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敬老院建设项目

来源:意榕旅游网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况..........................................................................................11.2建设单位概况..................................................................................21.3编制原则..........................................................................................21.4主要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21.5研究结论与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2.1项目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2.3项目的可行性................................................................................12第三章需求分析....................................................................................143.1XXXX养老体系现状....................................................................143.2建设标准........................................................................................143.3规模确定........................................................................................16第四章建设条件......................................................................................204.1场址条件........................................................................................204.2自然条件........................................................................................214.3社会经济条件................................................................................234.4其他建设条件................................................................................24第五章建设方案..................................................................................26

5.1指导思想........................................................................................265.2建设原则........................................................................................265.3建设规模和内容............................................................................275.4方案设计........................................................................................275.5结构设计........................................................................................315.6配套设施工程................................................................................335.7地坪、绿化....................................................................................37第六章节能节水................................................................................396.1执行标准........................................................................................396.2项目能耗测算................................................................................396.3项目能耗情况汇总........................................................................416.4项目节能........................................................................................416.5能耗水平分析................................................................................43第七章环境保护......................................................................................457.1环境保护主要依据........................................................................457.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457.3环境保护措施................................................................................477.4绿化................................................................................................487.5小结................................................................................................48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98.1安全卫生方针和原则....................................................................49

8.2安全卫生目标................................................................................498.3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508.4安全管理措施................................................................................508.5安全卫生措施................................................................................518.6消防设施........................................................................................528.7消防管理........................................................................................54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559.1组织机构........................................................................................559.2建设管理........................................................................................569.3资金管理........................................................................................569.4项目竣工验收................................................................................579.5工程建成后的管理........................................................................579.6项目建成后的管理机构及定员...................................................57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5910.1进度安排原则..............................................................................5910.2项目进度计划..............................................................................5910.3实施进度表..................................................................................60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111.1投资估算......................................................................................6111.2资金筹措......................................................................................64第十二章招投标方案............................................................................66

12.1项目招标执行文件及标准.........................................................6612.2项目招标原则及要求..................................................................661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项目招投标规模标准..................................6712.4项目招标范围、组织形式及方式..............................................67第十三章社会评价..............................................................................6913.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913.2社会效益分析..............................................................................6913.3社会适应性分析..........................................................................7013.4小结..............................................................................................70第十四章风险分析..............................................................................71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7114.2保障措施......................................................................................72第十五章社会稳定性分风险分析.....................................................7415.1分析依据......................................................................................7415.2分析原则......................................................................................7515.3社会稳定风险..............................................................................7515.4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对策..............................................................76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7716.1结论..............................................................................................7716.2建议..............................................................................................77

附件:

1.组织机构代码证2.按时开工承诺函3.材料真实性承诺4.项目选址的审查意见5.环境影响登记表6.项目用地预审意见7.供水证明8.供电证明9.供暖证明10.招标基本情况表11.固定资产节能登记表12.项目区域位置图13.项目总平面示意图14.项目分层平面示意图

第一章

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XX敬老院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XXXX人民政府1.1.3项目负责人

总论

买买提江·买提库完(XXXX人民政府乡长)1.1.4建设地点XXXX人民政府东面1.1.5项目建设期2年

1.1.6建设性质新建

1.1.7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拟用地3.943亩新建XXXX敬老院,总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设计为三层框架结构,完善供水、供电、供暖、室外场地硬化、室外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包括购置相关设备。

1.1.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投资65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72.75万元,占投资的88.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6.30万元,占投资的7.12%;项目预备费30.95万元,占投资的4.76%。

1(2)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50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

1.2建设单位概况

XXXX人民政府为原XXXX幸福公社,1987年改名为XXXX人民政府,乡机关有在职干部65人,有书记1人,副书记6人,下设办公室5个,各有主任和副主任1人,班子健全,力量强大,乡镇项目主要由书记统筹,乡长主管,农村经济办公室负责,财政和各相关站所配合落实。

1.3编制原则

依据《XXXX总体发展规划》,结合XXXX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以能充分体现项目能够为居民提供晚年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成果的原则。

1、根据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本着节约、实用、美观的原则;

2、根据县域发展规划要求,充分考虑敬老院建设基础设施;3、合理有效实用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4、以服务为宗旨,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5、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姿态、求实的态度,提高项目运作效率,扩大卫生服务覆盖面积,增强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功能。

1.4主要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4.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2、《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

3、《“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

4、《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5、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6、《敬老院管理办法》(民政部40号令)7、《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号)8、《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9、《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10、《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11、《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1.4.2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建设工程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分析、节能节水、劳动安全与消防、项目实施管理、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5研究结论与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研究结论

该项目为XXXX敬老院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明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符合XXXX民政事业未来的发展及规划。项目选址合理,配套基础设施可靠,交通便利,环境清雅安静,项目建设能够满足敬老院的使用功能要求,布局合理,社会效益显

3著。

1.5.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11.11.21.3234指标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规模建筑层数建筑结构建设工期项目投资资金筹措平方米层/年万元万元32503框架结构2650650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单位指标备注4第二章

2.1项目背景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1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近年来,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严峻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各地政府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养老措施,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养老服务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未来15年是我国老龄化加速时期,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提升到17.8%左右;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如何“老有所养”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养老问题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规划》部署了9项重点任务:一是推进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二是加强老年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提高老年健康管理水平;三是健全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四是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五是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维护老年人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六是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提供老年健康多元化服务;

5七是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推动老年健康产业发展;八是推进适老健康支持环境建设,营造老年友好社会氛围;九是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规划》以维护老年健康权益和满足老年健康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由以提高老年疾病诊疗能力为主向以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全覆盖为主转变,保障老年人能够获得适宜的、综合的、连续的整合型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建设健康中国。

卫生计生委将按照《“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以维护老年健康权益和满足老年健康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全覆盖为主线,加强宣传教育、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工作,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能够获得适宜的、综合的、连续的整合型健康服务。

2.1.2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令人堪忧

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下的居家养老模式,在社会理念与文化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大环境下,已日益显现出不适应。自1979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至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他们与自己多儿多女的父母不同,唯一的子女将承担赡养他们的重任。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出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大约二十年后,待第三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有

6可能面临的是一对夫妇上面有12位老人。别说养活,恐怕连见孩子一面都成了奢望。

就目前而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取向和开放的现代社会里,竞争又赋予了人们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极端追求个人利益促使亲情淡化,自私冷漠,客观上导致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能力越来越脆弱,家庭养老功能日益萎缩。

农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老年人除了照看孩子,料理家务,更要应付繁重的田间劳动。年轻时挣的钱都花在了为孩子们盖房、结婚、生孩子上,到老了失去经济能力之时,只能仰儿女鼻息。遇到孝顺的儿女,可以衣食无忧,安度晚年。遇到儿女不孝,则只能自食其力,活一天算一天。尽管全国部分地区实行养老保险,但也是杯水车薪。平时没病尚可,一旦有了大病,厄运就开始降临。农村医疗保险的不规范及门槛过高,导致高昂的医疗费让大多数老人放弃治疗。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是在饥寒交迫、痛苦折磨中死去。这就是农村最真实的养老现状。

正确面对、适应和主动消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方面,有利于国家政治、市场经济、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并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每个人都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以什么的制度、设施、人文关怀对待退出历史舞台的长者,反映这个社会和国家真正以人为本的的历史态度。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和无法抗拒的社会事实。解决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是体现着社会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

