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薪酬策略与人员流动

来源:意榕旅游网
薪酬策略与人员流动

【薪酬系统】事例评论: 薪酬策略与人员流动

【事例详情】公司地处南京市珠江路电子一条街,从事计算机销售、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等业务,职工主要由软件开发人员、系统集成项目人员、营销人员和行政、财务人员构成。在创业之初,公司力争经过降低人工成原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各种人员的薪酬定位处在当地同行薪酬区间的下限,职工常常干上半年左右就走人,更谈不上招到有经验的人材。1997年秋,当公司承接大量新式通信软件产品订单时,因严重缺少一批软件开发人员,公司不得不到人材市场突击招人,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以致于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达成。公司一度甚至靠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打工仔维持场面。为了挣脱窘境,A公司在1998年把职工薪酬调整到珠江路同类公司的均匀水平,招到了一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职工辞职周期延伸,技术人员年流失率降至25%以下。此时,公司开始营运稳固,产销量日趋增添,只管这样,公司仍旧未吸引到业务发展急需的一流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别的,因为薪酬计发随行就市,改动屡次,内部薪资构造关系开始杂乱,公司在办理分派问题上比较被动、滞后,造成许多职工对薪酬分派发生争议、攀比,有一些骨干也所以走开了公司。2000年下半年,公司经营局势一片大好,为了“赶快搜罗业内一流人材,抓住有益机遇快速发展壮大公司”,A公司决定以当先于当地同类公司的薪酬水平来调整公司的薪酬方案。比如,软件工程师月薪定在6000一8000元、项目经理8000—10000元、市场推行经理5000—6500元、营销人员底薪定在2000—3000,等等。推行新的薪酬标准后,公司对高素质人材的吸引力明显加强,每次对外管理时应者云集,一个一般的岗位,也经常会有十几人来应聘。公司的形象和著名度提高,辞职率降至8%以下,职工素质和构造大为改良。但是,这一策略在推行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新的棘手问题。一是公司在产品市场上竞争者众多,对职工推行高薪酬并未带来经营利润的同步高增添,人工成本的大幅增添对公司造成了连续压力。二是因为职工的起薪资平高,现金支付量大,公司设置的加薪频次和幅度较小,同岗位人员的薪资差异不大,上涨的空间小;跟着时间的推移,其余公司的职工薪酬水平不停增添,渐渐追上A公司的薪酬水平,一些紧俏人材的辞职偏向又开始仰头。三是因为按岗定薪,薪酬水平较高,人材的流动率大大降低,过去靠人员自然流动就能解决的人员更替和人岗优化工作难认为继,出现了“想让走的人不肯走,不想让走的人却要走”的难堪场面,一些有能力、有潜力,却没有重要职位的中青年骨干不停走开公司。上述事例反应了中小型IT公司在经营发展中碰到的一个广泛难题: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怎样才能提高公司吸引和留住处需人材的市场竞争力。经过对南京市珠江路中小型IT公司职工流失问题的多次检查发现,职工辞职的原由主要有三类。第一,薪酬待遇问题。大多半被检查者称,公司供给的薪酬待遇条件未达到个人经济收入预期是走开公司的主要原由,有人甚至直抒己见地说:“在小公司个人发展空间原来就小,若薪资待遇没什么吸引力,自然就不肯意做下去了”。其次,个人发展问题。部分职工出于深造、读学位、职业生涯发展考虑,希望经过换家公司学习新技术和追求新的发展空间而走开公司。再次,职工个人不适应公司的管理制度。少量职工因违犯公司制度和劳动纪律,工作技术达不到岗位要求,不可以正确办理人际关系而致使辞职。公司领导层意识到薪酬问题对人员流失,特别对软件开发等骨干人员跳槽影响力最大时,要点运用薪酬杠杆来调控人员流失,应当说抓住了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的方向是正确的。该公司之所以不断改动薪酬分派方案却未能达到理想的人员调控目标,一是与其薪酬定位策略相关,二是与其薪酬激励、成长空间、自我实现等综合激励系统相关,受篇幅所限,本文要点议论前者。薪酬的外面竞争性简称外面竞争力,是指不一样组织间的薪酬关系,即某一组织薪酬相对其竞争对手或市场薪酬水平的高低, 薪酬的外面竞争力拥有相对性,除了要与竞争敌手的薪酬水平进行比较决

1

薪酬策略与人员流动

策外,还包含与竞争敌手多种薪酬形式(奖金、股票、福利)、职业机遇、拥有挑战性工作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竞争,但影响最大的是前者。一个组织的薪酬定位策略是其所定位和支付的薪酬水平的相对高低,这必定直接影响到组织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小,影响其吸纳和保存人材,控制劳动力成本能力的强弱。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薪酬外面竞争力的比较基础不再限制于公司整体薪酬水平之间的比较竞争,更多地表此刻不一样公司的近似职务或近似职务系列薪酬水平之间的比较竞争。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材选择流向的“高处”常常正是那些待遇高、条件好的组织和岗位。所以,公司的薪酬定位策略关于其调控人员流动至关重要。公司在创业之初实质采纳了薪酬滞后策略,即公司支付给职工的薪酬低于市场上的大多半竞争者。这一策略虽能够使公司减少薪酬开销,保持比较便宜的劳动力成本,有助于提高产品订价的灵巧性,但常常使职工不满意度上涨,流失率提高,工作踊跃性和对公司承诺走低,特别是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材。假如A公司注意把薪酬滞后策略与职工将来能够获取的更高收入保证联合起来设计,能够以将来的可观预期利润来赔偿现期的较低薪酬时,则能够在必定程度上填补上述缺点,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和对组织的承诺度,较好地控制职工流失问题。A公司在1998年起推行的是薪酬追随策略,即公司支付给职工的薪酬紧跟市场的均匀薪酬水平。公司采纳这一薪酬策略碰到的风险虽小,但关于一流人材的吸引力仍旧不够,并且在分派时受竞争对手影响大,自己比较被动,还可能损坏本公司薪酬制度的内部公正性。使用这类薪酬策略时,一定重视薪酬检查工作, 注意实时依据市场的薪酬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薪酬水平,又要在分派的外面公正和内部公正之间找寻动向均衡,A公司在此方面明显被动。A公司在2000年下半年起推行的是薪酬当先策略,即公司支付给职工的薪酬当先于市场上的大多半竞争者。采纳这一薪酬策略能够快速提高公司吸引、保存人材的竞争能力,但一定切合公司的财务等资源情况和经营特点,一定留有成长空间,假如不可以把薪酬的高投入转变为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利润,则高薪酬职工可能成为公司的一种负担。当先型策略的使用需要考虑和细化到基本薪资、激励薪资、福利等薪酬详细形式的构造比率关系之中,而不可以过分重申基本薪资或奖金。别的,对公司全部人员都推行薪酬当先策略时,会迟滞职工的合理流动,对公司某一部分人使用薪酬当先策略时,一定注意与内部公正性相关的各样问题。明显,A公司在实行薪酬当先策略时,未能细化到这一层面,进而出现了人员流动的新难题——“想让走的人不肯走,不想让走的人却要走”。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