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来源:意榕旅游网
肿瘤常用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生存的疗效评价指标:

1) 总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random assignment)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

起死亡(death)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2) 中位生存期:又称半数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尚存活的时间。由于截尾数据的

存在,计算不同于普通的中位数,利用生存曲线,令生存率为50%时,推算出生存时间。 肿瘤反应的疗效评价指标: 1) 无病生存期(DFS,Disease Free Survival):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第一次肿瘤复发/转移或由

于任何原因导致受试者死亡的时间(失访患者为最后一次随访时间;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患者,为随访结束日)。

① 通常作为根治术后的主要疗效指标。

② 与OS相比需要样本量更少,两组间PFS的差异往往会比两组间OS的差异更大,也就是

说我们需要更少的事件数来检验出差异。

③ 目前对D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

倚。

2) 中位DFS:又称半数无病生存期,表示恰好有50%的个体未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 3) 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进展或死亡

时间。

① 通常作为晚期肿瘤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② 目前对PFS存在不同定义和解释,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判断疾病复发或进展时容易产生偏

倚。

4) 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第一次肿瘤客观进展的时间。

① 与PFS唯一不同在于PFS包括死亡,而TTP不包括死亡。因此PFS更能预测和反应

临床收益,与OS一致性更好。

② 在导致死亡的非肿瘤原因多于肿瘤原因的情况下,TTP是一个合适的指标。 5) 客观缓解率(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是指肿瘤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

的病人的比例(主要针对实体瘤),包含完全缓解(CR,Complete Response)和部分缓解(PR,Partial Response)的病例。

① 客观缓解率是II期试验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可提供药物具有生物活性的初步证

据。但一般不作为III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疗效指标。

6) 缓解持续时间(DOR,Duration of Response):是指肿瘤第一次评估为CR或PR开始到第

一次评估为PD(Progressive Disease)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7) 治疗失败的时间(TTF,Time To Failure):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治疗中止/终止的时间,包

括任何中止/终止原因,如疾病进展、死亡、由于不良事件退出、受试者拒绝继续进行研究或者使用了新治疗的时间。

①TTF综合了有效性与毒性的评价,是一个具有综合特性的指标,不推荐作为单独支持药物批准的疗效指标。

8) 疾病控制率(DCR,Disease Control Rate):是指肿瘤缩小或稳定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

比例(主要针对实体瘤),包含完全缓解(CR,Complete Response)、部分缓解(PR,Partial Response)和稳定(SD,Stable Disease)的病例。

