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患者护理常规
一、 定义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因某种因素产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发生1处或多处管腔狭窄,致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二、术前护理
(1)对于疼痛、肌肉无力、感觉改变不严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明确诊断。病人可卧床休息、理疗、下腰部的保护训练、纠正姿势、局部封闭治疗。
(2)锻炼包括脊柱的屈曲肌群,即腹肌的锻炼。让病人做仰卧起坐,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可以让病人无论站、坐、行走或卧床时均采用屈曲位姿势,有助于减轻症状。椎管狭窄伴有运动障碍的病人应嘱其卧床,尽量减少下地活动,以免摔倒。
2、术后护理:
(1)饮食护理 手术6小时以后可进食,饮食中注意多食高钙高磷、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食物。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有:猪肉、鸡肉、牛肉、肝脏、鱼类、贝类、干酪、鸡蛋、大豆、大豆制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忌性寒、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2)体位护理:一般卧床3~4周,术后初次翻身在麻醉消失后3~5h进行,防止过早翻身引起伤口活动性出血;在此之前护士应注意按摩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视病人体质1~2h按摩1次,每次5~10min。翻身时由护士协助病人,一手置病
人肩部,一手置髂嵴部,两手同时用力,轴线翻身,动作应稳而准,避免脊柱过度扭曲造成术后伤口出血。
(3)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协助病人主动或被动训练足趾,3次/天,每次3~5min。术后一周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根粘连。腰背肌锻炼时禁止做三点、五点、小燕飞锻炼。可做俯卧位下肢后伸锻炼。
(4)术后2周佩戴支具下地行走。
二、 健康教育
1.术后恢复期不宜久坐,腰部不能负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间长所致腰肌疲劳。
2.佩戴腰围1-3个月,适当腰部活动。避免弯腰动作。
3.正确搬物姿势,下蹲。使重物尽量靠近身体后,再向上提取重物。
4.超重或肥胖者在必要时应控制饮食量和减轻体重。
5.制定康复计划和锻炼项目,坚持锻炼。锻炼要有规律,以增加腰背肌的力量。
6.定期复查:1个月,3个月,6个月到医院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生活和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