7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势必发生重大变化,机构养老势在必行。社会化养老让老年人得到专业性的服务,找回了集体的温暖,消解子女对父母无耐的牵挂,整合养老资源,解放潜在的生产力,让年轻人轻轻松松地去创业去实现人生更有意义的价值。社会养老是和谐社会的情愫,绝不是政府与社会的负担,而且更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我们必须正视目前落后的养老结构,努力推动养老事业的变革,使养老机构经营和管理体制提升,机构运作模式不断创新,进而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果。要知道,精干、高效、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一旦进入良性循环机制,它对于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具有重要影响,是新的GDP增长点,这要远比以低水平重复建设、用钢筋水泥来拉动GDP实际得多,也有意义得多。我们的政府与社会应该从更深层次的层面,主动而积极地认识、研究、解决养老事业的发展问题。

XXXX现有人口16530人,其中60岁以上1350人,80岁以上38人,90岁以上2人100岁以上2人。五保人员131人,其中60岁以上124人;残疾人406人,其中一级残疾24人,二级残疾99人,三级残疾89人,四级残疾194人。

2.1.3积极推进养老体系日臻完善,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积极推进敬老院项目建设,首先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以延续的手段之一;其次,敬老院建设是关爱老人、奉献社会、体恤民意、为民解忧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再次,推进敬老院建设可以推动孤寡老人供养水平不断提升,促进老年事业快速发展;最后,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途径,

8也可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更是时代的需要。

敬老院项目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全县人民的敬老意识,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更加有安全感,使老人能更好的安度晚年,为了子女减轻负担,能更好的树立敬老爱老社会风气,使社会更加和谐。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对维护农村大局稳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不论站在哪个角度来考虑,结合现在和以后的发展趋势。用新的举措和方式来解决好养老这个家庭和社会的大问题都是十分紧急和重要的。

在此背景下,XXXX人民政府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我国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6万个,养老床位672.7万张,比上年增长16.4%;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比上年增长11.4%。截至2015年底,新疆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300万人,占总人口的12.71%,切实保障失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必须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已成为民政工作探

9索新形势下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推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力转移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2.2建设敬老院是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照料工作和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各级地方政府正在逐年加大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专项财政补贴,中央财政也在逐年增加对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截至到2013年底,全国累计共建设有农村敬老院约3万所,床位272万张,建筑面积5180多万平方米。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地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能力差、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严重滞后,散居五保供养对象住房破旧等问题还相当突出。据统计,北京、上海等少数发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五保集中供养人数,农村敬老院除接受五保供养对象外,还有较大能力向社会开放;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31.6万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277.9万张,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能力为52.3%。按照我国2020至2025年的集中供养需求比例60%测算,还有40万张左右的农村五保供养床位缺口。

2.2.3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强调:要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将所有农村“三无”老

10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适时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功能,使农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支持乡镇五保供养机构改善设施条件并向社会开放,提高运营效益,增强护理功能,使之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2016-2020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市场化的方式来支持和促进养老产业发展,这也是十三五规划为养老产业定的最重要的一个基调。十三五期间,必将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2.4是推进XXXX养老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不断加剧,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缺失的失能老人和生活自理能力部分缺损的半失能老人群体持续扩大,日常和长期专业照料的需求量迅速扩张且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和空巢老年家庭的增多,单纯依靠家庭和子女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养老模式已难以为继。中低收入失能老年人,特别是其中的重点优抚对象、“三无”老人及低保空巢老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对他们的照料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工作。

XXXX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缓慢,各乡镇农村敬老院都是1994年之前建设的,养老条件极其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使用。

随着XXXX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养老机构与社会养老的实际需求量仍存在很大差距,加之相关养老机构原有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孤寡、失能老人的生存状况差,生活水平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并未得到良好的照

11顾,这逐渐制约和影响了老年人安享晚年,同时增加了许多不安定因素

XXXX人民政府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的“六个老有”工作目标,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城镇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推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继续加强,基本生活有所保障;老年人福利、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XXXX敬老院项目的实施,不仅让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而且也能为政府分忧,进一步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2.3项目的可行性

2.3.1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

项目总投资650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

2.3.2项目建材来源有保障

从建材供应看,所需沙石料、钢材、水泥、各类管材、装饰材料等均可以在XXXX采购,各种材料来源有保障。

项目区域内交通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外部建材供应条件。2.3.3项目施工条件有保障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XX人民政府东面,拟建场地地貌较平

12坦,建设用地目前为空地,项目区域内道路畅通;给排水等设施的接口方便;施工用电用水辅助设施齐全;施工场地开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有很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

因此,XXXX敬老院项目的建设是必要且可行的。

13第三章需求分析

3.1XXXX养老体系现状

XXXX辖9个村委会:英吾斯塘村、库勒艾日克村、亚博依村、英其开艾日克村、亚村、塔提让村、兰干村、布拉克村、库木博依村。

XXXX是一个以维吾尔族聚居的平原乡镇,辖区有9个行政村、1个农场,40个村民小组。居民5348户,人口16530人。

目前,XXXX有人口16530人,其中60岁以上1350人,80岁以上38人,90岁以上2人100岁以上2人。五保人员131人,60岁以上124人,其中集中供养12人,分散供养119人;残疾人406人,其中一级残疾24人,二级残疾99人,三级残疾89人,四级残疾194人。目前该乡没有养老设施,老人都是依靠家庭子女照顾,无子女或子女外出务工的只有自己活邻居或村委会照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XXXX老年人问题同样是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目前XXXX没有养老设施,老人都是依靠家庭子女照顾,无子女或子女外出务工的只有自己或邻居或村委会照顾。因此,加强老年服务体系的建设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3.2建设标准

参考《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第九条

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所在城市的常住老年人

口数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每千老年人口养护床位数宜按19~23张床测算。

14第十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规模,按床位数量分为500床、400床、300床、200床、100床五类。

第十一条老年养护院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

第十二条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包括老年人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附属用房。其中老年人用房包括老年人入住服务、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娱乐和社会工作用房。

第十三条老年养护院的场地应包括室外活动场、停车场、衣物晾晒场等。

第十七条老年养护院老年人生活用房宜与卫生保健、康复、娱乐、社会工作服务等设施贯连,单独成区;并应根据便于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和方便管理的原则设置养护单元,每个养护单元的床位数以50张为宜。

根据社会发展处2016年8月10日《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申报视频会发言材料》,每所养老机构支持配置基本生活护理、医疗、康复等专业设备。

本项目建设标准参考表3.2-1表3.2-1

项目名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

床位数量(张)300以内床均面积(m2)26.5-32.5建设规模(m2)0-8000单位:㎡/床

补助标准敬老院原则上,按照平均6.5万元/床测算,中央预算内投资对西部地区按每张床位测算投资的80%补助。153.3规模确定

由国家统计网得到的1990年至2010年的人口数据统计资料,在对各阶段人口增长率假定短期内不变的基础上,运用马尔萨斯方程对分段(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年龄人口进行预测,进而得到2006~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以及占总人口比例等人口老龄化有关指标预测值。

表3.2-2

人口老龄化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人口情况的预测结果(万人)

目前,XXXX有人口16530人,预计2020年65岁老年人口约为1870人(16530×11.31%),按每千老年人口养护床位数按19~23张床测算,需配置床位43张。考虑到项目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及项目的前瞻性,XXXX敬老院的建设规模,按100床设置。

根据国家发改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和补助标准》要求,设置床位100~300床,床均建筑面积32.5m2/床。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见表3.2-3

