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Feature
林-道夫隔距0.13 ~ 0.15 mm,道夫-剥棉罗拉0.12 ~ 0.14 mm,生条定重15 ~ 20 g/5 m,加装双皮圈导条装置以利于成条。
并条是关键工序,原则是低速度、紧隔距、重加压。主要工艺参数(FA306并条机):并合数 6 ~ 8 根,总牵伸倍数 6 ~ 9 倍;罗拉直径40 mm×35 mm×35 mm;罗拉中心距:前中50 mm,中后55 mm;练条定量10 ~ 15 g/5 m;胶辊以刷碳黑涂料为佳;车间温度20 ~ 30 ℃,相对湿度70% ~ 85%;粗纱罗拉中心距38 mm×58 mm,细纱罗拉中心距53 mm×60 mm。
随着国内消费需求升级,柞蚕丝的综合利用实现迅速开发。柞蚕丝纤维一般采用绢纺加工,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柞蚕丝纤维特性,结合市场需求趋势分析,依托现有棉纺织印染装备,创新应用多种面料设计手法,形成了系列化的独特产品风格。
柞蚕丝纤维应用开发是2018年中国流行面料技术创新联盟重点项目。在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指导下,各参与企业通过上下游技术合作、协同创新和共同推广,实现技术价值向商品价值的转变,打造新的市场亮点。
2.3 牵断成条纺纱
柞绢纤维牵断成条后可直接在并条机上与其它纤维条按比例混并,即俗称的条混。但由于存在超长纤维,因此与中长纤维混纺最为合适。
前纺的工艺原则和切断条混纺基本一致,但粗纱和细纱须采用滑溜牵伸。粗纱中皮辊槽深0.75 mm,宽26 mm;细纱中皮辊槽深1.25 mm,槽宽18 mm,同时细纱机牵伸机构改装为纺中长纤维的设置。
柞绢丝纤维线密度在1.8 ~ 2.5 D之间。要保证纱线的强力和条干水平,保证细纱的断头正常,要求单纱截面纤维达到一定的根数。长纤维单纱截面纤维根数要达到40根以上;切断纤维(38 mm)和牵断纤维(平均长度40 mm)纺纱,一般要求单纱截面纤维达到55根以上。
1 柞蚕丝纤维特性
柞蚕丝是野生蚕类,特性与桑蚕丝截然不同,柞蚕丝呈自然淡黄色或咖啡色,是世界上唯一的野生多孔性结构动物蛋白质纤维,其主要特性如下:一是抑菌护肤;二是保暖透气;三是抗静电、阻燃。柞蚕丝面料具有优良的抗静电功能,其织物不吸附灰尘,穿着舒适无黏着感;丝素中氮含量高,碳含量低,燃点为300 ~ 460 ℃,不易燃烧,燃烧后马上碳化,无熔滴现象。
柞蚕丝纤维具有亲肤、抑菌、保暖、透气、阻燃等多种复合功能特性,所制得的纺织品光泽柔和、手感蓬松柔软,其特有的多孔性结构赋予面料良好的保暖、吸湿和放湿性能,亲肤舒适。借助其自然色泽,部分产品无需染色,天然环保,符合当前消费需求。在同类蚕丝蛋白材质纤维中,柞蚕丝原料性价比较高,风格独具特色。
2.4 圆梳落绵纺纱
圆梳落绵纤维长度较短、整合度差、含绵粒杂质较多,可使用粗梳毛纺的纺纱系统或转杯纺加工成䌷丝纱或䌷丝混纺纱,一般纱支为Nm(10 ~ 20),其质地疏松,外表毛羽多。织物外观粗犷,手感柔软丰满,保暖性好,风格独特,是良好的内衣及外套衣料。
2 产品系列策划及设计创意
2.1 市场调研与开发方向定位
从柞蚕丝原料特性、文化背景入手,发挥公司销售网络、客户群体分布广泛的优势,开展了多个市场领域的需求调研。其中,针织服装品牌客户对柞蚕丝混纺针织面料有明确的需求,部分家纺和服装品牌客户对柞蚕丝机织面料也有所关注。基于市场调研分析结果,柞蚕丝开发应用方向定位为家居服、针织服装、春夏女装、家纺床品面料等应用领域。
在系列产品的规划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积累,将柞蚕丝优异的性能特点与纱线、面料的创意设计相融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创新,打造风格新颖且符合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的系列产品。
3 结束语
