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作者:唐晓燕
来源:《成功》2016年第36期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的基础工作,但凡工作都具有科学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思想,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的体现,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而来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共同构建起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理论指导;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育者遵循科学的原则与方法施教;另一方面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正确的。科学性的教育与人的学习习惯、思维发展规律高度一致,契合我党对广大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出科学性已毋庸置疑,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如何科学地对人民群众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大内容共同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时性、有效性必须以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为前提,而想要实现这一点,教育者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构建教育体系。 (一)严谨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指导,以崇高的科学精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在创立之初,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地继承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切优秀的、凝结着人类智慧与精神的思想全部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吸收,它代表着19世纪中期人类社会的最高成就;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基于成熟的历史条件、尊重科学发展规律构建而成的,真实的历史素材与客观的科学知识成就了这一伟大理论。因此,我们才既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的世界观,又将其看作科学的方法论。
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而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的,因此也具有科学性的一面。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借鉴了优秀的心理学、教育学、法学、伦理学、人文社会学、数学、自然科学、统计学等诸多领域的科学成果,这些科学成果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务实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优秀之处在于实践性强,基于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点鲜明地阐述了实践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历经漫长的时间、无数的实践检验,最终在实践中发展而来的真理。马克思曾言,哲学家不过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向世人解释世界,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改变世界。这句话足以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突出的实践功能,强调实践的价值,突出实践性与科学性的相互融合、互为一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是:立足于实践,发现存在于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状况,然后想办法去解决。
所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务实的,它不是推理出的结论,也不是在思辨中得出的结果,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分析了大量的真实资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实践,用于政治教育,它存在的价值就是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矛盾,思想政治的科学性同样要在实践中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完善使之更加成熟合理。 (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的是无产阶级,体现了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利益。无产阶级理论、劳动群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的利益最大化,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立场非常鲜明,科学性与实践性也非常彻底,它越是客观、越是富有真理,就越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无产阶级,得到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恩格斯说过,科学就应该是大公无私、无所顾忌的,就应该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梦想、为了保证无产阶级的利益而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非常鲜明,并且与科学性相互统一,这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之根本。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
马克思认为,只有能够说服人民的理论,才能掌握人民,而让人信服的理论一定是彻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先用理论说服人民大众,之后再运用理论掌握人民大众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持续、动态、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科学的高度向人民传输可信的真理,唯有与人民大众发展规律相符的理论教育,才是符合实践与社会实际的真理。
(一)明确教育目的
人们之所以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站在全面的角度看待世界,最终具备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进取,为了实现人们共同的共产主义而无私奉献。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上述目的,它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与最重要的组成内容。价值与真理原本就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与崇高的价值也是一致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做好以下两项工作,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更加明确:①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应该经过严格的筛选,立足于教育的根本目的,能够鼓舞人心、激励人们为了国家的理想而奋斗终身,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②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阶段,党的奋斗目标也有所区别,受教育者也不是一成不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结合现实,根据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制定。 (二)符合人民群众的身心发展规律
只有与受教育者的性格特征、学习水平、思维发展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有效的,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包含智力、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精神品质与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并且还要受到人们的监督与约束。所以,符合人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的。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一定是逻辑清晰的。第一:个性化的因材施教与整体性的统一要求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处理妥当,尽管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是无法动摇的教育方向,但在教育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有区别的向其传授教育内容;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应该细水长流反复进行。人在学习和接受新内容的时候,只有反复记忆才不会被遗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反复性特点,教育的效果必不会让人满意。反复并不是就某一个问题一直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来探讨某个真理或者结论,强化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 (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时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所映射出的另一大特点,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相符的,能够反映出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的时代性同样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大的时代背景孕育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它是基于当今时代中人民群众遇到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而产生出来的;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它一定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只有符合时代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发挥出它的真正功效。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经济全球一体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经历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人们关注的时代焦点与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有所创新:第一,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更加丰富多元,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相符合的道德意识;第二,经济全球化会给社会带来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融入崭新的创作精神,培养人民群众的国际意识;第三,某些西方国家提出“人权高于主权”的思想,这种人权观的教育也必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此让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的内容更加充实。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只有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合理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但并非所有内容都处于同样的地位,当然其作用也各有不同。要想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必须合理安排其中的各项内容,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使之逻辑清晰、主次分明,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化。接下来,笔者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涉及的诸多内容,分析和罗列它们之间的关系与结构。 (一)思想教育的先导地位
思想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方法论与世界观的教育。主观、客观相统一的问题包含两方面:第一是需要解决如何才能让两者统一;第二是需要解决如何让方法论与世界观相统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核心思想来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让人们能够清晰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具备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人们积极向上地投入到生活、学习与工作中。
思想教育的先导地位,是指将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信念笃定,不会被资产阶级及所有剥削阶级思想所侵蚀,敢于向所有与真理、科学相悖的伪科学及错误思想宣战,让无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处于不可撼动的地位。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先导地位,那么所有的教育必然失去意义和价值,教育的目标也将变得迷茫,从这个角度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都是以思想教育为根本,任何脱离思想教育的内容,都是毫无意义的。 (二)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
道德教育是规范人们行为习惯的教育,能够内化道德规范,让人民群众自发形成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提高是非道德辨别能力,激发内心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提高自身道德素养。从根本上讲,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与家庭道德教育,它的最高目标是遵循集体主义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群众首先内化道德规划,之后用道德规范影响自身的道德行为,让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如果人人如此则能实现和谐、美好的社会。
道德教育的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的调教作用,道德现象会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中映射出来。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都不具备,那么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就无从谈起,更没有完善的人格与坚定的信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道德问题日趋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 (三)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政治方向、政治方法、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理想、政治情感等。政治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与社会、阶级、国家体制有关的重要问题的态度与立场,向人民群众宣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公民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党的基本路线,遵循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培养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意识,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推行的制度切实贯彻于日常工作中。 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所囊括的内容当中,政治教育始终处于核心,所有的内容都要围绕政治教育展开。政治教育把握着思想政治教育整个体系的大方向和根本性质,它决定并且支配着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目标、方向、内容与最终想要达成的效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某个社会阶级或者某个政治集团的需求,所以,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稳定,必须以坚持不懈的政治教育为基点,突出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政治教育这一核心内容。
究其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之灵魂。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推动人类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已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实践给了人们许多客观真理,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教学相长规律、内化外化规律、适度张力规律、疏导规律等,这些客观真理又反过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旦与科学真理、社会发展规律脱节,必定不会长期、持久地存在。 结束语
我们应认真总结以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投入成本高,但回报极低的经验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让科学性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策略,尊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时代接轨,这才是当今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张想明,杨红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科学性、文化性及其关系[J].前沿,2013,(1):27-30.
[2]秦在东,方爱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1,(5):7-9.
[3]杨伟.毛泽东的《实践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6,(7):28-3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李谨丞,强静雅.“灌输论”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性及时代意蕴[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1(4):27-31.
[5]郑宏颖,余一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探讨——基于其作用的有限性[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8(6):65-69.
[6]张小燕,董磊.把握受教育者心理特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3,(8):16-17.
[7]赵颖,王艳彪.略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4):153-154.
[8]倪娜.“有理讲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辩证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91-1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