表3.2-3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表

16m2/床

用房类别入住服务用房老年人用房生活用房卫生保健用房娱乐用房社会工作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合计100床使用面积0.787.831.931.201.621.455.1930.530.650.60系数建筑面积1.3013.053.222.002.702.237.9832.50注:1、老年人用房、其他用房(包括行政办公及附属用房)平均使用面积系数分别按0.60和0.65计算。2、建设规模不足100床的参照100床老年养护院的面积指标执行。参考《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第二十条本条明确老年养护院各类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各类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测算表见附表1~附表7

附表1

用房名称接待服务厅入住登记室健康评估室总值班室合计入住服务用房使用面积指标测算表

100床使用面积0.300.120.180.180.780.60系数m2/床

建筑面积0.500.200.300.301.30附表2

用房名称居室淋浴间配餐间养护区餐厅护理员值班室合计生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测算表

100床使用面积4.471.380.480.740.7617.160.60系数m2/床

建筑面积7.452.30.81.231.2713.05附表3卫生保健用房使用面积指标测算表

17m2/床

用房名称诊疗室抢救室药房消毒室临终关怀室医生办公室护士工作室合计100床使用面积0.240.240.150.120.320.240.621.930.60系数建筑面积0.400.400.250.200.530.401.033.22附表4

用房名称阅览室书画室棋牌室亲情网络室合计娱乐用房使用面积指标测算表

100床使用面积0.240.240.240.481.200.60系数m2/床

建筑面积0.400.400.400.802.00附表5

用房名称心理咨询室社会工作室多功能厅合计社会工作用房使用面积指标测算表

100床使用面积0.480.240.901.620.60系数m2/床

建筑面积0.800.401.502.70附表6

用房名称办公室会议室财务室档案室信息室培训室行政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测算表

100床使用面积0.400.240.150.180.120.3618m2/床

建筑面积0.620.370.230.280.180.55系数0.65用房名称合计100床使用面积1.45系数建筑面积2.23附表7

用房名称警卫室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库房车库公共卫生间设备用房合计附属用房使用面积指标测算表

100床使用面积0.121.210.250.151.200.780.480.460.545.190.65系数m2/床

建筑面积0.181.860.380.231.851.200.740.710.837.98XXXX现有老龄人口较少,综合考虑上述参考依据:本次拟按100张床位配置确定建设规模,项目建筑面积为3250平方米。

19第四章建设条件

4.1场址条件4.1.1项目选址

在地点选择上,充分考虑到所在区域现状,按照社会效益显著、经济上有利、现实中可行,争取最有利的空间,并能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地点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社会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在具体选址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地形平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址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信等市政条件较好;3、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4、避开商业繁华区、公共娱乐场所,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安全卫生规定。

4.1.2场址现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位于XXXX人民政府东面。建设用地性质为划拨。给排水的接口方便;施工用电用水辅助设施齐全;施工场地开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有很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

4.1.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1)地质与地形

依据拟建区域相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拟建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大致情况如下:

201、拟建场地地层主要由粉土及圆砾组成,地基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粉土:土黄色,层厚5.6m~6.3m,摇震反应缓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稍密~中密,稍湿~湿。

②圆砾:青灰色,埋深5.6m~6.3m,多呈浑圆状,磨圆度较好,颗粒级配较好,一般粒径2~20mm,最大粒径约100mm,主要以中粗砂填充,稍密~中密,其中8.0m以上以稍密为主,其下中密,局部夹有粉砂薄层或透镜体。

4.1.4地震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划分,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场地土属中硬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查阅邻近场地勘察报告,本场地类别为II类,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稳定,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4.1.5土地权属

本次项目拟建于XXXX人民政府东面。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为XXXX人民政府,使用权类型为划拨。本次项目用地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

4.2自然条件4.2.1地理位置

XXXX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南端,喀喇昆仑山的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汉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12个民族聚居的边境县,边境线长54.5公里,距离首

21府乌鲁木齐1800公里。XXXX总面积3.97万平方公里,全县辖16个乡镇(315国道南北分别有7个平原乡镇和9个山区乡镇)、一个农业综合开发区和一个良种场、一个国营牧场。

本次建设地点位于XXXX范围。4.2.2地形地貌

XXXX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县地貌类型可分为5个单元,南部为冰山雪岭,中部为高山和山前河谷,北部为平原及戈壁沙漠。

项目区所处地貌为北部为平原区。4.2.3气候条件

XXXX属暖温带极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9℃,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22.9C,年平均有91天日最高气温在3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2470.4小时,≥10℃的积温4303.1℃,无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48.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450毫米。年平均沙尘暴日数30.4天。

4.2.4水资源

XXXX县境内有5条中小山溪性河流,均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冰川雪山,流经各绿洲农田,最后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从现有的绿洲面积看,XXXX水资源是丰富的。年地表径流7.5亿立方米,有地表径流1720立方米,人均占地表径流4120立方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下水储量2.5亿立方米,除露头泉水外,可开采量0.4-0.5亿立方米,埋藏较浅,便于开发。

224.3社会经济条件

1、项目服务区社会经济概况(1)行政区划

XXXX辖2个镇、13个乡(包括2个民族乡):固玛镇、杜瓦镇、阔什塔格乡、克里阳乡、科克铁热克乡、桑株乡、木吉乡(2013年为木吉镇)、乔达乡、木奎拉乡、XXXX、皮亚勒玛乡、皮西那乡、巴什兰干乡、垴阿巴提塔吉克族乡、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县境内有国营牧场、兵团皮山农场。县人民政府驻固玛镇。

XXXX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汉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12个民族聚居的边境县,据公安部门统计,2014年年末总户数6.7万户,比上年增长1.5%,全县总人口为26.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7%。其中:汉族0.4万人,维吾尔族26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2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26.01‰,人口死亡率为4.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66‰,年末家庭户均人口为3.9人(不含皮山农场)

(2)社会经济条件

2015年,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及地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安徽省、三峡集团的大力援助下,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XXXX深入实施新时期“富民强县固边”战略,牢牢把握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紧紧围绕“果牧富民、资源开发、工业强县、城镇兴县”发展思路,敢于正视差距、敢于化解矛盾,用变化变革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

23用敢于担当负责的精神推动发展,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开创了皮山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2015年XXXX生产总值23.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1.48亿元,增长20.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XXXX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调整,2015年40.77:9.48:49.75,2014年46.3:9.8:43.9。XXXX人均生产总值7888元,增长13.2%。

(3)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XXXX是一个以维吾尔族聚居的平原乡镇,辖区有9个行政村、1个农场,40个村民小组。居民5348户,人口16530人,均维吾尔族。现有耕地6.02万亩,草地12350亩。主产核桃、红枣、小麦、玉米、棉花、石榴等,201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85元。

4.4其他建设条件

随着XXXX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得带了较大改善。城市道路、供排水、供热、环卫、绿化等设施建设按城市总体规划分布进行,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1)电力:本项目由XXXX人民政府负责供应,供电线路已引入项目区,供电能力充足,能够保证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2)给排水:本项目由XXXX人民政府负责负责项目供水,供排水主管网已引入项目区,能满足项目需要。

(3)供暖:由XXXX人民政府负责集中供暖。

24(4)邮电通信:XXXX城乡道路四通八达,程控电话已开通,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境,电视加密频道已开播。

(5)施工条件:

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比较便捷,施工材料组织方便;劳动力资源饱满,具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劳务人员、技术水平及施工能力;同时项目所在地的建材如砖、灰、砂、石等地方材料供应可靠;施工道路比较平坦,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设备进入较为方便。

总体而言,项目施工条件良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建设条件具备。

25第五章

5.1指导思想

建设方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任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仅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自治区的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从实际出发,适应人口老龄化新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标,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2建设原则

