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植牛黄

来源:意榕旅游网


培植牛黄

拼音名:Peizhiniuhuang

英文名:CULTURAL CALCULUS BOVIS

书页号:X7-36 标准编号:WS2-C2-0001-94(Z)

批准文号:(90)卫药准字Z-16号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活体胆囊中培植的干燥胆结石。手术或宰杀时,带核取出,除去胆汁及粘液,干燥,去核。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片块或粉末,棕黄色或黄褐色。质较疏松,间有少量灰白色疏松状物和乌黑硬块。气微腥,味微苦而后甘,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鉴别】 (1)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2)取本品少量,加氯仿1ml,摇匀,再加硫酸与浓过氧化氢溶液(30%)各2滴,振摇,即显绿色。

(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1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正丁醇-冰醋酸(8: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烘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牛胆粉对照药材,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μl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冰醋酸-甲苯-水(33: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烘约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自下而上:牛磺胆酸→牛磺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甘氨去氧胆酸)。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30页烘干法)测定,不得过9.0%。

游离胆红素 取本品细粉10mg,加氯仿使成5ml,微温,振摇。滤过,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适量,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1页),在45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过0.70。

【含量测定】

(1)胆酸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12.5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60%醋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酸0.5m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0.4、0.6、0.8与1.0ml,分别置具塞试中,各管精密加入60%醋酸溶液使成1ml,再分别精密加入新制的糠醛溶液(1→100)1ml在冰浴放置5分钟,加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加水65ml混合)13.0ml混匀,在7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迅速移至冰浴中放2分钟,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1页)在60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座标,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约0.15g,精密称定,加60%醋酸溶液适量,充分搅拌,移入50ml量瓶中,残渣再用60%醋酸溶液搅拌,全部移入量瓶中,并用60%醋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各1ml,分别置甲、乙两个试管中。于甲管中加新制的糠醛溶液1ml,乙管中加水1ml作空白,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在冰浴中放置5分钟”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酸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应为7.0~13.0%。

(2)胆红素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4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胆红素0.014m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ml,置具塞试管 中,分别加乙醇稀释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作空白,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1页),在53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座标,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胆红素7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30分钟,放冷,移至100ml棕色量瓶中。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用上述混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稀释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不得少于35.0%。

【注】 重氮化溶液配制法

甲液 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溶解后,加水至100ml。

乙液 取亚硝酸钠0.5g,加水至100ml,冰箱中保存。

临用前取甲液10ml,乙液0.3ml,混匀后使用。

【性味与归经】 甘,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用法与用量】 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遮光,密闭保存,防潮、防压。

通过手术方法将人工研制的模拟动物胆囊植入牛腹腔内,每天定期经胆汁引流管排空,收集模拟动物胆囊内贮存的胆汁,使模拟胆囊内始终保持着胆汁的缓慢流动状态。通过胆汁引流管向内接种牛黄菌种和成黄因子,以促进牛黄形成。在3个月的培植期内,每头牛可产天然牛黄10克以上,还可获得38. 72 公斤新鲜牛胆汁,使生产天然牛黄的周期由3年缩短至3个月,产量相对提高 10 倍以上,质量好且稳定,牛体亦同时育肥。牛黄按每公斤4万元计算,在育肥期每头牛又增值4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成果可在任何地区推广,最好选择1.5岁以上的架子牛或准备淘汰的无繁殖能力的母牛进行植黄。

人工培植牛黄,是通过一定的外科手术,在牛胆系统内放置特制的异物,并注射一种特制的菌苗,在异物和菌苗的刺激下,在牛胆系统内形成牛黄。人工培植的牛黄,其质量与疗效与天然牛黄完全相同。人工培植牛黄这项技术,不影响牛的使役、繁殖和出栏,但能增加经济收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之路。人工培植牛黄的具体方法:

1.选牛 培植牛黄的牛,品种和公母不限,失去繁殖或役用能力的牛也可以。为了使牛黄优质高产,最好选用4岁~10岁龄的壮牛。施行手术前12小时,要禁止喂料和饮水,并检查牛的脉博、呼吸及活动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有病或怀孕,不宜做手术。

2.胆囊部位 手术部位就是牛体右侧肝脏下缘的胆囊部位。即从牛肩胛1/3处往后划一直线,直至与倒数第2、3肋骨相交的地方。公牛在第10肋骨~11肋骨间、母牛在第9肋骨~10肋骨间便是胆囊。

3.皮肤消毒 先将手术部位的牛毛剃光,再用肥皂水或来苏尔水冲洗并擦干。然后用5%的碘酊涂擦两次,再用70%的酒精脱碘消毒,干后盖上敷布,周围覆盖上清洁的塑料布。

4.手术方法 将牛四肢捆绑,向左侧卧倒在地,在手术部位的两肋骨中间,沿肋间走向切开皮肤和肌肉8厘米~12厘米。然后,按肌肉纤维走向分离肌层,当用镊子提起腹膜并剪开3厘米的小孔后,胆囊便露了出来。这时,将食指伸入腹腔内,沿着肝脏边缘把胆囊轻轻拉出,看准胆囊壁上部血管较少处剪开约2厘米长的小口,让胆汁流出一半左右,然后将大小适当的、消过毒的异物核(可用的确良布包裹的海浮石或鸡蛋大小的塑料制品)置入,并用注射器向囊内注入大肠杆菌液2毫升,接着用胃肠缝合法将胆囊缝合好,并用1%的新洁尔灭消毒液洗干净,然后将胆囊移回腹腔内,再用连续缝合法缝合腹膜和肌肉,用间隙结节法缝合皮肤,最后擦干皮肤上的血渍即完成手术。一般手术时间约25分钟~30分钟。

5.手术护理 牛动过手术后,7天~10天拆线,要预防伤口感染。半个月内,要喂些蛋白质含量

较高的饲料和新鲜的菜叶、薯苗等,以利伤口愈合,恢复体质。

6.取黄方法 一般在手术后一年左右即可取黄。取黄时,打开胆囊,找到置入的异物取出即可。异物上粘附着一层较厚的黄色物即是牛黄。取黄的同时,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异物核第二次置入,继续培植牛黄。一般一头健壮牛可培植2次~3次。取出的牛黄用吸水纸吸去水分,除净表面的黏液、血液、胆汁和污物,随后烘干或晾干。干燥后,将核心外表的黄色物刮下来,便是牛黄的成品,可装瓶密封贮藏或入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