9) 疾病控制时间(DDC,duration of disease control):是指肿瘤第一次评估为CR、PR或SD

开始到第一次评估为PD(Progressive Disease)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国际TNM分期法是由“国际抗癌协会”制定,得到国际公认的临床分期方法。不仅对乳腺癌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判定癌症预后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际TNM分期法并不对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作鉴别,只是对肿瘤的严重程度和侵犯范围作出客观判断。国际TNM分期法首先将癌肿的临床情况分为三个方面: 原发肿瘤:取英文Tumor的字头“T”; 淋巴转移:取英文Node的字头“N”; 远处转移:取英文Metastasis的字头“M”。 在每个字母下面再附加上0、1、2、3等数字,以表示癌细胞在每个方面侵犯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从而清楚地表示恶性癌肿的原发灶、淋巴转移及其他远处转移的程度。根据TNM 分期,人们可以清楚地归纳出癌症患者的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并指导医生为病人制订出相应的最佳治疗方案。乳腺癌的国际TNM分期: (1)T——原发癌肿分期: Tx 原发肿瘤情况不详(或已被切除)。 T0 原发肿瘤未能扪及。 Tis 原位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及导管内癌),Paget's病局限于乳头,乳房内未能扪及肿块。 T1 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 T1a 肿瘤最大直径在以下。 T1b 肿瘤最大直径在~1cm。 T1c 肿瘤最大直径在1~2cm。 T2 肿瘤最大直径在2~5cm。 T3 肿瘤最大直径超过5cm。 T4 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 T4a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 T4b 乳房表面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水肿),皮肤溃疡或肿瘤周围皮肤有卫星结节,但不超过同侧乳房。 T4c 包括T4a及T4b。 T4d 炎性乳腺癌。 (2)N——区域淋巴结分期: N0 区域淋巴结未能扪及。 Nx 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或以往已切除)。 N1 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 N2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N3 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3)M——远处转移分期: Mx 有无远处转移不详。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包括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根据以上不同的TNM情况,可以组成临床不同的分期。0期:是指处于原位癌阶段。此期是临床手术的最佳时机,可以做单纯切除。 Ⅰ期:是指癌细胞局限于原发部位。此期患者治疗以外科根治切除为主。手术后病理检查确定无腋窝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可不做放射治疗。目前也有人认为此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做局部切除加术后放疗。 Ⅱ期:是指癌细胞已经有明显的局部浸润,并有少数区域淋巴结转移。此期患者以行根治切除术为主,术后应辅助以放疗。也可以做局部切除加放疗。 Ⅲ期:是指癌细胞已经有广泛的局部浸润或广泛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此期患者应以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也可合并施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Ⅳ期:是指癌细胞已经呈现远处转移。此期患者应以内分泌、化学药物治疗为主,需要时可以辅助放射治疗。 国际TNM分期,为全球医学界客观评定乳腺癌的临床情况提供了统一标准,为指导临床医师恰当地选择乳腺癌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可能

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分期系统。首先由法国人Pierre Denoix于1943年至1952年间提出,后来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和国际抗癌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逐步开始建立国际性的分期标准,并于1968年正式出版了第1版《恶性肿瘤 INM分类法》手册。他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科学工作者对于进行分期的标准方法。

TNM分期系统是基于肿瘤的范围(“T”是肿瘤一词英文“Tumor”的首字母),播散情况(“N”是淋巴结一词英文“Node”的首字母),是否存在转移(“M”是转移一词英文“metastasis”的首字母)

分期符号 临床意义 TX T0 原发肿瘤的情况无法评估 没有证据说明存在原发肿瘤 Tis T1-4 早期肿瘤没有播散至相邻组织 大小和/或原发肿瘤的范围 NX N0 区域淋巴结情况无法评估 没有区域淋巴结受累(淋巴结未发现肿瘤) M0 M1 没有远处转移(肿瘤没有播散至体内其他部分) 有远处转移(肿瘤播散至体内其他部分) 每一种恶性肿瘤的各不相同,因此分期中字母和数字的含义在不同肿瘤所代表的意思不同。TNM分期中T,N,M确定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总的分期,即I期,II期,III期,IV期等。有时候也会与字母组合细分为IIa或IIIb等等。I期的肿瘤通常是相对早期的肿瘤有着相对较好的预后。分期越高意味着程度越高。

肿瘤的分类原则:组织发生+肿瘤性质( 良性、恶性、交界性肿瘤) 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鳞状细胞癌;腺上皮:腺瘤、腺癌 一、上皮组织肿瘤

1、良性:乳头状瘤、腺瘤

2、恶性: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癌

3、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

二、间叶组织肿瘤

(一)良性间叶组织肿瘤: 1.纤维瘤 2.脂肪瘤

3.脉管瘤(1)血管瘤(2)淋巴管瘤 4.平滑肌瘤

(二)恶性间叶组织肿瘤——肉瘤。肉瘤与癌不同! 1. 纤维肉瘤 2.骨肉瘤

三. 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黑色素细胞来源的肿瘤:

(一)良性:皮肤色素痣:黑色素细胞增生形成的错构瘤 (二)恶性:黑色素瘤

四. 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混和瘤 肿瘤实质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组织

(一)畸胎瘤:来源于生殖细胞/胚胎残余细胞,多种组织,结构紊乱 (二)癌肉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