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河县2011年退耕还林荒造作业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新疆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

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1.2 建设地点:项目区分布在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阿苇灌区、阿热勒乡

也勃。

1.3 主管单位:新疆青河县人民政府 1.4 建设单位: 新疆青河县林业局

负 责 人: 第一负责人:塔图加尼 (青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二负责人:卢 铀 (青河县林业局局长)

1.5 设计单位: 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负 责 人:王健(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1.6 建设规模: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

荒地造林及封育面积10900亩。其中人工造林900亩,封育10000亩。

1.7 建设期限: 1年(2012年)

1.8 项目总投资:工程建设总投资140.4814万元,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

97万元,地方自筹43.4814万元。

1.9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概况

2.1 人工造林区基本情况

人工造林区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乡和阿热勒乡共2个乡,所有造林地地类均为宜林荒地,权属为集体所有。该区海拔1100—980米之间,地势平坦,年平均降水量为161毫米,且主要分布在夏季,年平均无霜期为120天,年平均气温0℃左右,最高温度达36.5℃。气候干燥,雪量充沛,积雪时间长,一般长达四个月左右,积雪厚度40厘米左右。土壤为沙壤土,呈粟色,微碱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分布主要植被为梭梭、驼绒黎等小灌木

1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和一些菊科、禾本科杂草。造林地全部位于大青河、青格里河及乌伦古河主河道周围,水源有保障,水利设施齐全,其中:

2.1.1阿热勒托别乡

阿热勒托别乡位于青河县城镇以西27公里处,是进出青河县必经过的一个乡,东面与阿热勒乡相连,西富蕴县铜矿相邻,南面和阿尕什敖包乡毗邻,全乡有13个行政村,此次作业设计涉及阿苇灌区村,面积200亩,位置采用高斯投影,西安80坐标系,6度带,中央经线93°,阿苇灌区项目区坐标为(274646E 5134151N)。

2.2 封育区基本情况

封育区位于青河县阿热勒乡,面积10000亩,位置采用高斯投影,西安80坐标系,6度带,中央经线93°,坐标为(282826E、5050272N, 284112E、5045522N, 283347E,5046268N, 284532E、5048822N)。工程区分布在丘陵区上,东面分布着孤立的山地,海拔1200米左右,山坡平缓,山地间夹着平坦的凹地,它们可以连成没有固定倾斜的波状起伏平原,这里气候干燥,降水量少,主要生长着耐旱的禾本科、豆科、黎科和蒿属类草本、半灌木、灌木植被,属于荒漠植被或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被景观。工程区植被盖度20%左右,但分布很不均匀。有很多植被稀少的草地和林中空地。地类为宜林沙荒或灌丛地,权属为集体所有。

第三章 作业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3.1设计依据

1、《退耕还林条例》 2、《国家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3、《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4、《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5、《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6、《新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DB65/T2202-2005) 7、阿地发改投资[2011]159号《关于下达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

2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造林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3.2 设计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遏止生态恶化,改善绿洲生态环境。

2、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本着先易后难和生态治理的轻重缓急,以绿色通道建设和城市防护林建设为重点,集中安排任务,形成规模效益,使林业生态工程得到充分发挥。

3、坚持以科技为依托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质量,使技术措施和科学管理相结合。

4、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求发展的原则。

5、坚持可操作的原则。

6、坚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规划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做到林业生态任务、治理能力综合平衡。

第四章 项目区规模与布局

4.1 项目区规模

青河县2011年度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面积为10900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900亩,封育面积10000亩。

项目规模表 项目类型 人工造林 封育 合计 地点 阿热勒托别乡 阿热勒乡 面积(亩) 900 10000 10900 4.2 项目区布局

青河县2011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人工造林总面积为900亩,根据治理区域的自然条件特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对

3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人工造林土壤、水源、电力、水利、设施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采取集中为主,成片造林的格局。

封育面积为10000亩,封育区是根据分类调查和现地调查来选择符合封育条件,且盖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宜林地、林间空地进行封育。

具体人工造林及封育面积分布布局及坐标见附表1。

第五章 造林设计

5.1人工造林典型设计

5.1.1 林种配置:防风固沙林

5.1.2 树种选择:根据青河县多年来在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实践中积累总

结的经验,结合造林科技新成果,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建设原则,人工造林树种为俄罗斯杨。

