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满文字母采用穆林德夫转写方式用罗马字母转写,但是为方便电脑打字,第六原音
转写成v,辅音
转写成x。需注意,这并不是真正的满文,只是转写标音,如果要
学满文,还是要系统学习满文字母写法,否则就像汉字全用汉语拼音书写一样,失去了独特的魅力。
一、满语六个元音字母:
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均衡,气流较辅音为弱。
a [a] 是展唇舌面低央元音。发音时,口张开,舌头放平,嘴唇自然,不圆唇。就是女球迷见到贝克汉姆以后发出的叫喊声。听起来与汉语的“阿”没什么区别。但要注意满语里的a音位靠后。我们知道震动是声音之母,音位靠后就是 要求震动的部位在气管的深处。念汉语的a音,通常会感觉舌根部位在震动,把嗓子打开,慢慢的,让它深一点儿,感觉喉结在震动,就是音位靠后了,再深一 点儿,感觉胸腔在震动,这时就地道了!再深一点儿,感觉大地在震动,这时就地震了!赶紧跑。越靠后越好听。阿尔泰的民族是豪放的,阿尔泰的语言就要 像山岭一样的厚重,像草原一样辽阔,像江河一样奔放。
e [e] 是展唇舌面次高央元音。发音时,舌头后缩,嘴角咧开,嘴唇成扁形。发音近似于“饿”。注意没有音调。同样音位也是靠后的。
i [i] 是展唇舌面前高元音。发音时,嘴角展开,口近似闭拢,唇形扁平,舌头前部抬高。发音近似于“一”。
o [o] 是圆唇舌面次高后元音。发音时,口张开,舌头后缩,嘴角稍圆。发音近似于英语“boy”这个单词里的o的发音,注意更圆润一些,音位靠后。
u [u] 是圆唇舌面后高元音。发音时,双唇尽力收敛突出,唇形拢圆,舌后部抬高。发音近似于“乌”。
v [u或o] 一般在词首单用时发〔o〕音,在其他辅音后发〔u〕音。我想读者所熟悉的语言里没有这个读音了,它发成o和u之间的一个音。可以尝试从o滑到u,找找中间的感觉就是了。一般在情况下,是首字母发o的音,词中词尾发u。 二、复合音
满语里的复合元音,只有ai,ei,oi,ui,vi,ao,eo,io,oo(这个不是长元音),ioi(发
“淤”的音,一般用来拼汉语的词汇),如果见到两个元音相连又不在上述范围之内,只能说那不是满文。
三、满语二十二个辅音字母: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受到一定的阻碍,造成阻碍部分的肌肉特别紧张,气流比元音强。我们先介绍一下每个辅音单独发音的方法。[ ]内为汉语拼音,但是并不能准确表示满语发音,请参照文字描述。
n [n] 舌尖中鼻音。舌面前部接触上齿,上齿龈附近,阻塞气流通路,同时向鼻腔送有声气流,声带颤动。
K [k(小舌音)]小舌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根抵住小舌,然后突然放开,气流透出较强。与元音a o v结合。阳性的k,g,h要发出小舌音来。所谓小舌音就是发音时小舌颤动,感觉就像卡痰的或打呼噜。所以最好感冒了再来学这课。带小舌音的语言显得很粗犷。如果能把它发得很好的话,那你的满语就讲得十分地帅呆了。我总说阿尔泰民族都是豪放的民族,语言也是外放型的,粗犷的,如果没有小舌音满语就失去了一半的魅力。
G [g(小舌音)] 小舌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与k [k]相近,只是气流透出较弱。与元音a o v结合。注意要有小舌音。
H [h(小舌音)] 小舌清擦音。发音时,舌根接近小舌,气流从中摩擦而出。与元音a o v结合。注意要有小舌音。
b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稍微透出。 p [p] 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有显著的气流透出来。 s [s] 舌尖前,清擦音。发音时,牙齿轻闭,舌尖靠近上齿龈,构成缝隙,使气流通过。要注意的是si的读音就读“西”,这是一个音变
x [sh] 舌尖后,清擦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在呼出气流的同时,使之产生摩擦。
t [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离开,气流透出较强。 d [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与t[t]近似,只是气流透出较弱。
l [l] 是舌尖中、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头前部两边透出,声带颤动。要说的是,l 的闭音节形式(后面不接原音)的读音,读作“儿”,即如北方汉语方言中的儿化音一样。
m [m] 双唇、鼻音。发音时,双唇紧闭,气流从鼻腔里出来,声带颤动。
c [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舌尖抵住硬腭,造成阻塞,然后打开阻塞部位,让气流冲破阻塞,摩擦而出。而其中的“ci”读音听起来像“七” 这是一个音变。
j [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ji”也是一个音变,读音类似“鸡”
y [y] 发音与元音i相似,但带有轻微摩擦。凡是单词里碰到了字母i,后面紧跟着一个字母y的时候,前后两个音节要并成一个音节,这叫切音。举个例子,例如形如这样的词:diyan,就不再读成“第言”这样的两个音节,而是读成“dian(电)”这样的一个音节。
