尸d通常远小于△P ,故可把△ 近似等于△ .已提出过众多估算或预 测△P田的经验或半经验公式和方法 。本试验采 用Ba ̄ey作图法 来大致确定试样于实验条件 下的△尸岜. 图l展示了试样在实验条件下△P与L/D 的关系。由图中可见,△P与L/D之间基本上 成线性关系,其纵坐标上的截距可视为△ 。 当共混物中LDPE的含量低于5O%时.试样的 入口压力损失趋于某一定值:反之,则△尸棚随 LDP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B 5 譬 ‘3 q 2 1 围1 与LiD的羌系 O l∞℃.k 100 8 s 1 3的HDPE,LDPE分别为20/S0.50,50及80/2O, 等 (2) 根据前述及式(1).上式可改写为 = ——— 一 (【3)jJ 对于牛顿型流体,壁面处表观剪切速率}. 可由下式定义: 320 式中:Q为体积流率. 从图l中可看出,试样的入口压力损失相 对较小。若取L/D=30的试验数据,则△ 远 小于△只故可不作入口校正。试样于180℃ 时的流动曲线示于图2。在相同的挤出条件 下,HDPE/LDPE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性随着 LDP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表现为流动曲线扶 近乎线性变为向上弯均.曲线的任意点处斜率 随着}_的增加而碱小.即流动行为指数n逐渐 减小。 围2试样的粘度曲线 “ 18o℃,/./o-30) 1^一3的FIDPE!LDPE分别为驯吕仉 50厦附加. 试样于180℃时的粘度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见.Iogq,~log ̄,关系曲线近似呈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1994年第6卷第l期 线性关系。这意味着,试样熔体的剪切流动大 体上服从幂律,即 量数据来自L =30的口型,未经入口校正:曲 线2的实验测量数据来自L =20的口型,已 作入口校正。 =k (5) 或 仉=k (6) 式中:叮.为表观剪切粘度,可由下式定义: 仉= /i. (7) 从图3中还可看出,当混合比低于5o/5o 时,共混物溶体的叮-随着LDPE含量百分散的 增加而明显提高,啦线的斜率与I-IDPE粘度曲 线相近;当混台比大于50/50后,叮-同样随着 LDP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加幅度相对较 小,且曲线斜率接近于LDPE粘度曲线。比较而 言,LDPE熔体的叮l对五的敏感性高于I-IDPE. i。 。 图3试样的粘度曲线 (I=18o℃.LID=30) I~5的 ̄PE/LDPE分别为0/100.20/80.驯S0.8O/2O及100/0 2 3 叮I对混合比和温度的依赖性 混合比对试样熔体叮.的影响如图4所示。 在一定的 下,叮_随着HDPE含量 的增 加而下降,且i-越低,叮-随 增加而下 降的幅度越大,即叮j一 关系啦线越陡; 当 <50%时,叮.随 增加而下降的速度相 对缓慢,尤其是在较高的’.下更为明显。 试样熔体于不同的 下叮.对温度的依赖 性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见,尽管 .不同,但 I n,}.与1/ T为绝对温度)之间的啦线呈线性 关系,且斜率较为接近。其中,曲线l的实验测 图4混合比对‰的影响 “=180℃.L/O=3O) 1—3的 )分别为4o.8、81 I.12l_ T /l0。K 图5 对温度的依赫性 (混台比=纠∞) 1.2的;I(B )分别为柏8、80 9 图5所示的结果表明了试样熔体的表观剪 切粘度对温度的依赖关系符合Arrh ̄im方 程: 叮-=A E√R丁) (8) 式中:A是与材料粘性有关的常数。E.是粘流 活化能(kJ/oto1),R是气体常数,丁是热力学温 度(K)。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994年第6卷鲔1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5· 24讨论 分散相。由于后者的粘性低于前者.其熔体傲 团(液浦)于入口处受到拉伸.进入流道后(应 力松弛区)会发生回弹或破碎成更小的液浦, 将两种密度和熔体指数不同的聚乙烯材料进 行共混.可明显改善LDPE的流动性。由图3 可见,在相同的挤出条件下.共混物熔体的叩. 随着I-IDP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下降的幅度 与混合比成某种比例关系.这表明,试样的双 组分体系是接近均相的.共混物熔体的叩.与组 均匀地分散于充分发展流动区[1q.若 很 少.则这些徽团起着某种润滑作用。使得共混 物熔体的叩.有较大幅度下降:随着 的增 加.徽团亦随之增多,使流体相邻层之间的阻 力有所增加。导致叩.随 的变化相对较小(见 分质量分数 之间的关系大致可由下式描述: ) 式中: 、 。 分别为CDPE和I-IDPE熔体的表 观剪切粘度. 和风分别代表LDPE和I-IDPE 的质量百分数。表3列示了挤出条件下试样熔 体叩.的铡量值与方程(9)计算值的比较 裹3试样的采观剪切粘度(c=183t,L/D=3。) Paos 从表3中可以看出,当混合比LDPE[HDPE 为80/20时.试样熔体叩.的实验值与公式(9)的 计算值相当接近;随着HDPE含量的增加.两者 之间的差异增大。但相对误差均小于l0% 这 意味着试样的粘性与组分粘性之间的关系大体 上符合 混合法则 。此外。当I-IDPE含量大于 5o%后,叩I的计算值均小于实验值30~ 4oPa·s。这意味着可采用如下的修正式: 叩.=玑L凡+ 州卢 +筇 (10) 式中: 称为作用因子,可正可负。反映混合物 粘性与混合法则的偏差,由表3中可见.当 <50%时, 很小且为负值;当 ≥50% 时, m60。 