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1、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的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30cm,分两层铺筑(经试验路确定),第一层15 cm, 第二层15 cm两层铺筑。采用集中厂拌,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两台摊铺机梯形一次铺筑方案,•即用带有电子计量装置的拌和设备,调试好生产配合比,经验证合格后,即正式生产,由大吨位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由二台摊铺机梯队摊铺,其工艺流程图附后。
2、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适用。•但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且宜采用标号为PO·32.5级的水泥。
(2)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要求进行试验,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源不得使用。
(3)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用做基层时,混合料最大粒经不超过31.5mm,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20%,碎石中不得含有软质破碎物质和杂质,其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碎石或碎石,不宜用作水泥稳定。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碎石或砾石,不宜用水泥稳定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的级配范围
层位基层31.5100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比(%)26.5199.54.752.360.6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0750~7液限 <28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3、混合料组成的设计
(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试验
a、用于基层的原材料应进行标准试验。
b、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及抗压强度试验。
(3)水泥稳定混合料的设计应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规定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的颗粒组成时,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根据拌和方法不同,最多不超过0.5%,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4)水泥稳定土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对下承层作全面的检查和验收
(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要对下承层的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一一进行检查。
(2)下承层压实度检查
对于下承层压实度进行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应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等,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压实,表面的“贴皮”和松散要彻底除掉。 5、铺筑试铺段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正式开工前,•要铺筑基层试铺段,长度不少于500m。采用拌和场集中拌和,•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并避免形成纵向接缝。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JTJ034-93)进行,试铺段要决定的内容如下:
(1)确定施工配合比。
(2)混合料适应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投料方式、拌和时间、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拌和产量等。
(3)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4)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a.混合料的拌和方式及拌合设备和生产工艺; b.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所用机具;
c.压实机具的选择和组合,确定碾压顺序、速度和遍数; d.运输车辆的合理数量及运输方式; e.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的协调和配合; f.接缝的处理工艺。
(5)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6)制定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7)制定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 6、主要机械的投入状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是整个路面的关键,•它的质量好坏及施工快慢直接制约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因此我部将投入两台拌和机,四台ABG型摊铺机。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⑴连续式500t/h、300t/h稳定粒料拌和机 各1台 ⑵ABG摊铺机 2台 ⑶光轮压路机 2台 ⑷CA30光轮振动压路机 2台 ⑸SD-175光轮振动压路机 2台 ⑹16T轮胎压路机 2台 ⑺大型吨位自卸车 25辆 ⑻L50、L40装载机 8台 ⑼水车 3辆 7、施工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用摊铺机铺筑,采用基准钢丝进行标高、平整度及横坡度控制。 ⑴下承层准备
A、对下承层的标高、平整度、压实度、横坡度等进行检测。 B、清理下承层上的杂物及污染,使其表面洁净。 ⑵测量放样
A、放出半幅基层的边线;
B、培路肩,每10m开挖临时排水沟槽; C、打基准杆,每10m不少于1根;
D、•架设基准钢丝,按大于800N的拉力将钢丝拉紧,并调整好正确高程及平面位置。 ⑶拌和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A、采用连续式稳定粒料拌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其产量800t/h。 B、正式生产前进行稳定粒料拌和设备的调试,使其符合生产配合比的颗粒级配。
C、拌和机的投料要准确,要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期取样,检查各料仓的投料数量。
D、控制集料的含水量,采取电子计量装置控制加水量,确保拌和的混合料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0.5~1个百分点,•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
