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 ■朱立业 【摘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文结合教学 实际,根据学生情况创建多样化学习方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创建和谐课堂,尊重学生思维 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能经常听到“你的见解很好”、“你的 解题方法很特别”、“虽然复杂了一点,但能想到这一点,还是 很棒”……尊重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赞赏,让他们觉 得自己很棒,从而更乐意地学习并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培养自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多样化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情景再现:在讲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第二课时时,我请同 学小孟回顾上节课学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结果他 身能力.比如上面的一堂课,虽然与我的教学计划不符,但是 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说成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 听到同学的笑声,他改为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又是 一能看到同学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敢于发表与论证,这何尝 不是一堂有价值的课,还能让小孟同学的错误也变得美丽,我 阵哄笑.就在大家边笑边帮小孟纠正时,一声“老师他说的 们师生都受益匪浅.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放飞学生的思 维与想象,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体 也对”让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原来是数学课代表助理小葛同 学,其实原来我也只是打算纠正过来后继续今天的授课计划. 现在被小葛同学的一句话不得不另做打算.因为我看的已经 有好几位同学在草稿纸上涂涂画画,如果不将问题解决,大家 的情绪定会受到影响.于是我对大家说,那这样吧,接下来的 课我们就来研究小孟的这句话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对,那么 验到发现问题的惊喜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保证学习的充分 性,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使学生学习方式更完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 请证明;如果错,你只要举一个反例.同学们前后的,左右的互 相讨论起来并争论着.几分钟后我问同学们有结果了吗?有 些同学举手说:如果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能证明是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同 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 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 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 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 2.巧作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 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 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之为“悬 念”设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可以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及求知探索欲. 3.变换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好奇心 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但 是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好像证不出是平行 四边形,因为这里只有角边边,但也举不出反例. 我巡视了一番,发现同学们画的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 后在上面指指点点找破绽,知道举不出反例的症结了,于是我 提醒大家,不要受思维定势,你画出的四边形只需满足一组对 边且一组对角相等,而另一组对边、对角无要求.很快课代表 小冯同学举手表示他已找到反例,其他同学仍旧有困难,于是 在大家的要求下,小冯上黑板演示,相等的一组边为30cm,相 等的角为45。.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同学们这才恍然大 悟.为巩固,我请另一位同学也接要求画一个四边形,但相等 的对角不要用45。.讲台上只有一块等腰直角i角板,这位同 学拿起并作说明:相等的一组边用这块=:角板的直角边长,相 等的一对角为9O。,于是开始在黑板上演示起来,但是不管她 如何转动变换位置,还是构建不出一个非平行四边形来.同学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内容不适合做“包装”,那 么为了不让学生过于感到沉闷,我会采用让学生出题,这位学 生也因此有了请其他同学解题的权力,大家都挺乐意的.有些 简单的教学内容我会试着让学生自学,碰到困难大家一起讨 论而后一起归纳总结,欠缺的地方再做适当补充.有时上黑板 解题,学生没答对时,我会采取小组拯救行动尽可能使课堂不 过于单调.让同学在多元化课堂中轻松学习到知识. 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热爱学数学 也许在同学看来,只有语文老师在作文后面的评语是对 学生作品的一种评价,其实数学也可以做到.譬如我会在整洁 们在座位上千着急.这样那样放的提议着,我知道又一个高潮 来了.索性不扫大家的兴,连续叫了几位刚才提议的同学上黑 板演示,可最后都尴尬地回到座位.于是我提议,小组内一起 研究讨论下这是何因.就这样带着疑惑,同学们又开始了新的 探索.几分钟后,小葛一组同学先举手发表见解:一组对边相 等,一组对角相等条件下(对角为90。),所形成的四边形是长 方形只需用Rt△的HI 即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对应 边相等.同学们为此喝彩.一节课很快结束了,在作了小结后, 同学们仍意犹未尽. 一中学生数理亿.掌研版 而又正确的作业后大大写上一个“Good”,会在某道解法简便 易懂的答题后写上“你的做法太棒了”等,这是课外文字的评 价与交流.课堂上,我们面对面的,“你最近表现的不错,这次 测试又得高分”,“你真太厉害了,这个方法我也没想到”等等. 多一句赞美,学生会很开心,也更爱你的课,想想当初的我们 又何尝不是. 总之,二期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应当学会更多. 堂课是结束了,我也挺激动,为同学的积极思考,为同 学的热情参与.但更多的是带给我的思考:一堂有效的数学 课,我们要关注些什么呢?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数学学习的重要结 果也不再是会解多少“规范”的数学题目,而更关注课堂的有 效活动,更关注学生如何主动地获取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 等里和其他技能.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更多的思考要在以“学生 为主体”的课堂上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数学教师,应更多思考更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并使学生发 展为本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