1、敬老院建设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确保政府资金投入,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规划。

2、敬老院建设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和其他社会福利设施,强调资源整合与共享;在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并体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3、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水平。

4、注重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做到:建筑造型优美;装修标准适度;创造良好修养环境。

265.3建设规模和内容

本项目拟新建XXXX敬老院,总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设计为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并完善供水、供电、供暖、室外场地硬化、室外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5.4方案设计5.4.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3)《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5)《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7)《无障碍设计规范》(CB50763-2012)(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9-2012)(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1)《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13)(1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5)国家、地方有关规范、条例和规定。5.4.2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位于XXXX人民政府东侧,整个地块为四边形,整个院

27区进行功能划分,院区内所有建筑出入口均与院区道路相连,本次拟建敬老院出入口面向南侧,居室充分利用日照、风向等自然气象资源,节约能源;建筑物的间距、自然通风和整个院区绿化达到相关标准,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项目具体位置详见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5.4.3建筑设计方案

本项目为新建XXXX敬老院,总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可容纳100张床位。

(1)方案选择

参考《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第二十四条老年养护院的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老年人用房抗震强度应为重点设防类。

框架结构特点: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抗腐蚀耐火能力强、经久耐用、便于改造等优点,并且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室内活动空间也相应增加,室内空间分隔较自由。

(2)方案确定

本项目为老年人居住建筑,人员密集程度较高,而且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多行动不便,自救能力差,故本次项目选择框架结构作为建筑的结构形式,其具有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经久耐用、便于改造等优点,能较好的满足项目对建筑的要求。

(3)平面布置

第一层设置:值班室、消防控制室、康复保健室、资料档案室、心理咨询师、接待室等;

28第二层设置:厨房餐厅、沐浴室、阅览室、棋牌室、活动室、临终关怀室等;

第三层设置:居室(三人间、二人间)、卫生间、护理值班室等;5.4.4建筑特征

(1)平面设计:敬老院建筑面积为3250平方米,平面形状总体为矩形,根据《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的规定,本项目拟建敬老院设置1个护理单元,设置有老年人居室(内设卫生间),每居室设1-2张床位。

(2)平面布置与使用功能:总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设计为单层,设置100张床位。

(3)剖面设计:建筑为地上三层,层高为3.3m。

(4)立面设计:立面设计简洁明快、色彩鲜艳、贴近生活。建筑造型以经济、适用、美观为原则,方案设计要求体型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强调敬老院建筑的外观色调并设置统一标识,营造亲切宜人、温馨的建筑风格,增强入住孤寡老人对敬老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老年人对“家”的心理需要。

(5)建筑装修及构造

本项目设计为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装修材料均采用不燃体或难以燃烧材料。

外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块砌筑,外贴100厚岩棉板保温。外墙面主要为白色外墙漆饰面。

内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块砌筑,内墙面以乳胶涂料为主。室内环境宜暖色调,体现有“家”温馨的感觉。

29敬老院的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应做到色调温馨,自然和谐,简洁大方,感觉舒适。不同的楼宇、不同的功能用房要有不同的标示,便于老年人记忆。敬老院建筑的外观色调是为了增强入住者对敬老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老年人对“家”的心理需要;同时考虑到老年人视觉弱化,建筑房屋入口用色、室内装饰用色应利于老年人辨别。例如餐厅内饰色与居室内饰色应有区分;卫生间便器位置与洗浴位置宜做地面色彩区分;安全扶手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应便于识别。

地面:考虑到安全性,老年人的居室、活动区域的地面材料应防滑且有弹性,满足易冲洗及防滑的要求。顶棚、墙面的材料、构造应满足不起尘、不积灰、吸附性小、耐腐蚀、防水与易清洗的要求。

门窗:居室、卫生间均采用可观察木门,变配电室采用防火门,窗户采用塑钢窗,特殊房间根据要求选用符合使用要求的门窗。

屋面:屋面保温层为100厚岩棉保温板,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屋面设置两道防水。

(5)室内电梯参数

1、设置1部电梯,电梯梯速0.63m/s,电梯门洞宽2400mm,洞口高3000mm;

2、该项目中电梯额定载重量1600KG,,其他相关参数施工时详供应商提供的电梯土建施工图预埋铁件

3、与电梯相关部分须经供货商校验后方可施工。

4、土建施工应以最终订货后的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为依据。(6)其他

30为保障入住老人行走安全,避免发生绊倒摔伤事故,院区道路及相关设施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

在建筑物抗震设防方面,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抗震分类,敬老院老年人生活用房按不低于乙类标准设防。

5.5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2、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类别一级50年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丙级无地下室无人防3、荷载

屋面及居室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序号12荷载类别不上人屋面居室标准值(KN/m2)0.82.04、结构选型(1)抗侧力结构体系

31根据《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拟建敬老院采用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等级为一级。

(2)屋盖结构

屋盖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地基基础采用独立基础。5、主要结构材料

(1)钢筋:直径≤10mm时为冷轧带肋钢筋;12mm≤直径≤14mm,HRB400级钢筋;直径≥16mm时为HRB400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型钢、钢板等:Q235B钢;焊条:按《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96)第三章采用。

(3)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序号123构件名称及范围独立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30C306、主要结构材料:

12mm≤直径≤14mm,(1)钢筋:直径≤10mm时为冷轧带肋钢筋;HRB400级钢筋;直径≥16mm时为HRB400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型钢、钢板等:Q235B钢;焊条:按《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96)

32(3)墙体: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4)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

采用国家标准图《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修正版)的表示方法。5.6配套设施工程5.6.1给水工程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供水水源

项目用水由乡水管所供应,可从附近预留供水管网接口接入,接入点距拟建场址约50m,供水条件良好,可满足拟建项目用水的需要。

3、给水管网、管材及连接方式

室外供水管道沿道路敷设,覆土深度为1.80米,供水管道管径为DN100,管材选用PVC管。给水管网为支状供水,室内外管沟力的给水管线应在高点放气,低点泄水;与其他管线交错时应加套管防护。室内给水管采用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承插热熔连接。

5.6.2排水工程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排水体制

33项目区排污管网完善,排污正常,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和雨水,可直接排入XXXX化粪池排水管网。

3、排水管网、管材及连接方式

排水干管由高处向低处布设,采用重力式排水,排水管径为Φ200,管材选用PVC塑料管,粘接连接。

5.6.3电气工程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负荷等级

拟建项目属于公共建筑,照明部分均为二级负荷。3、供电电源

拟建项目供电由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乡供电所供应。本项目用电可直接从附近配电室接入。接入点距拟建场址约20m,可满足拟建项目用电的需要。

4、供配电线路

低压电源线路由室外原有变压器低压侧引入,电缆室外直埋,室内穿钢管送至总配电屏,照明干线、分支线沿墙面、顶板和地面暗敷设,干线分支线均为铜质材料,一层设低压配电室。

5、照明(1)光源

34本项目建筑采用T5节能荧光灯管,走道为节能型点光源或荧光灯管。要求光源显色指数Ra≥80,所有高效节能砌体放电光源均需配备低谐波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所有光源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

(2)照度标准

活动室:300lx,居室:300lx,卫生间:200lx,(3)照明配电系统

1)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2)各插座支路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所有Ⅰ类灯具及安装高度低于2.4米的灯具均设置与相线同截面的PE线;

6、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1)安全措施

1)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PE)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

2)系统利用基础板内钢筋做联合接地网,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总等电位联结;

3)强弱电竖井内设专用接地母线-40×4并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4)浴室局部等电位连接,浴室做局部等电位端子箱,并与总等电位箱连接。