当 <50%时,LDPE是连续相.I-IDPE为 图4)。 当 >50%时,LDPE是分散相.I-IDPE是 连续相,由于前者的粘性高于后者.其熔体微 团(液滴)于入口处受到拉抻.进入流道后迅速 恢复,并于充分发展流动区内形成自由分布的 纤维状的连续薄层_ l,这些薄层平行于流动方 向,对相邻流层产生牵扯作用.使得熔体粘性 随 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不大,尤其是在 较高的场合。当风进一步增加时(即LDPE的 含量进一步减小),如 >80%.上述薄层 稀少,不足 影响共混物熔体粘性。(参见 图4)。 3 结论 a,在本实验条件下。试样熔体的 随着 I-IDPE的质量百分数 的增加而下降.且 对}.的敏感性亦随着 的增加而减弱。 b.试样的剪切流动大体上服从幂律.而". 对温度的关系可由Arrhenius方程描述。 a试样的粘性与LDPE和HI)PE熔体粘 性的关系基本上符合混合法则,这表明试样的 双组分体系是接近均相的。进一步分析发现。 试样熔体的 与两组分熔体粘度及质量百分 数的关系可用公式(1 o】表述。 总而言之.影响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粘性的 因素是复杂的.共混物熔体粘性与各组分粘性 的关系及其变化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致谢:本工作得到香港大学Dr J N Ness和Dr A C YWang的帮助.谨表谢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6·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19M.年第6卷第1期 1985;(5):183 参考文献 1 PlⅨhocki A P Polym Eng sd。l昭≈( ):l 153 2 La Mamia F P.Aci ̄ao nCarlo D Rh∞l觚 19B7啦!): 452 熏基腻.塑料通讯,1 ̄X0):27 粟基厢.塑料加工应用。1993;(1):1 Hart Cn] ̄aeologyin PolymerProcesS.irg,Academic P Nev,'York:1976 3 Carto D.La M ̄mia F P、^d∞D P0 ̄ol^媳1983; 粟基腻.力学进展 1吣黝:234 ㈤197 Bagjey E B。J AppI pb 。l957;2S:624 粱基腻.塑料技术,199'3;(2):36 4 La Mamia F P.Aderno D Plmt Rubber Pax:&App1. STUDY oN FLOW PRoPERTIES OF HDPE/LDPE BLEND MELT IN EXTRUS10N Liang Jizhao (Chemical Machinery Dept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5 6 The flow properties and its influenciaI factors of HDPE]LDPE blend melt in 7 8 9 capillary extrusion u investigate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arent shear viscosity 1 of the sample melt went down with the increase of weight percentage HDPE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o apparent shear mte weakened wih tthe increase of of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apparent shear rate予-.The hesar 11oW behavior of het sample basicaay obeyed the power law and the dependence of Arrhenius Equation. on temperature accorded with the Keywords:polyethylene;blending;melt viosicty (上接第11页) CURRENT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FUTURE oF DEGRADABLE PLASTICS Tang Saizhen Yang Huidi (Economic,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MLI) ABSTRACT The current deveIopments of degradable plastics in foreign countries Wea'e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gradable口lastics were proposed The situation of domestic degradable plastics was briefly introducedThe positive suggestions on the rsearch,develeopment,appliatc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degradable plastics were put forwardKeywords:plastic waste;degradable plastis;bicodegradabilit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