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
作者:张 江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5期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因此学习方法很重要。《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理论同实践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繁杂、零散,多是引用国家药典及相关标准,需要记忆掌握的内容很多,因此经常会有人反映此课程不好学。其实该课程学习的重要障碍就是理论知识不好记忆,实训中具体中药不好识别易混淆。本文就中药鉴定的学习方法及技巧进行了分析、探究并概述,希望对学习中药鉴定技术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1明确目的,培养兴趣
从大的方面讲,学好《中药鉴定技术》能够保证中药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从个人自身的角度说,尤其中药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好这项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关于学习《中药鉴定技术》的兴趣培养应该讲究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在明确目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2掌握技巧,科学记忆 2.1形象记忆法
充分利用学习者对已知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发挥想象,把生疏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熟悉化[1]。一些老药工总结的中药鉴定的术语,都是多年经验的总结和浓缩,一般都很形象鲜活,要作为重点记忆,有时往往1个简明的术语就可以轻松地将1种药材的真伪鉴别出来,这需要对常用的术语充分地理解和认识。例如:中药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鉴定的术语称为“蚯蚓头”,有的在环纹上还具有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术语称为“扫帚头”,非常形象。如:天麻(冬麻)的“鹦哥嘴”;蕲蛇尾端1个长三角形侧扁的鳞片,习称“佛指甲”;中药党参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石狮子的头,习称“狮子盘头”;还比如山参的“雁脖芦”、“枣核艼”、“铁线纹”、“珍珠疙瘩”等都非常形象,记住了这些术语,这些中药的性状特点也就鲜活地呈现在脑海里。 2.2谐音记忆法
对于一些数据等需要硬性记忆的内容可以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如:据《中华本草》记载,全国中药资源(包括民族药和民间药)共12 807种,其中植物类药11 146种,动物药有1 581种,矿物药有80种,可以这样记忆这些数字,比如植物类药11 146种,可以记“妖要药死了”,意思是“妖(1)怪要(1)被药(1)死(4)了(6)”,动物类药1 581种,可以记为“要(1)我(5)发(8)哟(1)”,矿物类中药80种,可以配合“八”和“十”的手势(攥起一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拳头,然后伸出拇指和食指做“八”的手势,再双手十指展开做“十”的手势),这样配合肢体动作80也就记住了。这样记住了11 146、1 581、80这3个数,将三者相加就是总数12 807种。 2.3口诀记忆法
把中药的性状通过自编一些学生能理解的歌诀或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西红花的性状鉴别描述为“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 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高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为了方便学习和记忆,特用4句自编的“诗”给概括为“柱头入药三分枝,颜色暗红顶不齐。内侧裂隙黄花柱,体轻质软气微异”。 2.4逻辑记忆法
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中药鉴定技术知识理解,把一些概念、定义和描述,按照内在联系来记忆。比如性状鉴别所描述的气香,联系到显微鉴别中的油细胞或油管或树脂道。油细胞等物质或构造的存在是因,气香或异味是果。 2.5关键字提示记忆法
从1段话的每1句中提出1个能代表该句的关键字,再把这些关键字组合成1句顺口压韵或谐音有一定意思的句子来进行提醒记忆。例如:有的教材中引用《药品管理法》第48条对假药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①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把“规定”中的重点词挑出来,如“成分不符的”、“非药品”、“他种药品”,再进一步把重点字“不”、“非”、“他”提出来,调整顺序后连在一起记为“非他不(可)”,为了方便自己记忆故加上了个“可”字,“非”指的是“非药品”,“他”是指规定中“他种药品”的缩略,“不”是“成分不符”的缩略。这样再联系具体规定的内容,记忆起来就更加方便。 3手脑并用,绘制简图
简单说就是通过综合运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以加深对中药识别的记忆效果。具体的来说:一是理论学习时,根据教材中的描述以及看到的图片或图像,绘出每种中药的性状或构造简图,并在简图旁进行标注,比如标注上外观有没有突起、绒毛、残留的根或茎、纹理以及皮部或木部的颜色等[2]。二是在实训中,边观察具体的中药个子货和饮片,边进行绘图,同时对比书中的描述绘出的该种中药的图片,看看有什么不同,以便纠正不正确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有的初学者反映以“我画得不像”或“我画得不好看”为理由,就不画图了,其实绘图的目的是手脑并用,加深记忆,图像画得好看与否本身意义不大,关键是自己能看懂,加深自己对中药特点的形象记忆,为实践中识别中药服务。经过实践验证,通过手绘简图的方法进行记忆的效果非常好。
4课外阅读,开阔眼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发展完善的技术。很多知识内容都是我国中医药历史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由于受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很多方法和经验还有待于后人用科学技术来验证[3]。目前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有的验证了传统经验,有的推翻了原有经验和结论,国家药品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提高。课本知识总是落后于现实的发展,因此不要满足于课堂和课本上的知识,要在课外多阅览一些有关的专业报刊杂志和书籍,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开阔眼界,启发思维,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4]。 5参考文献
[1] 刘国权,赵光辉.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9. [2] 王满恩,张继.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19. [3] 刘来正.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8.
[4] 杨懋勋,李钢,梁待亮.高职院校中药鉴定技术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2-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