5)所有配电箱内PE、N线接地端子均分开设置7、弱电部分

弱电包括:通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系统、电视系统。

35通信系统:呼叫系统、安保监控系统、网络布线系统等纳入敬老院综合布线系统,穿管沿顶板暗敷或金属线槽沿顶板明敷设。

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经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敬老院内的电话及计算机网络作结构化布线设计,与院内的安保系统、自控系统作系统集成。数据网络采用增强型多模光纤至工作区,满足养护工作对数据高速传输的要求,语音通信网络采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至桌面,工作区信息点主要按功能配置设置。

(1)监控系统

敬老院内采用数字监控系统。在院内主要出入口设置安保监控探头,组成闭路监控系统及报警系统,监控数据实时备份。

(2)呼叫系统

敬老院内各护理单元均设置呼叫对讲系统,各寝室门前设置呼叫指示灯,值班室设置呼叫显示器,设置门诊呼叫系统。

(3)自控系统

自控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系统,主要有配电子系统、照明子系统、给排水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组成。

(4)闭路电视系统

老年人居室设置电视系统,所有弱电系统竖向及水平干线均走金属防腐线槽敷设。

5.6.4暖通工程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36(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15);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采暖系统

本项目冬季供暖采用集中供暖,由XXXX人民政府负责供应,可满足拟建项目采暖的需要。

3、通风

根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规定:起居室、卫生间等采用自然通风。老年人住宅和老年人公寓的卫生间的门下部设有效开口面积大于0.02m2的固定百叶或不小于30mm的缝隙。5.7地坪、绿化

按照《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老年养护院的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绿化、室外活动、停车和衣物晾晒等用地,并按照建设要求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用地面积。

本项目设置100张床位,参考《农村敬老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室外活动场地宜为3~4m2/人;衣物晾晒场地宜为30~50m2。

1、地坪

院区内老年人步行通道平坦无障碍、有救护车及消防车能直接到达:的院区道路,是为了保证入住老人的方便、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本项目室外活动450m2;衣物晾晒等用地50m2。

地坪结构(至上而下):15cm厚中粒石砼面层,30cm厚级配砂砾石垫层,压实原土基础。

2、绿化

37绿化面积:500m2。

绿化树(草)种:敬老院周围布置花园绿地,绿地中配置各种花木,绿地种植的树种和草种要适合当地的条件。

绿化灌溉形式采用微喷和滴灌灌溉。

38第六章

6.1执行标准

节能节水

1、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2016年第44号令);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新发改环资〔2017〕304号);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5、《新疆维吾尔自自治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定额》;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7、《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9、《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10、《关于转发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改委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13】135号);

11、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6.2项目能耗测算6.2.1用水量估算

(1)生活用水量:按照《用水定额标准》中养老所、托老所全托每人每日100~150L的生活用水量标准,本项目取120L,每年按365天计算,本项目拟设置100张床位。

39参照《农村敬老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可按照入住人数的10:1到14:1配备工作人员。本项目拟设置100张床位,项目建成后预计需要医护及其他工作人员20名。本项目考虑到家属来访等,暂时按150人估计,用水普及率按100%计算,则本项目用水量估算如下:

Q=120L×150人×0.001=18m³/日

年用水量:Q年=18m³/日×365d×10-4=0.66万m³参考折标系数0.857,合0.57吨标煤。(2)消防用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一处,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进行计算。

Qx=25×3600×2×0.001=180立方米6.2.2热力消耗估算

本项目总采暖面积为3250㎡,参照《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XJJ001-2011)以及《全疆主要城镇采暖期有关参数及建筑物耗热量、采暖耗煤量指标》确定:XXXX4~8层建筑的耗热量指标为14.1w/㎡,采暖期114天,按每天24小时估算,则热力消耗:

3250×14.1×10-3×114×24×0.0036=451.36百万千焦参考折标系数0.03412,年耗能量:15.40吨标准煤。

406.2.3电力消耗估算

本项目用电面积3250平方米,参考4DX101-1建筑电气常用数据(精简版)—“各类建筑物用电指标”中公寓用电指标为30~50w/㎡,本项目取30w/㎡,每年使用期365天,每天用电8小时。则项目年用电量为:

3250㎡×30×10-3×365×8×10-4=28.47万千瓦时参考折标系数1.229,合34.99吨标煤。6.3项目能耗情况汇总

项目总耗能量50.96吨标煤,其能耗情况汇总见表6-1。表6-1项目能耗情况汇总表

能源种类消耗量折标系数折合标准煤(吨)耗电(万千瓦时)28.471.22934.99热力采暖(百万千焦)451.360.0341215.40水万m³0.660.8570.5750.96总耗能量(吨标煤)6.4项目节能

参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项目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的运输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使用过程中的耗能,包括建筑物使用期内的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给排水等,项目建设应同时考虑工程占地,建筑材料方面的节约效果,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严格参照国家“四节”要求,合理、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41(1)提高建筑物的气密性,选用密封性能好的门窗并加密封条,用密封材料填实穿墙管线连接处裂隙;并借以太阳热能的获得来降低建筑能耗。

(2)积极采用新型节能保温的建筑围护材料作为外墙体,在女儿墙的内外侧和顶部按外墙保温系统进行保温,有效阻断冷桥,并做保温层与防水层。

6.4.1电气节能措施

1、低压配电系统应作无功功率补偿,提高功率因素。

2、配电线路均采用YJV电缆,在提高载流量及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节约了铜材消耗。

3、照明采用新型的节能电光源,声控装置,大面积光源均采用高光效、低功率节能灯,灯具采用高效率灯具。

4、照明功率密度值按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取值。荧光灯均采用电子镇流器,提高其功率因数并减少频闪和光源的损耗。

5、电缆、导线布线时避免线路迂回或电能倒流。

6、采购设备时优先考虑采用节能的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6.4.2采暖节能措施

1、根据气候分区,XXXX位于寒冷(B)区,建筑节能按照寒冷地区节能标准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建筑门窗、外墙、屋顶等设计,确保建筑节能。

422、选用密封性能好的门窗并加密封条,用密封材料填实穿墙管线连接处裂隙;适当开大南窗,以增加太阳热能的获得等来降低建筑能耗。

3、积极采用节能保温的建筑围护材料作为外墙体,屋面采用100厚EPS板保温。

4、窗户全部采用保温效果好的单框双玻塑钢窗。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2008)规定的4级。窗户全部采用保温效果好的单框双玻塑钢窗,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聚氨酯发泡剂、聚氯乙烯泡沫塑料等软质保温材料堵封;并用嵌缝密封膏密封。

6.4.3节水措施

本项目耗水主要是生活用水,主要节水措施为: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对节水的宣传力度,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

2、推广节水设备。包括:节水型便器冲洗设备、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淋浴设施和其他节水型设备。

3、热水供应系统管线、热水管网设计要合理,温控装置和配水装置的性能要符合节水要求,减少水资源浪费。

4、提高管材、附件和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6.5能耗水平分析

项目主要是照明和设备用电,其中照明选择节能灯,设备选择先进的低能耗设备,符合能耗标准要求。围护结构利用节能效果好的新

43型建筑保温材料和相关设施,各部位建筑设计、构造做法、传热系数、热阻值等符合标准要求,居住建筑达到节能65%要求

44第七章环境保护

7.1环境保护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426-2006);(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9)《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10)国家和地方发布的有关设计规范。7.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7.2.1工程建设期

1、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频繁,易造成交通问题,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2、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打桩、回填、道路灌注、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

