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 对所居住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资源节约方面情况的调查
学号姓名:陆雨露 200914101202 王子俊 200901501110 专业班级:09级 文英2班 指导教师:彭汉琼
2011年 5月24日
内容摘要
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心,针对资源节约的情况作为调查课题,围绕所居住地居民日常生活中对节约资源的理解、看法、措施以及建议等做社会调查。
我们制作了问卷(见附录),并通过网络发放,随机调查了身边的同学、朋友以及老师或家长,并亲自查看了身边社区对资源节约的宣传工作,留心身边同学或朋友的举动,了解所在地居民对资源节约的认识。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居民对资源、能源节约的意识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自觉地从自身做起,并号召身边的人一起投入到资源节约的行列之中。在党、国家以及政府的努力之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好了,节能意识提高了,避免了许许多多不必要的浪费。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在这次社会调查之中,我们始终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出真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实践调查,提高自身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我们成为新时代中国的可靠建设者。
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将资源节约活动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全民族的任务。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次社会实践,是对身边居民节约意识的一次调查,同时也是一次对节约意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节约资源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录索引
1. 调查所在地的基本情况 2. 资源节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 在资源节约方面的一些问题
4. 对资源节约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一些建议
正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们通过四个方面,对这次社会实践的一个详述以及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资源节约的理解。
1.调查所在地的基本情况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所在地的基本情况。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之一,华中的最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万,其中城镇人口537万。而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属于城市经济圈、城市旅
游圈和城市农业圈。范围包括以武汉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的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八个中小城市在内的地区(1个特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和4个小城市),是华中地区及长江中下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武汉,这样一个特大的城市,在建国初期曾经名列全国前三甲的城市,因为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晚,已渐渐落后于沿海一些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很尴尬的角色。如今在中部崛起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之下,武汉又重新开始加快自己的发展脚步,1+8城市圈的建立,带动了整个武汉以及周边地区的的发展。从汉阳经济开发区,到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一大批如神龙汽车、富士康等大型企业入驻武汉,增加了就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浪费。特别是在这个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的时代,富足的生活往往会淡化人们节约的理念。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从身边出发,调查所在地居民在日常生活资源节约的情况。这样一个拥有900多万人口的城市,如果大多数人都有着节约资源的理念,并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可以想象,不必要的浪费会大幅度减少。而节约下来的资源能更好的利用于经济建设之中,响应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好的环境和氛围。
2. 资源节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那就是
发展要和节约并重。
“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量有限,不可以随意挥霍。”这是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写在第41个“世界地球日”的一段话,他说,珍惜地球资源,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21世纪的今天,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贫乏,特别是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石油资源等。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要发展,资源必不可少。在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之下,节约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身边的同学或是同学的家长,已经比较关注资源、能源的节约以及环保等问题。60%以上的人有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有废品回收并且有效处理掉的意识。