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共用了哪三个典故?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1.词中“太守”不是指 作者自己(苏轼是知州,不是太守);“孙郎”这里借指 作者自己(苏轼)。
2.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词起句这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文。
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4.全词抒发了作者为国家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以上选自2011届
中考文言文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5.“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词的题目。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
《江城子》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4.主题 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 年)冬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作者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了自己渴望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全词感情奔放,气概豪迈。
5.(二)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28分)
上阙描写了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阙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6分)
含义: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
好处: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7.写出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哪句?(3分)
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8.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亲射虎,看孙郎。(3分)
9. “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怀?(5分)
表达作者渴望杀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答题。
①本词上片以__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_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②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 卷 挽 射
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3、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4、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5、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三 《江城子·密州出猎》
1 词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满山遍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
千骑卷平冈
2 词中动用典故既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又含有对朝廷的贬谪的不满情绪的词句是
亲射虎,看孙郎。或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 词中表现作者决心报效祖国,立功边疆,实现报国壮志的词句是
西北望,射天狼。
4 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表情达意的语句,请写出这样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 《行路难》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词中表现作者满怀壮志,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效力,有机会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 词中与\"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意思相近的词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写出猎的壮阔场景的句子是: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表现作者出猎时意气风发,洋溢英雄豪气的句子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表现作者豪情满怀,无所畏惧的句子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4.表现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表现作者为保卫边疆杀敌立功的决心和非凡气慨的句子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江城子 密州出猎》表现诗人报国之志的词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
2、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意思对即可。2分)
2.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意恩对即可。一点l分,共2分)
1.“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用一个“卷”字极言行猎之快,将热闹的狩猎场面表现无余,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用字精炼传神。
2.请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出猎的壮观场面
答:太守今日意兴勃发,要出城打猎。他头戴锦帽,身披貂裘,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如风般地飞快越过小山冈。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作者借典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愿望?
答:作者以魏尚自喻,表现了希望重新获得朝廷的重用的愿望。
4.结尾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5.首句中“狂”字的作用
答:定下全词的感情基调,是诗眼所在。下文的内容围绕“狂”字展开:出猎场面的壮观;作者的不服老自比孙权的豪迈;希望重获重用决意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等等都是“狂”的体现。
6.“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答:亲射虎:作者要像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里诗人以孙权自喻,暗示自己也有孙权那样的雄才大略,表现作者的少年狂气。
遣冯唐: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射天狼:天狼即天狼星,词中喻指从西北来犯的西夏军队,作者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 “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
8.比较以上三首词在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将探究结果写在下面。
同:都抒发了想要报效国家的爱国感情。
异:《渔家傲 秋思》还表现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悲愤。《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也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悲凉。《江城子》则突出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