人工造林典型设计布局表 造林类型 人工造林 合计 乡名 阿热勒托别乡 地点 阿苇灌区 面积(亩) 900 900 树种 俄罗斯杨 株行距(米) 造林典型设计 2×3 人工造林典型 5.1.3整地:人工或机械开沟整地,行间距3米,沟深20厘米,沟宽50

厘米,沟坝高20厘米,播种行方向沿等高线布设。

5.1.4造林密度: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确定2011年青河县中央预算内投资

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900亩,造林均以俄罗斯杨为主,俄罗斯杨株行距为2×3米,密度111株/亩。林带方向尽量与有害风方向垂直,带状配置。具体详见典型造林设计图。

5.1.5技术措施:人工植苗造林,栽植穴规格0.3×0.3×0.4米,树苗栽植

时要做到“一提、二踩、三埋”,以保证苗木根系能够舒展正常生长,栽植后及时浇水。

5.1.6苗木规格:

俄罗斯杨选用2年生苗,高度1.8m以上,地径2cm。

4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5.1.7造林时间: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春植在土壤解冻后至苗

木萌芽前进行栽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植在土壤结冻前进行,一般是10月底至11月中旬。

5.1.8灌溉方式:人工造林种植俄罗斯杨900亩采用原有渠道进行灌溉,造林后立即灌透水,8天后灌二次水,全年灌水不少于10次,具体分配为:5、6、7、8月份灌水各2次;9月份灌水1次;10月份最后冬灌1次,特殊时期可以增加灌溉次数。

5.1.9 抚育管理:要求每次灌水后及时培土扶苗。对所有造林地指定专人管护,管护内容包括整枝修剪,防火、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监测等。造林后及时进行全面松土除杂草,松土时不伤苗木根系,保持林木周围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没有杂草为宜。对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地块要及时进行补植。 5.1.10病虫、鼠、兔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督、强化责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加强病虫、鼠、兔害监测、调查,发现病、虫、鼠、兔害及时应及时防治,注意保护天敌,以生物和物理防治为主,尽量避免化学防治。

5.1.11成活率检查:新造林地经过一个生产季节后必须进行造林质量检查验收,检查验收方法、程序、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造林技术规程》等标准执行,对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地块要及时进行补植。成活率不足40%的地块必须重新造林。

5.2封育典型设计

青河县2011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封育面积为10000亩,具体分布在青河县阿热勒乡也勃。封育区位于重点公益林区的周边,主要树种为梭梭,盖度为21%,植被分布比较均匀,具有一定的天然恢复条件。虽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但冬季积雪较厚,春季土壤湿度较大,封禁后能够促进天然更新和恢复,使该区域内的植被盖度得到提高和改善。

5.2.1封育类型:灌木类型,封育初期的植被盖度为21%,通过人工封禁,

使期末植被盖度达到30%。

5.2.2封育年限:根据新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以及封育区所在地域

的封育条件和封育目的确定封育年限为5年,即2012年5月-2017年5月。

5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5.2.3封育方式:封育区在封育方式上采用全封。 5.2.4封育措施: 5.2.4.1整地

在封育区内对有较充足下种能力,但因风害或其他因素影响种子触土的空地,可采取人工带状整地,进行撒播。

5.2.4.2树种选择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稳定性好、抗性强的树种,在与播种地立地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上,确定补播树种为梭梭。该项目区盖度为21%,补播面积6000亩,按照每亩250克的播种量计算,则共需播种量1500千克。

5.2.4.3人工播种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防护林工程封育建设任务为10000亩。在封育区内进行人工补播,其中人工补播的面积为6000亩,补播的树种为梭梭。项目区冬季11月—4月份以降雪为主,积雪厚度约10-20厘米,春季3月-4月冰雪融化,土壤湿度较大,为梭梭种子的发芽提供充足的水分,从而能使其迅速萌发和生长。播种方式为人工撒播,结合春季融雪情况进行,播种时先将种子进行混沙、粘胶处理措施,再进行播种,不用盖土。根据青河县历年播种造林调查情况显示,人工补播时间可在春季进行,所以封育区内进行人工补播的时间在2012年3月—4月份。