柞蚕丝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含有18种氨基酸,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和抑菌性,与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性。绢纺产品轻盈柔软、光泽柔美、吸湿性好、穿着舒适,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辛勤劳作的蚕农,提供了柞蚕丝这种宝贵的资源,未来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2.2 系列产品规划
根据柞蚕丝产品开发方向定位,策划了针织服用面
42
纺织导报 China Textile Leader · 2018 No.9
Special Feature
本期特稿
柞蚕丝在棉纺织领域的系列产品开发创新文 | 吕治家 胡元元 丁吉利
摘要:文章探讨了柞蚕丝在棉纺织领域的产品创新思路及措施。以柞蚕丝纤维材质性能分析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调研,策划柞蚕丝在棉纺织领域的应用开发方案,创新设计开发了多款风格新颖的产品,介绍了各开发环节的技术措施及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柞蚕丝;创新型设计;开发;棉纺织;新风格中图分类号:TS106.5;TS111.8 文献标志码:B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ussah Silk Used in Cotton Textiles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 ideas of tussah silk used in cotton textil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ussah silk fiber and market requirement,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tussah silk used in cotton textiles were planned, so as to develop novel products. And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measures of each development link and the key points of process quality control.Key words: tussah silk; innovation type design; development; cotton textiles; new style
料、机织服用面料和家纺面料 3 个系列,采用高品质长绒棉与柞蚕丝进行混纺,或新型纤维与柞蚕丝多组分混纺,产品规划见表 1(TS为柞蚕丝Tussah Silk的缩写)。
表 1 柞蚕丝开发品种产品设计
产品系列编号1#针织服用面料系列产品名称氨纶棉毛面料三线毛圈面料产品规格应用领域CM/TS14.8 tex + 30 D 高档POLO衫(CM/TS:80/20) A/Modal/TS14.8 tex包缠T50 D + CM14.8 tex女装休闲 (A/Modal/TS:50/30/20)CM/TS14.8 tex SW/ CM/TS14.8 tex SW 236/236根女装/10 cm 160 cm (CM/TS:80/20)CM14.8 tex/ CM14.8 tex+CM/TS14.8 tex 681/709盖毯根/10 cm 206 cm (CM/TS:80/20)CM14.8 tex/ CM/CM14.8 tex+CM14.8 tex+58.3 tex中空盖毯涤无捻纱 681/906根/10 cm 300 cm (CM/TS:70/30)CM9.8 tex/ CM/TS14.8 tex 681/531根/10 cm 206 cm 家纺套件(CM/TS:70/30)2.3 设计创意
针织服用面料系列:1#产品氨纶棉毛面料,以精梳长绒棉搭配柞蚕丝打造高品质的面料质感,棉毛组织布面光洁、结构紧密、手感柔软,氨纶裸丝的加入赋予面料优良弹性,适用于高档POLO衫等服装面料。2#产品三线毛圈面料,以柞蚕丝、腈纶、木代尔多组分混纺改善面料手感质感,创新采用热塑性高收缩涤纶丝与柞蚕丝混纺纱包缠处理,在通过染整加工时,高收缩涤纶丝收缩张紧,对柞蚕丝混纺材质形成挤压,从而使得面料更加厚实、蓬松。面料正面做轻磨毛处理,厚实柔软,保暖透气。面料色泽以柞蚕丝本质色为主,天然暖色调适宜冬季保暖系列,亦或搭配同类色色纱,可形成花灰、横条等差异化的色织风格,无需染色,天然环保。
