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意榕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177495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3.24

(21)申请号 201920154901.4(22)申请日 2019.01.29

(73)专利权人 周同和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

50号113室(72)发明人 周同和 宋伟 王新玲 何炬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26

代理人 田磊(51)Int.Cl.

E02D 5/30(2006.01)E02D 5/5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57)摘要

一种混凝土桩,包括桩本体,所述桩本体为管桩或空心方桩,所述桩本体的截面竖向设置混合配筋,所述混合配筋包括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均为HRB600钢筋,且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交替设置。本混凝土管桩中,避免使用钢棒,全部采用延性好的HRB600钢筋,其中一半数量的钢筋张拉,另一半数量的钢筋不进行张拉,与单一使用张拉钢棒相比,抗弯承载力增加的同时,其延性也大大提高。

CN 210177495 UCN 21017749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本体,所述桩本体为管桩或空心方桩,所述桩本体的截面竖向设置混合配筋,所述混合配筋包括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均为HRB600钢筋,且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交替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非预应力配筋的公称直径为10~14mm,预应力配筋的公称直径为10~12mm管桩的外径为400mm~800mm,内径为210mm~580mm,壁厚为95mm~130mm;空心方桩的边长400mm~800mm,最小处壁厚95mm~110mm。

2

CN 210177495 U

说 明 书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桩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背景技术

[0002]由于钢棒具有很高的强度,现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配筋时通常采用张拉钢棒的方式实现,虽然在强度上满足要求,但其在延性上表现却往往不够。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0004]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桩本体,所述桩本体为管桩或空心方桩,所述桩本体的截面竖向设置混合配筋,所述混合配筋包括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均为HRB600钢筋,且预应力配筋和非预应力配筋交替设置。[0006]非预应力配筋的公称直径为10~14mm,预应力配筋的公称直径为10~12mm管桩的外径为400mm~800mm,内径为210mm~580mm,壁厚为95mm~130mm;空心方桩的边长400mm~800mm,最小处壁厚95mm~110mm。[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0008]本混凝土管桩中,避免使用钢棒,全部采用延性好的HRB600钢筋,其中一半张拉,一半不进行张拉,与单一使用张拉钢棒相比,抗弯承载力增加的同时,其延性也大大提高。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1]实施例1

[0012]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混凝土管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本体1,所述管桩本体1侧壁设置混合配筋,所述混合配筋包括预应力配筋2和非预应力配筋3,预应力配筋2和非预应力配筋3均为HRB600钢筋,且预应力配筋2和非预应力配筋3交替设置。混凝土管桩的外径为400mm,内径为210mm,壁厚为95 mm,非预应力配筋的公称直径为12mm,预应力配筋的公称直径为10mm,在其他实施例中,混凝土管桩的外径可以为400mm~800mm,内径可以为210mm~580mm,壁厚可以为95 mm~130mm,非预应力配筋的公称直径可以为10~14mm,预应力配筋的公称直径可以为10~12mm。[0013]使用过程中,延性好的HRB600钢筋一半数量张拉,一半数量不张拉的方式可保证混凝土管桩强度的同时,延性显著提高。[0014]实施例2

3

CN 210177495 U[0015]

说 明 书

2/2页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桩本体为空心方桩;空心方桩的边长400mm~

800mm,最小处壁厚95mm~110mm。其余同实施例1,具体结构示意图见图2所示。

4

CN 21017749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