5.2.4.4种子来源及规格:封育人工播种的种子可采集本地野生梭梭种子,

采集和调运的种子必须做发芽率测定,发芽率必须达到95%以上。

5.3辅助工程设计

5.3.1 抚育管理:造林工程的水利。造林后立即灌透水,8天后灌二次水,

全年灌水不少于10次,具体分配为:5月灌水2次;6、7、8月份灌水各2次;9月份灌水1次;10月份最后冬灌1次。要求每次灌水后及时培土扶苗。对所有造林地指定专人管护,管护内容包括整枝修剪,防火、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监测等。造林后及时进行全面松土除杂草,松土时不伤苗木根系,保持林木周围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没有杂草为宜。对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地块要及时进行补植。

5.3.2人工造林及封育配套基础工程

6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5.3.2.1人工造林配套基础工程

5.3.2.1.1围栏:总长14430m,桩距8m,共需桩挂线6道,线距0.2m,围栏分布详见下表。

人工造林及封育围栏需求表 造林类型 人工造林 封育 合计 乡名 阿热勒托别乡 阿热勒乡 地点 阿苇灌区 也勃 面积(亩) 900 10000 10900 围栏长度(米) 3100 11330 14430 5.3.2.1.2 制桩规格:采用6道刺丝,桩为水泥桩,桩距为8米,水泥桩桩长0.1米,桩宽0.1米,桩高1.8米,地下深埋0.6米,地面高1.2米。6道刺丝,线距均为0.20米,共需水泥桩1805个,其中设置加强柱和顶桩各180根,加强柱为柱长0.12米,宽0.12米,高1.8米;顶桩规格为:长0.1米,桩宽0.1米,桩高1.8米。围栏安装要求:每道挂线需张紧,线距相等,线向平行,稳不脱落。

5.3.2.1.3造林水利设施:青河县2011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人工造林面积为10900亩,应用以往的灌溉渠道进行灌溉,在2012年4月中旬进行渠道清理。

5.3.2.2封育配套基础工程

5.3.2.2.1观测:在封育区内对不同盖度的地段分别设立对照标准地,标准地用对角线法,沿封育区对角线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固定样圆,每个样圆面积10m2,用GPS定位建档,并根据《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在固定日期观测调查植被恢复情况。

5.3.2.2.2护林及围栏维护: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护林的意识,并对林木进行必需的管理,防治病虫鼠害,配备一名护林员,签订合同,进行常年管护,并负责围栏维护,经常保持栽桩坚固,挂线张紧完好。

5.3.2.2.3封育区检查验收:在封育期间,项目负责单位应对各项作业措施随时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封育结束后,要根据封育作业设计及时对封育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封育一年后对封育区各项作业措施、森林病虫害发生与危害情况等进行检查,封育5年后进行封育成效和达标合

7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格率的检查验收,要求封育区的覆盖度比现在的21%有大幅提高。

第六章 工程量统计

6.1种苗需求量

6.1.1人工造林需苗量

根据造林模式、配置方式及造林密度,计算出工程供需苗10.0049万株。详见下表:

造林需苗量表 乡名 阿热勒托别阿苇灌区 乡 合计 900 100049 900 俄罗斯杨 2×3 100049 地点 面积(亩) 树种 株行距(米) 需苗量(株) 6.1.2种子需求量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新增10000亩封育。该项目区补播面积6000亩,全部补播梭梭,按照每亩250克的播种量计算,则共播种量1500千克。所需种子大部分由本地供应,不足从外地调运。

种子需求量

树种 播种面积 (亩) 6000 每亩播种量 (克/亩) 250 合计(千克) 种子规格 品种优良、饱满、发育良好、经过发芽率测试须达到95%以上 梭梭 合计 1500 1500 6.1.3种苗来源和调运

苗木源于当地苗圃,若满足不了工程建设需要,工程所缺苗木均从邻近县市调运。苗木选用Ⅰ、Ⅱ级壮苗,无折断、无劈裂、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感染,苗干能直,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在作业中尽是做到随起、随选、

8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随运、随栽,防止失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为保证工程造林苗木和种子供应到位,工程造林所需苗木可由县内各大苗圃供应,短缺苗木可向周边地市外调。

外调种苗必须具有“一签两证”,调入本地后经种苗机构复检。本地苗木必须经种苗机构进行苗木质量检验和病虫害检疫,颁发“一签两证”后方可使用。对于使用不合格苗木的造林地一律不予验收。同时,要做好苗木调运过程中的保水保湿工作和造林前的分等划级工作。

