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正月十五那一天)
(正月十五那一天)
教学目标
1、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喜欢藏族的歌舞音乐,情愿探究有关藏族的音乐文化知识,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制造性实践活动。
2、能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3、了解藏族的歌舞音乐特点,随音乐跳跳踢踏舞。
4、能够唱唱(正月十五那一天)的旋律。
5、能够聆听并区分藏族歌舞音乐——囊玛、堆谐,并能感受、体验它们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藏族歌舞音乐的特点、音乐情绪。
2、民族团结教育。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走进雪域高原,走进藏族明媚的音乐文化。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藏族歌舞堆谐的情绪特点。
2、正月十五,你想到了什么?
3、有一首歌(正月十五那一天)简练的言语描绘了热烈欢快的壮大场面,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故事。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思考音乐节奏。
2、思索音乐的根本情绪〔轻松生动,具有舞蹈性〕、歌曲的体裁〔史诗性的颂歌〕、歌曲表达的主题思想〔歌中把文成公主进藏使得盛况以及藏族人民的高度热情强烈的表现出来,从而把汉藏两组人民团结一心、亲如一家的思想解释的清清楚楚。〕、作品结构等。
3、藏族民歌、拍子、速度、民族乐器札木聂、藏族铃鼓、图片表现壮大的欢迎仪式、间奏、节奏紧凑、多段歌词分节歌形式表现思想内容。
.
4、认识札木聂,并了解其音色。
5、堆谐是什么意思?呃马林吉松啦是什么意思?
6、理解堆谐及其开展简史。
7、把自己置身于壮大的迎亲队伍,随音乐跳起踢踏舞。
8、随音乐舞蹈,感受情绪特点。
(正月十五那一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X的风土人情,以及X音乐风格特点和X舞蹈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分辩出(正月十五那一天)的题材,说出藏舞蹈的特点。
3、感情目标: 感受X音乐的风格,体会X新面貌和X人民爱戴和尊敬孔繁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
通过音乐视频、图片更深刻的了解X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X音乐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聆听一首藏族歌曲。
2、搜集X歌曲,X还有那些歌曲〔(青藏高原)、(圣地拉萨)、(格桑拉)、(青海湖)、(坐上火车去拉萨)、(青海人)、(桑吉卓玛)、(天路)、(乃宁桑珠庙会)等〕
二、学习歌曲(正月十五那一天)
1、观赏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
2、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其艺术特征。
1〕理解歌曲含义。
2〕解释堆谐。
3、聆听(正月十五那一天)时,先让学生哼哼旋律,解释堆谐是什么意思,理解歌词,再引导学生在音乐情绪上、音乐风格上(特别是与其相关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上)与藏族
.
其它歌曲进行比照,进而对“堆谐〞这种音乐体裁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懂得有关“堆谐〞及它的开展简况、艺术特征等知识。
三、观赏X舞蹈
1、播放X舞蹈视频,X的舞蹈有什么特点?〔舞步、弯腰、服装等〕
2、让学生简单地学学X的舞步。
四、总结
通过观赏藏族歌舞体验了藏族人民的热情奔放,也从它的旋律中感受到X音乐的独特风格。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