3、施工的噪声源主要有挖土机、推土机、装卸机、打桩机、水泥搅拌机、吊车、沙轮机、电钻、切割机及各种车辆等。

454、施工时工人临时食宿地的水、电及生活废弃物,若无妥善安排,会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

5、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废弃物,同时在建设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土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瓦、木料等。

6、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在施工建设中的地基开挖及施工车辆的频繁往来将不可避免的损坏原土地的自然地貌和地表植被,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要严格做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好场地的排水,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并接受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施工建设过程所需砂石料在运输途中,应防止砂石料抛洒路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挖填同步;完善排水设施,煮好排水沟,有效汇集水流,避免水流冲走砂土,破坏周边水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复原;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建设好草坪及植树绿化工作,以保护项目建设地区的区域生态环境。

7.2.2项目运营期

本项目污染物和污染源主要有污水、噪声、废渣、废气。分述如下:

1、废渣:主要是生活垃圾。

2、污水:主要是工作人员和老年人的生活用水。3、噪声:主要是康复治疗设备、进出车辆等发出的噪声。4、废气:主要是车辆排出的尾气。

467.3环境保护措施7.3.1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坚持全周期环境保护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严格按照XXXX有关规定进行文明施工,落实具体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对运输黄砂、石子、建筑垃圾等车辆应严密覆盖,防止散落;对施工场地和道路应实施洒水抑尘;对露天砂石等建筑材料堆场必须用帆布或塑料纺织布封盖。

(3)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高噪声施工设备的维修管理,减少设备非正常的噪声;施工车辆的运行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和噪声敏感时段;除抢修、抢险、施工工艺或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外,尽量不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

(4)因特殊要求需夜间施工的,报环保部门审批,并且告示附近居民,施工噪声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GB12523-2011)中的标准的规定。

(5)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废水、机械清洗废水、施工队伍和生活污水应经处理后方可排放;不能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建筑材料,不能随意堆放,应及时清运、妥善处理。

(6)在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1点到次日早8点之间停止强噪音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

47(7)施工结束后,应对占用的场地和搭建的临设及时进行平整和植被恢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3.2运行期

1、废渣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须分类装在专门盛放垃圾的容器、包装袋内,统一进行收集、贮存,并送到指定地点。

2、废水治理:本项目具有一定量的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市政污水排放管道。

3、噪声治理:凡产生噪声、震动的设备,如水泵、风机等除建筑专业做消声处理外,均考虑安装消声、减震设备。

以上措施可以使噪声降低到环保标准规定的指标以下,确保良好的环境。

7.4绿化

在敬老院内布置花园绿地,绿地中配置各种花木,绿地种植的树种和草种要适合当地的条件。同时,绿地对院内的功能分隔,净化空气,减少污染和改善院内建筑用地周围的小气候。

7.5小结

经分析,本项目四周无污染源对其影响;项目本身有部分生产生活废水污水、固体垃圾,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对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即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8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8.1安全卫生方针和原则

根据劳动部于1988年以第48号文件颁发的《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本项目安全卫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三同时”原则。

“安全第一”是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最重要手段,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安全控制,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隐患,尽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同时”原则是指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技术措施和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确保项目在投入使用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

8.2安全卫生目标

安全卫生的目标是减少和消除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人员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具体包括:

(1)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2)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3)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4)安全管理的目标。

498.3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8.3.1建设期危害因素分析

本项目主要为土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和出现施工作业、施工设备、原材料用电等方面带来的危害,项目实施过程中,则有可能出现设备操作、传染性疾病因素等带来的危害,应而要确保人员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安全。

8.3.2运营期危害因素分析

项目运营期间中,可能存在施工过程中不按规范操作而引起的危害,并注意防火、防触电、防盗、防震等因素。

用电安全是敬老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明装电气线路容易受到破坏导致漏电,所以应采用埋管暗敷。接地电弧短路是常见多发的建筑物电气火灾起因,因电弧短路的电流小,一般的断路器和熔断器不能或不能及时切断电源,而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对电弧短路电流有很高的动作灵敏度,能及时切断电源,防止建筑物电气火灾的发生。

8.4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期间建设单位要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严格执行。配合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做到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并定期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施工现场定期进行文明施工大检查,检查相应记录。

2、对建设项目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监督,安全防护设施应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

503、注意安全施工,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标牌和警示牌,在施工场地设围,使施工现场严格隔离,出入口设置门卫,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杜绝发生伤亡事故。

4、带电设备的外壳及支架采取保护接地措施,以防人体触电。转动机械设备配防护罩,操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并佩带口罩和卫生帽。

5、劳动安全、劳动卫生设施、个人防护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做到与建筑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工作场所要有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通风、排污、除尘等设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除此之外,建设单位还应该建立健全各项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证老人身心健康。主要包括:生活制度、活动锻炼制度(锻炼时间、内容)、健康检查制度(入院检查、定期体检)、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消毒隔离制度)、预防疾病制度(计划免疫、体弱老人管理)、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8.5安全卫生措施

本次拟建敬老院主要是为老人提供生活和娱乐的场所,为了保证这些老人的生活和安全,凡是有危险、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都应坚决采取相应的防范保护措施。对所有的用电设备都要切实采取绝缘、接地,并增设有鲜明标记的防护栏及防护罩等措施。老人居室配备监控、定位、呼叫、摄录像等设备,定期对监控、定位、呼叫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老人的安全。

1、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在作业面上拉上安全防护网:一防施工人员坠落,二防建筑上掉落的物件伤及

51施工人员和路人。

2、敬老院服务区、养护单元、办公区功能分区布局合理。3、室内消防设施要经当地消防管理部门验收合格。

4、为防止雷击危险,必须安装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要经防雷办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站检测检验合格。

5、加强敬老院的治安管理,设置门卫室,配备值班治安员,对进出院内的单位和养护人员要作严格出入登记和询问。严密防范失窃、老人走失事件发生。

8.6消防设施8.6.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6.2消防设计

工程项目消防设计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现行各种消防规范,以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安全生产,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1、总图布置:拟建建筑和其他建筑物间均留有符合消防要求的防火间距,所有建筑物四周均设有环形消防通道,院内道路呈网络状,宽度>6米,满足防火要求。

522、建筑部分:根据《规范》要求,合理布置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各建筑物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入口按规范设置。

8.6.3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

(1)建筑物内设置室内消火栓,消火栓采用单阀出口,栓口直径65mm,水枪直径19mm,衬胶麻质水龙头带长度25米。

(2)室内消火栓设在明显和易于取用处,其布置保证同一防火分区任何一点均由两股水柱同时到达。

(3)室外消火栓系统采用沿主要建筑物周边的给水管网设2个消火栓。

(4)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管材与连接:管材选用焊接钢管,连接方式为焊接,管径为DN100。室外消火栓系统采用镀锌钢管,DN≤100采用丝接,DN≥100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

8.6.4消防报警控制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可知,本项目为设置100张床位的老年人建筑,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一级。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自动灭火系统

(1)在走道、老年人的起居室设置点式干感烟探测器。(2)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手动报警按钮。(3)消火栓手动按钮可以直接起动消火栓泵。

根据规范要求,本项目需设自动灭火设施。除卫生间、楼梯间及不宜用水补救的部位除外,均设置自动喷淋系统。

53二、消防电源及系统接地(1)供电电源

消防用电设备装置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备UPS作为备用电源。

(2)系统接地

消防系统接地利用基础作联合接地,设独立引下线。引下线采用BV-1×252铜芯导线,引至总等电位端子箱,要求综合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3)火灾报警总线均由区域报警器引出,穿防火槽沿走道吊顶明敷,每层弱电竖井设设火灾报警接线端子排箱。