r 是舌尖中、颤音。发音时,舌尖稍稍翘起,贴近齿龈,依靠呼出的气流使舌尖发生连续颤动。上面说了,失去了小舌音满语就失去了一半的魅力,那另一半的魅力在哪儿?就在这个大舌颤音上。就是这个俗话说得嘟噜舌头。大舌颤音是很多语言里都有的,而且罗马字母的r本身就应该发这个音,只是在英语里退化了,变成“日”的发音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外国人名的Rose被译成“洛斯”而不是“肉丝”。辅音r是有闭音节形式的,即后面不再接元音了,读音上,就是轻抖一下。初学者很容易把转写里的ar,er这样的音按英语那样念成“尔”了。其实应该是听起来像“阿勒”“额勒”这样的音节。
f [f] 是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上齿接触下唇,气流从接触的缝隙擦出来。 w [w]是唇、齿、浊、擦音。发音时,与f[f]近似,只是声带颤动,气流透出较强。还有一点,就是w这里也有个切音。当w的前面是元音u或者v时,也要切成一个音节。且的时候就把唇齿擦音去掉了,就是说下嘴唇跟上牙那一下亲密接触由于前后两个音节连读而被取缔了。例如单词suwe,念成一个音节“sue(缩)”再入单词gvwa,念成“gva(瓜)”。
ng [ng,与拼音ang中的ng同],后鼻音ng,只拼在元音的后面。ng这里也有一个音变,就是:当ng后面接字母g时,不管是带小舌音的ga,go,gv一组,还是不带小舌音的ge,gi,gu一组,即这样的形势:-ngg-,后面的那个g要被不完全吞掉,发一个腭化音。
k [k] 是舌根、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透出较强。与元音e i u相结合。
g [g] 是舌根、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与k[k’]近似,只是气流透出较弱。与元音e i u相结合。
h [h] 是舌根、清擦音。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气流从中擦出来。与元音e i u相结合。
以上介绍了每个辅音单独发音的方法,下面按第一字头,也即辅音与元音相拼后形成
的音节形式介绍构成满语单词的基本音节(终括号里面为汉语拼音标注的满文转写符号的读音,终括号外面字母为我们平时电脑打满语用的转写符号):
a[a] e[e] i[i] o[o] u[u] v[o或u] na[na] ne[ne] ni[ni] no[no] nu[nu] nv[nu] ma[ma] me[me] mi[mi] mo[mo] mu[mu] mv[mu] ba[ba] be[be] bi[bi] bo[bo] bu[bu] bv[bu] pa[pa] pe[pe] pi[pi] po[po] pu[pu] pv[pu] la[la] le[le] li[li] lo[lo] lu[lu] lv[lu] ta[ta] te[te] ti[ti] to[to] tu[tu] tv[tu] da[da] de[de] di[di] do[do] du[du] dv[du] ca[cha] ce[che] ci[qi] co[cho] cu[chu] cv[chu] ja[zha] je[zhe] ji[ji] jo[zho] ju[zhu] jv[zhu] sa[sa] se[se] si[xi] so[so] su[su] sv[su] xa[sha] xe[she] xi[shi] xo[sho] xu[shu] xv[shu] ya[ya] ye[ye] yo[yao] yu[yu] yv[yu] ra re ri ro ru rv(颤音,无法用拼音来表示) fa[fa] fe[fe] fi[fi] fo[fo] fu[fu] fv[fu] wa[wa] we[we]
Ka[k(小舌音)a] Ga[g(小舌音)a] Ha[h(小舌音)a] Ko[k(小舌音)o] Go[g(小舌音)o] Ho[h(小舌音)o] Kv[k(小舌音)u] Gv[g(小舌音)u] Hv[h(小舌音)u] ke[ke] ge[ge] he[he] ki[ki] gi[gi] hi[hi] ku[ku] gu[gu] hu[hu] 四、满语十个特殊字母:
专用于拼写汉语借词、汉文人名、地名及有关佛教的词汇,初学者可暂时跳过。主要有:
k’[k]\\ g’[g]\\ h’[h]发音与上面讲的k[k]、g[g]、h[h]同,并与元音a o 相结合。 c’y[ch] jy[zh] sy[s]
ts’[c]是舌尖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造成阻塞,然后突然稍微松开,气流摩擦出来。
dz[z] 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与ts’(c)近似,只是擦出的气流较弱。 R[r]舌尖后、浊、擦音。发音时,舌尖接近硬腭前部,气流从中擦出,同时声带颤动。 下面是上面辅音与元音相拼后的形式: k’a[ka] g’a[ga] h’a[ha] k’o[ko] g’o[go] h’o[ho] c’y(ch) jy(zh) sy(s)
ts’a(ca) ts’e(ce) tsi(ci)ts’o(co) ts’u(cu) dza(za) dze(ze) dzi(zi) dzo(zo) dzu(zu) Ra(ra) Re(re) Ri(ri) Ro(ro) Ru(ru) 五、几个音变:
j与i相拼时读“机” c与i相拼时读“七” s与i相拼时读“希” x与i相拼时读“失”
l作为单个音节发音与汉语的儿化音相似,如:花ilha—依儿哈
r作为单个音节发音为“勒”(发成颤音,轻颤一下)如:狮子arsalan—阿勒萨兰 i与y相遇时,y不发音,如biya,读作bia u与w相遇时,w不发音,如tuwa,读作tua
综上所述,只是简略的介绍了满语语音,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希望朋友们多交流,尤其是如何读。本节就到此为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