经过交流,大多数同学都有在生活上节约的小窍门,比如废弃的本子装订起来用于打草稿,睡觉前将电脑等待机电器的电源拔掉等等。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出,政府、学校、社区方面对资源节约的宣传起到了一定作用,社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节约资源的氛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为多年来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付出了代价。能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在前,说明其重要地位。提高节能环保水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部分,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主体是居民。居民如果在节约资源方面有了深刻
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全社会对资源以及环境的保护。
3. 在资源节约方面的一些问题
在这次实践调查之中(调查问卷方面),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但这其中还是有些不足之处。
首先,居民自身能做到资源的节约,但对身边其他少数人的资源浪费的举动,多数是置之不理。虽然很多水龙头旁会贴有请节约用水的标记,但少部分人并不在意,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水龙头大开,自来水白白流走的现象。
其次,对于节能家电的选购方面,很多居民并没有将节能方面列入重点考虑的范围。通过对家电卖方的询问,我们了解到消费者主要还是考虑到家电本身的价格,有些价格稍高,但节能省电的产品,往往被忽视。虽然家电厂商以及卖场,都有对节能方面做宣传,但效果不佳。
最后,是回收站点的问题。虽然许多小区有收废品的小店,但多数为私人经营,且只回收纸张、塑料、金属等普通废品。而像干电池或是手机电池这样的特殊用品,几乎没有回收站点。乱扔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众所周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掉这些废弃电池。回收起来的废旧电池,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从废旧电池中提炼有用的金属,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
4. 对资源节约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一些建议
针对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宣传工作还需继续加强。不仅让人们自身有节约的意识,并且调动身边的人有节约的意识。在公共场所如看到有浪费的现象,能自觉上前制止,营造一个良好的、全民的节约社会。
其次,在超市、家电卖场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对消费者要宣传一些在消费中的节约常识。如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少购买包装过于华丽的产品等等。在家电方面,不仅在价格上做宣传,在节能上也要大大宣传,比如省一年的电,能节约多少电费,让消费者看到节能电器的优势。
最后,在公共场所多设回收站点,特别是针对电池的回收,并且加强对回收废品的宣传。
结语
在这次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节约意识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好的普及。人们在生活进入小康社会之后,依然不忘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是提倡发扬和推广的。一个地域居民的素质,很成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而言,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我们的家乡,了解了国情,增强了我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会使我们的未来更加光明,生活更加富足,经济更加又好又快的发展。而通过这次实践,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大幅提高,这些都是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再次验证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附:
调查问卷(50人参与)
1. 去超市时,尽量自带购物袋,少用一次性塑料袋
A.多数做到(5人) B.偶尔做到(37人) C.从未做到(8人)
2. 只要一件产品还能使用,就不会重新买新的
A.多数做到(25) B.偶尔做到(23) C.从未做到(2)
3. 通常把空饮料瓶 酒瓶积累起来卖掉或给别人
A.多数做到(34) B.偶尔做到(11) C.从未做到(5)
4. 通常把废旧报纸 纸张等积累起来卖掉或给别人
A.多数做到(38) B.偶尔做到(9) C.从未做到(3)
5. 长时间不用的电器 切掉电源以减少待机能耗
A.多数做到(11) B.偶尔做到(37) C.从未做到(3)
6. 尽量不购买对能源环境危害大的产品
A.多数做到(13) B.偶尔做到(33) C.从未做到(4)
7. 离开房间时注意随手关灯
A.多数做到(34) B.偶尔做到 (13) C.从未做到(3)
8. 是否会向身边的朋友宣传资源节约的理论 A.经常(2) B.偶尔(4) C.从不(44)
9. 空调将温度设为多少
A.18~20℃(12) B.22~24℃(36) C.26~28℃(2)
10. 餐厅开水房等处的关于节约的标语能否提醒你去节约 A.很有作用(28) B.比较有用(18) C.几乎没用(4)
11. 看到有人在浪费资源,会感到很气愤
A.会(22) B.一般(25) C.不会(3)
12. 自己浪费了资源,会感到很内疚
A.会(4) B.一般(42) C.不会(4)
13. 认为自己有义务节约和保护社会资源
A.有(44) B.无所谓(6) C.没有(0)
14. 了解哪些资源可再生,哪些不可再生
A.很清楚(6) B.大概了解(35) C.完全不清楚(9)
15. 是否觉得资源节约和回收缺乏相应的外部条件 (如缺少回收站点) A.设施完善(4) B.基本具有(35) C.相当缺乏(11)
16. 身边的人是否注意资源节约和回收
A.很注意(7) B.一般(20) C. 很少关注(23)
17. 所在社区是否有宣传资源节约的专栏
A.有(10) B.没有(25) C.没注意(15)
18. 购买家电关注节能产品
A.关注(22) B.很少关注(25) C.无所谓(3)
19. 如果条件允许,更喜欢的出行方式是
A. 自行车(16) B.公交(4) C.私家车(30)
20. 节约意识主要来源于
A.课本(18) B.报刊(17) C.网络和电视(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