E、采取措施保持水电的使用,注意环境保护,防止严重污染环境。 F、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成品料应随时用装载机推平,避免形成锥体而引起离析。
H、做好防雨及安全生产工作。 ⑷运输
A、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至现场。 B、装车时要清扫车辆。
C、运输车辆应盖篷布,防止混合料水份蒸发或防止雨淋及污染环境。 D、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⑸摊铺
A、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调整好松铺厚度,调整好二台摊铺机的横坡,使其横坡一致。
B、二台摊铺机成阶梯形,前后相差10~20m。供料能力、运输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保持每台摊铺机前有3台以上的运料车在等待卸料。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C、运料车辆在摊铺机前方20~30cm处停车,防止碰撞摊铺机,由摊铺机迎上去推动卸料车,•边前进边卸料,卸料速度应与摊铺速度相协调。 D、中央分隔带侧摊铺机在前,其左侧挂钢丝,用横坡仪控制坡度;靠边摊铺机右侧挂钢丝,左侧在已摊铺好的混合料上走“雪橇”。
E、后一台摊铺机与前一台摊铺机应有10cm左右的重叠摊铺宽度,且
前后一起碾压。 F、摊铺机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摊铺,摊铺速度一般为2~4m/min。
G、为了确保基层两侧边缘密实,在摊铺时两侧各要超宽10~20cm,待水泥稳定碎石强度(一般为7天)形成后,修整成设计边部尺寸。 H、每天作业段端头应设置横模板,其高度与该层压实厚度相同,并与路中线垂直。 ⑹碾压
碾压程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由试验段提供,一般按下列规程进行施工。
A、摊铺50m左右时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
B、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至高,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
C、先用CA30振动压路机由边向中稳压一遍,其速度一般为1.5~2.0km/h。
D、由CA30及SD-175振动压路机振压,后轮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为2.5~3km/h。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E、最后由16~18t轮胎压路机和18-21t铁三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速度为2.5-3km/h,重叠1/2轮宽,一般碾压3遍即可。
F、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及配合比,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及时纠正。现场技术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松铺厚度,摊铺宽度等各项指标,确保成型后的基层各项几何尺寸符合要求,同时对摊铺后的离析现象在碾压前进行彻底处理。
G、设专人跟踪检测标高,确保标高符合规范要求。当发现标高超出规范要求时,•要及时地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二灰碎石的标高对后期沥青面层的标高控制至关重要。 ⑺养生
A、碾压完毕立即进行养生,养生采用洒水并覆盖塑料薄膜养生,养生期内视实际情况进行补洒水,以确保养生质量,洒水车吨位不应大于12t。 B、养生期一般为7天,在此期间封闭交通,以后若必须通车时应限速。严禁履带车通行。
⑻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A.投料机的投料要准确,•且要在投料运输带上定期取样,检查各料仓的投料数量。
B.拌和要均匀,不得出现粗细料的离析现象。
C.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原材料的含水量,确保拌出混合料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0.5~1个百分点。
D.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及时摊铺碾压,一般在水泥终凝前碾压结束。 E.严禁用薄层贴补方法进行找平,如局布低洼可采用翻松、添加新鲜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混合料重新碾压。
F.碾压完毕即进入养生阶段,•在此阶段内要求基层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况。
G.避免纵向工作缝,减少横向工作缝。工作接缝应采用与路面垂直的平接缝,严禁采用斜接缝。
H.施工中注意上、下两层之间应连续施工。 (9)质量检验 A、基本要求
a.集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b.水泥用量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 c.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d.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e.养生符合规范要求。 B、检查项目
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下表。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项 次 1 2 3 4 5 6 7 检 查 项 目 水泥稳定粒料 基层 压实度(%) 平整度(mm) 98 8 底 基 层 97 12 按JTJ071-98附录B检查,每200m没车到2处 3M直尺:每200m 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米4处 尺量:每200米4处 按JTJ071-98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4处 按JTJ071~98附录G检查 检 查 方 法 纵断高程(mm) +5,-10 +5,-15 宽度(mm) 厚度(mm) 横坡(%) 强度(MPa) 不小于设计值 -8 -10 ± 符合设计要求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C、外观鉴定
a.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 b.施工接缝平整、稳定。 ⑽气候条件
工地气温低于5℃时,不应进行施工,并应在重冰冻之前一个月结束。雨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时应 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⑾取样和试验
水泥稳定土应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一次每2000m2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所有试验结果,均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检查验收 测量放样 摊铺机就位 拌料 配合比控制 取样制件 下承层准备 挂钢丝 清扫下承层 控制含水量 运料 摊 铺 碾 压 压实度检测 养 生 检 测 源-于-网-络-收-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