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材料类试题一般要求学生从图表的数据中筛选信息,分析数据趋势,综合结论,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或对数据的变化写出结论和评价意见。解答图表材料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细审标题,细看表头。审清标题,明确答题方向。表头是制作统计表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统计的标准和依据,也是分析表格的切入点之一。
(2)观察图表,对比分析。表格关注项目名称及数据变化,柱状图关注柱体高度及变化趋势,饼状图关注各部分所占比例,坐标图关注曲线变化趋势。通过图表中数据的变化、异同,来把握其趋势或揭示其问题。
(3)归类别,作概括。在图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再做一些数值上的综合统计工作,快速总结出某种规律,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客观表述,要注意恰当的说明顺序,并注意表程度、范围的数字。
答题常用词语:
(1)表程度范围:一小部分、一部分、近一半、大部分、绝大部分;
(2)表增长趋势:增加了、增长到、增长了XX倍;
(3)表下降趋势:减少了、减少到(“减少”后不能用倍数)
第 1 页 共 8 页
中考例题如下:
1.(2019山东德州)概括图中主要信息。(50字以内)(4分)
答案:中国春节档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2018年较前两年有大幅提升,2019年观影人次稍有减少,而票房略有增加。(4分)
2.(2019江苏苏州)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4月26日,麦肯锡发布了基于银联交易数据做参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
2019》,以下是其中的两张图
表。
第 2 页 共 8 页
图一 全球个人消费品市场变化趋势(单位:十亿元)
第 3 页 共 8 页
图二 各年龄段奢侈品消费者总数及年度消费额材料二美国《华盛顿邮报》最近评选出十大奢侈品,它们是: ①生命的觉悟 ②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 ③走遍天下的气魄 ④回归自然,有与大自然连接的能力 ⑤安稳而平和的睡眠
⑥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 ⑦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⑧任何时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⑨身体健康,内心富有 ⑩能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
(1)概括材料一中两张图表的主要信息。
(2)综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
答案:(1)图一:自2012年以来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增幅一半来自中国;预计到2025年,中国还会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图二:“80后”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2)示例: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追求内心的丰富和精神的健康。
3.(2019四川南充)综合性学习。
第 4 页 共 8 页
下表是某机构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査结果。九年级某班据此开展了“理性看待偶像崇拜”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后面题目。
中学生偶像崇拜情况调查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学生偶像崇拜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给中学生提一条偶像崇拜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中学生崇拜的偶像多样化,其中崇拜“影视歌明星”者居多。女生中对“影视歌明星”的崇拜者远多于男生,而对“英雄伟人”和“体育明星”的崇拜者则少于男生 (2)不要盲目崇拜,客观公正的认识偶像,学习他们的优点,摒弃他们的不足。
语言运用考点:文字材料类
做文字材料类试题时,首先要阅读材料,然后运用类比或对比的方式,从材料中寻找联系,发现问题,抓住异同,得出内在规律。答题步骤如下:
(1)粗读材料,细审问题。问题是根据材料提取出来的,所以应先理解材料,抓
第 5 页 共 8 页
住关键点,然后确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角度中哪个角度提取信息。
(2)推敲材料,比较归类。根据试题要求,对各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或个性,综合归纳。如果几则材料揭示同一个主题,在探究共性的同时,更应该探究它们的个性。
(3)整合信息,规范表达。根据探究结果,确立主题,把关键词及关键信息连缀起来,用准确、简明、通顺的语言表述出来。
中考例题如下:
1.(2019广东东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品的出口集放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8万件扇子,这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世纪,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个字。(2分)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2分)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答案:(1)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2分,每超过1字扣1分,扣满2分为止)
第 6 页 共 8 页
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示例:举起随时消酷暑 动来无处不清风(2分)
2.(2019四川内江)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对“996”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4分)
[材料1] “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材料2] 2019年4月11日,人民日报针对“996”发表评论员文章《强制加班不应成为企业文化》;4月12日,阿里巴巴通过其官方微信号分享了马云有关“996”的一些观点,当天下午马云再度回应称“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
[材料3 ]关于“996”,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答案:(4分)赞同示例:我赞同“996”,因为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就不能获得成功,“996”就是你超越别人的付出。
反对示例:我反对 “996”,因为“996”就是透支健康、透支未来,这恰恰是对奋斗者的伤害。
3.(2019四川凉山州)综合•探究(6分)
材料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大大超出预期,在青少年中尤其如此。“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一用来调侃“手机控”的段子,如今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真实写照。
第 7 页 共 8 页
材料二:腱鞘炎、视疲劳和视力衰退,都是过度使用手机造成的“手机病”;除了“手机脖”“爱疯手”“手机眼”,对手机的依赖还会让人患上“社交病”,如:惧帕面对面沟通;不敢面对现实;在手机聊天、游戏中获取廉价且暂时的快乐。同时,过度依赖手机导致不少年轻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从而没有时间学习,最终导致毁掉青春。
材料三:手机其实不是我们焦虑爆棚、毁掉青春的罪魁祸首,它只是为你的拖延症提供了一个暂时回避的理想出口。你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关手机什么事?毁掉你的是重度拖延与不自律。
材料四:有一群人,他们懂得将手机里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将有用的信息在大脑里进行分类储存,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思考,将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机进行学习和娱乐。这类人往往拥有很强的自制力。
(1)以上材料针对什么问题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2)你费同上面的哪一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案:(1)材料针对手机的使用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手机的使用产生了很多手机病,毁掉了年轻人的青春;一种认为只要你自律,手机会成为你学习成长的利器。
(2)我同意第二个观点。有害的不是手机,而是我们在使用手机时不能自律,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这一问题,从自身出发努力克服对手机的错误依赖,把它变成我们生活的帮手。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