(4)报警信号传输干线采用RVS-2×1.0,电源干线采用RVS-2×1.5,传输干线在防火金属线槽内明敷,支线采用穿钢管保护暗敷。

8.7消防管理

1、为保证该工程建设运行安全,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利用XXXX现有的消防人员,负责本项目的日常消防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消防车辆主要依靠XXXX消防队。

2、经常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实施消防目标管理。

54第九章

9.1组织机构9.1.1组织管理原则

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在建设期力求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的劳动组织方式,合理协调建设单位内部的各项事务,保证充分发挥每个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带来最好的实施效果。

9.1.2管理机构设置

按照XXXX敬老院建设项目的需要,成立XXXX敬老院项目筹备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买买提江·买提库完副组长:孙平

成员:阿卜杜热合曼·买买提

麦麦提卡迪尔·艾力阿迪力·托合提巴柯阿不力克木·麦提克热木木塔力甫·奥斯曼阿布力孜·卡德尔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乡长、农村经济办副主任

财政所所长供电所所长水管所所长民政所所长劳保所所长工商所所长

组长: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买买提江·买提库完担任,全面负责项目建设,负责项目建设方案的审定,工程质量的检查,资金的落实使用、检查等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管理。

55副组长:由副乡长、农村经济办副主任孙平担任,协助组长负责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的综合管理和日常管理的协调工作。

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XX乡政府院内,主要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制定项目的实施计划;确定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协助代理机构完成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施工、监理单位的确定;负责签订合同;施工期工程项目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

财务部:负责基建项目资金使用和调配和项目建成后的日常财务核算、资金管理等工作。

9.2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单位应依法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择优选择有资质、信誉好、业绩好、力量强的施工单位,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项目建成后,“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施工建设等工作的检验、验收;并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9.3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以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本项目资金施行专款专用。根据财务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有关财务报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办公室根据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和项目建设计划下拨资金。同时,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专款专

56用,确定项目投资方向不变,使项目按计划,有序、高效的完成。

9.4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由发改委组织相关部门负责对工程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审查验收,并提出整改意见。工程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单位。

9.5工程建成后的管理

项目建成后,纳入XXXX社会福利事业进行管理。9.6项目建成后的管理机构及定员9.6.1管理机构及定员

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由乡政府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按敬老院的功能配置相应的辅助设施和相应设备。管理机构应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根据项目运营需求,需配备至少20名工作人员,其中:管理人员2人、医生3人、护理人员12人,及炊事等其他人员3人。

9.6.2劳动力来源和培训

管理人员和员工可采取社会招聘,根据敬老院的特点,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并有从事服务工作3年以上经历。员工重点从30岁上下,有爱心,愿意从事老年人服务的下岗女职工人员进行招聘、聘用。

医护人员可从医院和卫生学校招聘,医生要有老年病和老年突发病的医治经验,护士要有爱心和耐心,医护人员和员工队伍需要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培训系统,凡是管理人员和员工必须进行定期学习

57培训。应始终坚持为老人们服好务,并致力提高服务水平,使每位老人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上关心,精神上抚慰,政治上尊重”。

58第十章

10.1进度安排原则

项目实施进度

按照项目的施工顺序,相互衔接关系及资金状况,在安排建设进度时,依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个工程环节的实施进度,缩短建设周期,合理使用资金,控制工程成本。考虑当地气候季节性特点和天气对施工的影响,研究制定合理的、可实现的、较短的建设工期。

10.2项目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区的现状条件、自然环境和项目的总体安排,遵循先难后易的原则,安排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主要任务包括:项目考察,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进行主要工程的招标工作,包括施工监理招标、施工招标;施工准备,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具体时间安排为:

(1)第一阶段完成项目的立项考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及报批,完成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

(2)第二阶段完成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报批,上报项目材料,落实项目建设资金、进行施工图设计;

(3)第三阶段完成工程招标;(4)第四阶段完成工程施工;

(5)第五阶段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并移交投入使用。

5910.3实施进度表

项目具体实施进度计划表(表10-1)

表10-1时间项目立项考察、可研编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建筑及安装工程竣工验收附注:进度可根据项目前期实施情况顺延。123456第一年7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第二年910111212345678910111260第十一章

11.1投资估算11.1.1估算范围及依据1、估算内容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投资包括土建工程费,与土建相关的设备购置与安装费,以及相关的前期工程费、工程预备费。

2、估算依据

(1)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咨询指南》;(2)国家发改委《关于工程建设其他项目划分暂行规定》、《关于改进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划分的若干规定》;

(3)建筑工程项目依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工程量,按照国家建筑工程单位估算指标综合定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工程、全国统一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预算定额》《新疆建安补充消耗量定额和田地区单位估价表》(2015),并参考2016年XXXX类似建筑工程单位造价对比测算。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5)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标准《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2015)

(6)《工程造价咨询规范》(GB/T51095-2015)

(6)其它费用计算根据国家、自治区规定的相关文件进行估算。

6111.1.2建设投资分类估算1、建筑工程费估算

本项目的建筑工程费包括以下内容:土建工程和列入土建建筑工程预算的部分设备费用;

2、安装工程费估算

本项目安装工程费按估算工程量乘以单价估算。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

(1)项目建设管理费: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财建[2016]504号)文件执行。

(2)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关于调整临时设施、文明施工增加费用标准的通知》(新建造[2003]1号)

(3)工程监理费: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执行。

(4)勘察设计费: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件执行。

(5)招标代理费:按照国家计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及新发改价格【2011】534号文件执行。

(6)图纸审查费:按《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新公通〔2013〕

6277号)、《关于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专家审查费标准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新发改医价〔2012〕830号)

(7)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建质〔2014〕25号印发《关于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

(8)工程造价咨询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厅(新计价格【2002】866号)

(9)上述取费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勘察费、设计费、监理费、招标代理费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号)

4、预备费估算

为支付难以预料因素的影响而计算的费用,本项目基本预备费按工程建设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算。

11.1.3项目建设投资

项目建设投资65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72.75万元,占投资的88.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6.30万元,占投资的7.12%;项目预备费30.95万元,占投资的4.76%。见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表11-1)

63表11-1

序号一11.11.21.31.41.51.61.71.81.91.10工程费用及名称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业务用房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给排水工程采暖工程电气工程消防系统弱电系统室外场地硬化室外绿化工程电梯小计1第一部分小计二1234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项目建设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工程勘察费工程设计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428.75428.754.002.25341.2581.25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估算价值(万元)其他费用合计单位技术经济指标数量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万元

比例单位造价(元(%)/m)2栋341.2581.2517.8819.5024.3826.0016.2517.8819.5024.3826.0016.254.002.2540.00104.00104.0040.0040.009.0010.001.5013.112.8640.00572.75572.759.0010.001.5013.112.86%%mmmmmmmmm22222222213250.003250.003250.003250.003250.003250.003250.00500.00500.002.0010502505560758050804520000088.12部0.800.5064估算价值序号678910工程费用及名称竣工图编制费招投标代理费施工图审查费可研编制费工程造价咨询费第二部分小计(一~二合计)三基本预备费工程总投资428.75104.0040.00(万元)其他费用1.312.651.002.005.7346.3046.3030.95合计1.312.651.002.005.7346.30619.0530.95650%%单位技术经济指标数量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比例单位造价(元(%)/m)21.007.125.004.7610011.2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额65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

65第十二章招投标方案

12.1项目招标执行文件及标准

(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计划字[2001]103号文转发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第9号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99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3)《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4)《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计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审议通过,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5)自治区发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2001年5月1日新政办发[2001]79号)