机织服用面料系列:3#产品干爽绉布,经纬纱均采用强捻,配合绉组织形成较强的肌理感,与柞蚕丝材质干爽特性相互映衬,采用低密度设计,干爽透气,可用于女装面料。
机织家纺面料系列:4#产品华夫格夹层蓬松提花面
2#机织服用面料系列3#干爽绉布4#机织家纺面料系列华夫格夹层蓬松提花面料无捻纱夹层大提花面料数码像景提花+定位印花面料5#6#作者简介:吕治家,男,1981年生,高级纺织面料设计师,主要从事纺织产品研发。
作者单位: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料是针对柞蚕丝材质的保暖性能,创新开发的多层结构婴童家纺面料。该面料上下层为平纹组织,中间夹层采
纺织导报 China Textile Leader · 2018 No.9
43
本期特稿
Special Feature
用蜂巢组织,由于蜂巢组织具有边部高、中间凹的立体结构外观,作为夹层对织物的上下两层形成支撑,提高面料的立体性,从而提升保暖性能;使得该面料蓬松丰厚,柔软舒适。该面料织物组织如图 1 所示,图 1(a)、图 1(b)分别为上下层的基础组织,图 1(c)为中间夹层的蜂巢组织,图 1(d)为该 3 层面料组织图局部。该面料的上下层分别采用纯棉纱和柞蚕丝与棉混纺纱,简约中式风格,2 色花型,织物组织在花型 2 色交界处表里换层,利用柞蚕丝的天然色泽形成暗纹,无需染色,呈现柞蚕丝天然色泽,采用水洗超柔工艺,成品面料突出饱满柔软的手感,吸湿透气、亲肤舒适,用于家纺盖毯及婴童家纺用品。
与提花结构结合,无需染色,正面做轻磨毛处理,可以直接作于春夏季家居盖毯面料。
6#产品是“数码像景提花 + 定位印花”面料,该技术为魏桥纺织自主研发的新型技术,以大提花数码像景勾勒花型轮廓或表现花型的肌理,以定位印花为花型着色或具体色彩点缀,纹织提花轮廓、纹理与印花着色相结合,共同演绎花型效果,打造出与普通纹织像景和普通印花迥异的差异化风格,图案色彩表现更加灵活多样,突出了花型的立体感、层次感,能够更深刻地诠释纹样的内涵,赋予面料更强的表现力。数码像景提花+定位印花面料效果(局部)如图 4 所示。该面料采用纯棉纱与柞蚕丝混纺染色纱交织,精细的渐变像景纹织结合定位印花,中国特色柞蚕丝纤维与中国国画风格融合协调,共同演绎水墨国风。
(a)(b) (c) (d)
图 1 华夫格夹层蓬松面料组织图
5#产品无捻纱夹层大提花面料的上下层材质及组织设计与4#产品相同,同样为平纹表里换层,利用柞蚕丝天然色泽形成纹路,所不同的是其中间夹层采用嵌入式无捻纱。该无捻纱仅通过纹样表里换层处夹持,其余区域均不与经纱交织,其基础组织如图 2 所示。图 2(a)、图 2(b)互为表里换层。无捻纱材质及成纱形式为水溶性维纶长丝包缠中空涤纶短纤维,在染整加工时溶掉水溶性维纶,中空涤纶短纤维材质在织物上下层结构的夹层中自然松散开,发挥中空涤纶保暖功能,形成蓬松的保暖芯层。其花型纹样如图 3 所示。图 3(a)为变化菱格图案,图 3(b)为放大的千鸟纹图案。将原料的天然色泽
图 4 数码像景提花+定位印花面料效果(局部)
以上 3 款机织家纺面料的产品设计或生产技术已经分别申请国家专利。
3 各环节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要点
3.1 原料选用
根据产品定位优选原料搭配,以上产品系列中所用柞蚕丝纤维线密度为 2 ~ 3 dtex、纤维长度为38 mm;所用腈纶为膨体半光腈纶短纤,纤维线密度为1.4 dtex、纤维长度为38 mm,所用木代尔纤维线密度为1.3 dtex、纤维长度为39 mm,所用长绒棉为国产新疆长绒棉。
(a) (b)
图 2 无捻纱夹层蓬松面料基础组织图
3.2 纺纱环节
柞蚕丝属于蛋白质纤维,除含有主要的丝素外,还含有丝胶、脂蜡及天然色素等,纤维强力、抗老化、耐酸碱性能均优于桑蚕丝。但柞蚕丝纤维吸湿慢,散湿快,抱合力差,必须进行预处理。柞蚕丝棉纺设备上生产加工的可借鉴经验较少,可纺性及成纱性能指标的稳定性需要反复试验、优化调整工艺参数。
主要技术措施及控制要点如下:一是对柞蚕丝原料
(a) (b)
图 3 无捻纱夹层蓬松面料纹样图
44
纺织导报 China Textile Leader · 2018 No.9
Special Feature
本期特稿
