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Fe 56 O 16 Ca 40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 ) A.星火燎原 B.水滴石穿 C.积水成渊 D.披荆斩棘 2.“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是蔡甸区建设武汉市中法新城独特的魅力。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 B.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在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武汉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 ) A. 分子个数增多 B. 分子质量增大 C. 分子间隔增大 D. 分子体积变大
4. 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60 由60个碳原子构成 B.C60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C.C60是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5.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 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6.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 b=6% B. c=17% C. d=8% D. a=56%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Fe、Fe2+、Fe3+三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②等质量的CO和CO2中CO所含碳原子数目多;
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⑤除去CO2中少量的CO,用点燃方法;
⑥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A.①②⑤⑥ B.②⑤⑦ C.②⑥⑦ D.①③④⑥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9.(3分)狮子糕是武汉地区特色糕类美食。采用“白沙糯米”,辅以鲜花醇蜜、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学式C18H34O2)等制成。油酸由三种 组成;某铁矿石的成分复杂,其所含的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10.(5分)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 H 氦 He 氧 O 氟 F 钠 Na 硫 S ①表中氧原子的核电荷数x= 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上表所列的6种元素中,位于第一周期的元素有 种。
③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
(2)如图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示意图(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钠)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 (7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险的基础上得出的。(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较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___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碱石灰吸收反应生成的水)
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含 m1、m2表示) (5)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
在高温条件下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分)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在
自然界中可以实现乙和丁的循环。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推断:
(1)若乙是单质,则丙的化学式为 。
由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乙是化合物,则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6分)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8 a 2 2 求:
(1)表格中a=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3)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018~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12月调研测试
化学答题卷 2018.12.1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9.(3分)(1)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10.(5分)(1) ①_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7分)(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5分)(1)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6分)(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2018-2019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12月联考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答案 1 A 2 D 3 C 4 D 5 C 6 A 7 D 8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9.(4分)元素 +3 (写在化学式上也正确) 7:3 10.(5分)(1) ①8 ② 2 ③ F
﹣
(2) 2Na+2H2O=2NaOH+H2↑(2分) 11.(7分)(1)b、g 或(b. g f )
(2)① 检验纯 度 2.5(或2.38) (3)在相同条件下,O2较H2稍易溶于水 (4)
m1
m2m1高温 (5)3Fe+4H2O
Fe3O4+ 4H2(2分)
12.(5分)(1) CO 2H2O通电2H2↑+O2↑ (2分 ) Ca(OH)2+CO2= CaCO3↓+ H2O (2分)
13.(6分)(1) 4 (2) 10
(3)11.1克
(解设不规范,过程中掉了单位或结果无单位或没有答要扣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