12.2项目招标原则及要求

(1)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竞争和择优定标的原则。每项工程招标应有3家以上(含3家)投标单位参加。招标工作小组要对投标者进行资质审查;坚持以方案可行性、质量可靠性、技术先进性、报价合理性和售后服务质量等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评标程序和定标应参照国家有关

66法规进行,签订的合同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2)严格招标工作纪律。参加招标工作的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该招标时不经集体讨论而确定施工和供货单位;严禁明招暗定,泄漏标底,招标走过场;

(3)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项目,审计部门不予审计或审签,财务部门不予拨付资金。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相关责任,涉嫌违纪违法的移交纪检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

(4)建设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招标和执行实行终身责任制,凡参与了相关项目的组织、论证、评标、审批、经办、监督的人员要对该项目终身负责。

1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项目招投标规模标准

(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4)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1)、(2)、(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12.4项目招标范围、组织形式及方式

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按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

67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应当公开招标。故本项目部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不采用招标方式。

项目具体见招标基本情况汇总表(表12-1)。表12-1

招标范围基本条目全部招标勘查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设备重要材料其他有关说明: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本项目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32.75万元,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2、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本项目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下,本项目可不采用招标方式。3、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本项目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本项目可不采用招标方式。∨∨∨∨∨∨∨∨部分招标招标基本情况表

招标组织形式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招标方式邀请招标不采用招标方式∨∨招标估算金额(万元)1.513.11428.75104104068第十三章

13.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社会评价

社会老龄化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稳定、发展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个重大问题。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因此,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都非常关注和投入巨资改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也加强了老年工作开展的力度,使其成为一项长期而且紧迫的重要战略任务去完成。

项目建成后可为老人提供一处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专业照料机构,有利于老年人的集中供养,使入住老年人心情愉悦的享受幸福时光,安度晚年,得到常人的平等待遇。这将使其本人心态得到安抚,使社会文明得以升华。项目建设是XXXX解决失能老年人养老问题,是落实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措施,是建立社会福利普惠机制、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失能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3.2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是适应XXXX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符合政策导向,使XXXX的养老服务功能更趋于完善;而且为解决当今社会养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属于社会公益型项目,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69另外项目建成后,能给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还能拉动本地部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消费市场的扩大,从而可间接的带动数倍于直接就业者的待业人们找到他们再就业的位置。项目对社会的贡献难以用数字做衡量。

13.3社会适应性分析

建设项目属于社会公共福利项目,对所在地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表明,项目建设对社会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不会出现社会矛盾、社会动荡等风险。可能的风险在于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由于道路堵塞、噪声、施工事故等原因造成社会冲突。因此,需要通过制定安全防护和应急预案等措施来降低可能的社会风险。同时,项目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进行建设。

13.4小结

根据建设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和社会风险分析,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必受多方关注和支持,虽然在建设过程甚至运营期间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只要措施得当,一定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其正面影响最大化,实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

70第十四章

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分析

根据老年人建筑的特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政策分线、施工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资金风险等。

14.1.1项目政策风险和危害

项目的建设将受到政府政策导向、发展规划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可能的政策调整,造成项目建设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对预期建设目标产生影响。

14.1.2项目施工风险和危害

1、本项目施工风险主要来自建筑企业水平,其中包含承揽项目的建筑队伍人员素质、装备能力、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及质量管理等。

2、主要危害为工程质量不合格、工期拖延、工程造价突破预算、出现大的安全事故等,造成工程不能如期投入使用,导致项目不能正常运行,造成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14.1.3项目管理风险和危害

XXXX敬老院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满足100名老人的使用需求,本项目管理风险是指在项目提供服务和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或护理人员的行为疏忽或管理不善,造成老年人发生流行疾病以及人身安全事故,从而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71造成上述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管理制度等。

14.1.4项目资金风险和危害

1、项目实施期间,物价上涨、建筑材料价格调整、设计变更、配套资金不落实,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造成工程计量超合同、材料超供应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2、造成危害主要是工程费用的增加和资金成本的加大。14.2保障措施

14.2.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本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影响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高的社会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民政、发改、财政、城建、土地、环保及公用设施配套管理等多个部门。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统一、高效、科学、务实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负责全面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相关配套政策的执行情况,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14.2.2资金保障措施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资金。积极争取各方面对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在用好、管好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的同时,抓紧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保证各项建设资金能够及时到位。

7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市场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情况,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降低工程建设费用。

在建设中还应加强项目财务收支管理,节约财务支出,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求工程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工程量计量、结算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调整工程的费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进行。

14.2.3工程施工保障措施

做好设备采购和工程招标工作。实行公开招标,选择资质等级高、社会信誉好,同时投标技术方案成熟、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工程报价合理的施工、监理企业参与本项目的工程建设。从源头堵住由于施工企业能力不足可能造成的风险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期制定的总进度计划,实施阶段落实。要求施工企业建立质量保证和进度控制体系,要求施工现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实行全过程控制。

14.2.4管理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护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养护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培训,激励工作人员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

73第十五章

15.1分析依据

社会稳定性分风险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8)256号令;

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

8、《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2008年1月18日发布;

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投资[2012]2492号;

10、《关于印发〈自治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新党办发[2010]19号;

7415.2分析原则15.2.1合法合理原则

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公开、公正,体现公平,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愿。

15.2.2以人为本原则

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统筹考虑人民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5.3社会稳定风险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主要要围绕项目可能存在的稳定风险,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稳定性评估,确定不稳定隐患和问题的风险范围和可控程度。

(1)合法性。主要分析项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符合所在地的城市规划。

(2)合理性。主要分析项目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超过当地财力和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兼顾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3)可行性。项目选址、规划、土地征收(征用)、拆迁安置、资金筹集、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的落实是否到位。项目实施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实施后是否会引发不稳定因素等。

75(4)可控性。对于风险较小或无风险的事项,是否有相应的预警措施。

15.4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对策

主要是围绕项目可能存在的稳定风险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

(1)合法性。项目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意见》(新政发【2012】87号)等国家和自治区、地方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

(2)合理性。项目的建设是落实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措施,是建立社会福利普惠机制、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失能老年人群的晚年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是老年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3)可行性。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XX,项目选址、规划、土地、资金筹集、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的落实均已到位,项目方案合理。

(4)本项目的实施不会引发不稳定因素,所以,本项目风险属于低风险。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均有相应的预警措施。

76第十六章

16.1结论

结论与建议

社会福利事业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XXXX敬老院建设项目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为XXXX需要救助的孤寡老人提供一处安逸的养老场所,以改善失能老人养老条件为目的,体现党和政府对社会失能老人的关心和爱护,传承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对解除失能老人的后顾之忧,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项目的各项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合理,建设资金落实,项目建设是可行的。项目建成后社会效益显著,在推进民政事业的发展和推动项目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项目的建设必要、可行的,此外,从项目的风险分析来看,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的能力。

16.2建议

项目建成不但改善了XXXX老年人社会福利设施条件,促进了XXXX福利事业的发展,对推动XXXX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保证项目早日建成并发挥预期效益,本报告特提出以下建议:

(1)集中力量抓紧完成项目建设的前期手续报批、建设方案的规划设计,落实项目开工建设的各项手续,确保项目能尽快开工建设。

77(2)制定稳妥积极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水平,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尽可能减少因施工对周边居民、学校和商贸活动产生影响的持续时间。

(3)工程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好工程的发包与材料采购,通过公平竞争、择优选取的招投标形式选择合格的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并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4)资金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项目建设单位要科学规划,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