进行检测和预处理,加入抗静电剂,在加湿房内加湿处理24 h后再使用,以改善其可纺性;二是柞蚕丝在棉纺设备上难以成卷、成网,故采用包混工艺,按照混纺比例将各类纤维混合后,进行打卷;三是梳棉工序加装加湿器提高棉卷抱合力,同时提高龙头压辊速度和圈条速度,保障生产状态;四是粗纱工序提高捻系数以改善纤维抱合力差的影响。主要成纱指标如表 2 所示。
表 2 柞蚕丝混纺纱主要成纱指标品种CM/TS14.8 SK(CM/TS:80/20)A/M/TS14.8包缠T100 SK (A/M/TS:50/30/20)CM/TS14.8 SW(CM/TS:70/30)CM/TS14.8 SW(CM/TS:80/20)单纱强条干CV细节(-50%)(+50%)(+200%)/粗节/棉结力/cN值/%(个·km-1)(个·km-1)/(个·km-1)175.312.071840理,例如3#产品,亦或采用大提花纹织像景与定位印花相结合的如6#产品。
染整加工针对纤维特性,合理设计工艺流程。由于柞蚕丝结晶度较低,受外力作用分子链易发生相对滑移,外力去除形变不能回复,在生产过程中易起皱。此外耐酸性相对好于耐碱性,不耐高温,对此染整加工省去丝光环节,前处理采用酶煮漂,后整理低温拉幅整理。加工温度不超过120 ℃,防止水分油脂挥发、纤维收缩受损。
对于针织品种,在前处理后增加预定形工序,提升面料的尺寸稳定性,后整理工序加强对布面和收缩控制,主要通过呢毯超喂预缩轧光及平幅定形工艺,以获得高弹性、低缩水、蚕丝光泽的面料成品。
236.712.37142192.615.651540374 结语
柞蚕丝纤维开发应用是基于材料特性,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结合创意设计、技术创新开展的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的产品具有亲肤、抑菌、保暖、透气、阻燃等多种复合功能特性,设计风格新颖,体现了产品风格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
柞蚕丝纤维因刚性大、较粗,在棉纺领域的开发应用需要不断优化调整,总结经验。从目前的开发应用情况来看,混纺纱包混工艺制成率低、损耗大,魏桥纺织正在进行条混工艺实验,以提高制成率。针对柞蚕丝纤维染色深度较差等问题,后续染整加工环节要继续进行工艺摸索,积累生产经验,共同推动该纤维的市场化应用。
197.815.09103033柞蚕丝与腈纶、木代尔混纺纱线强力较好,与精梳棉混纺的纱线强力相对略低。各工序技术攻关措施发挥了较好效果,为后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及最终产品的品质呈现提供了保障。
3.3 织造环节
机织方面,考虑柞蚕丝较粗,纤维光滑刚性大无扭曲,相比棉纤维抱合差,同时其蛋白质材质上浆特性与棉纤维不同,因此浆纱工艺考虑兼顾两者的上浆特性,以“中渗透、小张力、低牵伸、适度上浆”为工艺路线,采用较低的浆液黏度加强渗透,各区张力偏小控制,减少纱线拉伸,使各区纱线张力始终在低张力状态运行。
针织方面,1#产品重点突出面料质感,针织布采用34寸26G针织大圆机,力求纹理清晰,结构紧密,通过增加氨纶含量提高面料的密实度和弹性。2#产品毛圈长度调到200 mm/100针,采用30寸20G针织大圆机织造,坯布结构尽量松散,后期加工体现出蓬松效果。
参考文献
[1] 章友鹤,赵连英,赵树超,等.创新开发新型纱线,推动产业
转型升级[J].纺织导报,2016(8):60-64.
[2] 潘梁,寿弘毅,章友鹤,等.加快纺纱设备技术进步与产业升
级提高企业竞争力[J].现代纺织技术, 2017,25(3):58-64.
[3] 吕治家.仪纶家纺系列产品的开发与研究[J].纺织导报,2016
(3):32-35.
[4] 蔡陛霞,荆妙蕾.织物结构与设计[M].第 4 版.北京:中国
纺织出版社,2008:59-63.
[5] 吕治家,胡元元.生态环保机织一次织造成型家纺套件产品开
发[J].纺织导报,2018 (8):38-41.
3.4 染整环节
该系列产品的染色工艺主要采用两大类型:一是应用材质天然色泽,以提花工艺形成纹路,省去染色加工,例如4#、5#产品;二是采用环保染料染色,形成双面双色效果例如1#、2#产品,或单染一种纤维强化颗粒感纹
纺织导报 China Textile Leader · 2018 No.9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