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小班健康教案《小手流血了》
设计意图:
3岁左右的孩子自我认知已初步形成,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事物特别好奇。他们每天用小手摸摸这,摸摸那,很是欢喜,可是危险往往就在身边。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知道怎样保护小手,通过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懂得爱护小手,学会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目标:1、知道爱护小手,不碰危险的东西。
2、学会小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自护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对危险形成初步的认知。
1、播放幻灯片,教师讲故事。
(北风呼呼的吹着,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小熊好想出去和小伙伴们玩,可是雪太大了,
只能呆在家里。小熊眼巴巴的趴在窗前,忽然小熊眼前一亮。“哎,有了,雪花那么漂亮,我何不去剪雪花呢?”小熊自语道。于是它找来了纸和剪刀,剪起了雪花……“哎呀,疼死我了”,小熊哇的大哭了起来。
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教师提问:小熊怎么了?
师:小熊怎么哭了?(小手流血了)
师:为什么小熊的手怎么会流血呢?(被剪刀划破了)
师:还有什么东西也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刀子、针、铁丝、竹子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3、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二、幼儿讨论,加深印象,迁移经验。
1、师:小熊拿剪刀剪雪花不小心把手弄流血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小手不受伤害呢?
幼:不玩剪刀。
幼:不玩刀子。
……
2、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很好,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都是很尖的,它们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尽量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让小手受伤,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继续播放幻灯片,幼儿学习简单的自护、处理办法。
(妈妈听到了小熊的哭声,赶忙跑了过来。拿双氧水给小熊的手消了毒,又拿纱布给伤口做了包扎,并提醒它剪刀是很危险的东西,玩的时候要小心。)
1、师:小熊的手流血了,妈妈是怎么处理的?(给小手消毒并包扎)
2、师:如果你们的小手不小心受伤了,你会处理吗?
3.幼儿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
幼:不能。
幼; 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
幼:找大人(老师、爸爸妈妈)
幼:去医院,让医生抹点药就好了。
师: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幼:不能让伤手湿到水。
幼:不能随便揭掉包布,保护伤口。
幼:还要找老师、医生换药。
4、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受了伤,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及时告诉老师或者医生。
四、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伤着小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