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放牛》示范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放牛》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使学生初步了解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 2.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河北民歌《小放牛》。 2.切分音的准确处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吧。

刚才我们听的是河北流传最广的民歌《小放牛》,它轻松活泼的曲调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唱“赵州桥”的这一段,最是经典,它已成为了河北省的招牌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二、新课 1.赵州桥的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 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浇河上,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大石拱桥,由李春在隋朝开皇大业年间设计创建。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到现在已经有1400年了,其新颖的设计、精湛的工艺成为世界桥梁使上的卓越典范,其跨度之大在当时亦数创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华。

2.欣赏歌曲

说说它的演唱形式和节拍?

《小放牛》是民间歌舞剧《小放牛》中的一段男女对唱。剧中小姑娘问路,俏皮的小牧童故意刁难,要姑娘答上他提出的问题,才肯告诉她。于是二人就一问一答的对起歌来。这首河北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四二拍,一段体,五声徵调式。

1 / 2

3.学习乐谱

(大屏幕上出示乐谱) 4.认识音符

音已经认识了,如果我们再加上节奏就能唱出歌谱的旋律了。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音乐符号“7”是什么?(八分休止符)它有什么作用?(休止半拍)这种前后都是八分音符,中间四分音符的节奏叫切分节奏,中间一个音唱强一些叫切分音,跟老师一起唱一唱歌谱,八分音符处我们打个响舌,听!(师范唱、生学)

5.跟琴两小节模唱歌谱 6.歌词演唱

(1)跟琴唱第一段歌词 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和强弱。

(2)听第二段的结尾,与第一段有何不同?(最后一句提高八度)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7.分角色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逐步引导感知音乐,提高学生背景音乐知识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民歌博大精深,表现方式丰富多彩,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相信民歌永远会陪伴我们,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的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