6.2工作量及用工量的预算

造林工程的用工情况贯穿于整个造林、抚育管理、管护过程,即造林前的整地、造林及造林后的管护。按照阿勒泰地区提供的造林技术经济指标,参考北疆地区造林技术经济指标,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确定机械整地开沟32元/亩,人工植苗造林0.5工日/亩,管护0.125工日/亩,具体内容详见用工量表。

人工造林用工量表 名称 合计 项目 数量 合计 450 450 900 0.5工日/亩 植苗(亩) 人工 封 育 用 工 量 表

名称 项目 播种 人工整地 抚育管护 合 计 合计(工日) 1200 2400 1000 4600 数量(亩) 6000 6000 10000 人工 0.2工日/亩 0.4工日/亩 0.1工日/亩

9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第七章 工程施工进度

7.1人工造林的规模及进度安排

根据阿勒泰地区发改委和阿勒泰地区林业局《关于下达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阿地发改投资[2011]159号),青河县林业局在管好现有林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采取积极有效的营造方式,扩大和恢复森林的植被面积,优化生态环境,对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10900亩的建设项目的具体安排为:

该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即2012年。 2011年12月完成作业设计的编制工作。 2012年1月完成作业设计的审批工作。

2012年4月份,完成造林的测量、水利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同时完成购买苗木并完成造林土地的平整和开沟挖穴等任务。 2012年4月底—5月初完成全部植苗造林任务, 2012年5月—7月完成围栏、宣传牌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5月中旬至9月中旬抚育管理,主要工作是定期浇水、除草和补植。

2012年9月—10月进行成活率及质量的检查验收并加强苗木管理。 具体详见下表:

10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人工造林项目进度安排表 时间 项目 编制作业设计 审批 苗木采购 整地 开沟挖穴 栽植 水利设施 抚育管理(灌溉、除草等) 围栏 检查验收 后期管理 2011年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2012年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7.2封育的规模及进度安排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建设封育总面积10000亩。

该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即2012年。 2011年12月完成作业设计的编制工作。 2012年1月完成作业设计的审批工作。

2012年4月—6月完成全部荒山荒地封育建设项目的围栏、宣传牌等基础设施建设。

11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2012年9月—10月进行封育成效的检查验收。 见下表

封育项目进度安排表 时间 项目 编制作业设计 审批 围栏 检查验收 2011年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2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第八章 投资预算

8.1 预算依据

根据国家、自治区工程造价有关规定,结合当地造价水平,并参照相应技术经济资料进行投资预算,预算依据: ⑴ 阿勒泰地区单位估价汇总表

⑵ LDB206—87国家林业局《林业工程建设预算编制办法》 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统一生产劳动定额 ⑷ 设备单价采用市场现行价格

⑸ 勘察设计费按中央投资预算的0.8%计取; ⑹ 工程监理费按工程投资预算的1.5%计取; ⑺ 工程招标费按工程投资预算的0.2%计取;

12

青河县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育作业设计

8.2 投资预算定

投资预算定额表 序号 1 1.1 1.2 1.3 2 2.1 2.2 3 3.1 3.2 3.3 项目 整 地 人工栽植 俄罗斯杨 围 栏 封育管护 勘察设计费 招投标费 工程监理费 单位 亩 元/工日 株 米 10000亩/年 单价(元) 备注 人工造林 32 机械开沟 100 按当地零工工资计 3 2年生,苗高大于1.8米,地径2cm 基础设施 27 水泥桩、桩距8米、6道刺丝、含运费 20000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0.008 按中央投资的0.8% 0.002 按工程费用的0.2% 0.015 按工程费用的1.5% 8.3 投资预算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总投资140.4814万元,其中:人工造林工程投资45.77万元;封育投资91.6万元;其他投资3.1114万元。详见附表2:

8.4资金筹措

工程建设总投资140.4814万元,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97万元,地方自筹43.4814万元,详见下表。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单位:万元 序号 1 2 3

项目 总投资 人工造林 封育 其他费用 投资(万元) 140.4814 45.77 91.6 3.1114 13

资金来源(万元) 国家补助 97 20 73.8886 3.1114 地方自筹 43.4814 25.77 17.7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