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 用宽容唤醒美好作文素材 苏科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 用宽容唤醒美好作文素材 苏科版

我常于生活中见到一种现象,家长训斥孩子时,每当孩子争辩,家长总言之凿凿称:“上次就是你,这次还能有谁?”一句话就如五行山压下所有辩驳。总是如此,上次做过的事每每会成为或被迫成为另一件事臆想的证据,而此等证据却往往可被接受并为人深信不疑。

毫无疑问,具有警示作用的“前科”是可以使人在重压下不再或不敢犯错。然而当一件并不光彩甚至有可能涉及尊严的往事屡屡被提起,那么其警示作用究竟可以维持多久。当它的正面作用渐渐为羞耻愤怒所代替时,当种种改过自新的举动为往事所掩盖时,这样的“改正”还会继续吗?

正如摔婴者韩磊,自从他少年时偷自行车而被行政拘留并送往工读学校后,就再未获得宽容,最终深陷泥潭。可悲剧在于他偷自行车的目的仅仅是弥补家里失窃的自行车,这只是一个未能辨别是非的孩子眼中单纯的“正义行为”,可迎来的却是暴力消极的工读学校,连父母都未能给他一个机会申辩。如果父母和乡政府能宽容一些,听他讲完理由,然后在他心中种下真正的正义的定义。那么他今后会怎样?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宽容的做法总会迟到。

诚然,对于邪恶的痛恨存在于人的本质之中,人们对恶的摈弃与对善的追求是社会美好的基础,但宽容难道非善的一部分吗?况且,宽容不同于纵容,原谅不等于鼓励下一次的作恶。本质上,宽容与法律一样是为了约束。歌德曾说,道德的约束比法律的约束更加高尚。而我同样相信,如果法律使人不敢作恶,那么宽容则使人不想作恶。

美国密尔沃基市的面包大王戴夫达尔招聘员工的要求是必须为“前罪犯”,他对此的解释是他也曾多次被抓,但所犯的错误只是过去,他们需要一个被人认可的机会。而当他的三分之一雇员都为“前罪犯”时,他成了当地的面包大王。

当那些罪犯浪子回头而社会对他们另眼相看时,积攒的郁闷不得宣泄时,宽容无疑是他们珍视的来之不易的机会,谁会走回头路呢?

1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