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C.图钉帽的面积做得很大
B.书包肩带做得比较宽
D.压路机的碾子做得很重
2. 放到水平桌面上的电视机,收到彼此平衡的力是( )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B.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C.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3如图2运动员在投篮时把篮球抛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能正确表示其中表示篮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其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手对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图1
图2
4.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成功挑战7000m深度,如图3所示,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关于“潜龙号”从海面以下逐渐下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增大 B.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增大 C.匀速下滑时,其重力大于浮力
D.下滑过程中没有被压扁,是因为舱内气体压强与舱外液体压强相等
5.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现撤去F1保留F2.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C.2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D.零
6. 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有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A. 水的质量
B. 水的深度
C. 水的密度
D. 水的体积
7. 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B. C. D.
8. 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图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如果在急刹车时,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应是( )
9. 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10. 如图10.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为m甲,m乙,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时,液体对试管的压强相等,则( )
A.m甲<m乙 C.ρ甲>ρ乙
11. 一物体放在装满甲液体的溢水杯中沉底,排出甲液体的质量为m甲,放在装满乙液体的溢水杯中漂浮,排出乙液体的质量为m乙,则( )
B.m甲=m乙 D.ρ甲<ρ乙
A.m甲<m乙
B.m甲>m乙 C.m甲=m乙 D.无法确定
1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的关系是
A.mA′一定大于mB′ B.mA′可能大于mB′ C.mA′一定小于mB′ D.mA′可能等于mB′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三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选,该小题不得分) 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手捏一下气球,气球变瘪了,是因为力改变了气球的形状
B.运动的小球经过磁铁旁时,路线是弯曲的弧线,说明力可以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 C.用力推开门时,在靠近门边的位置比靠近门轴的位置更省力一些,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人用力推车时,没有推动,人对车的推力跟车对人的推力是相互的 14.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拍打窗帘能够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浮灰的惯性
B.标枪运动员助跑后投掷标枪能取得好成绩,利用了标枪离手后受到向前的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在匀速行驶的车厢内,小刚同学相对于竖直向上跳起仍会落在原来的起跳点,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15.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盘吸附在竖直墙壁上静止,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与重力二力平衡 B.高压锅可以增大锅内液面上方的气体的压强,使锅内的沸点降低 C.将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高度不变化 D.船闸把河流的上游和闸室、闸室和下游分成两个独立的连通器 16.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块,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木块排开水的重力 B.同一个物体,浸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越大
C. 两个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铜块,都浸没在水中,铜块要下沉,木块要上浮,这说明铜块受到的浮力小于木块受到的浮力
D. 小刚要到海水中去游泳,他从岸边浅水处向深水处行走的过程受到的浮力变大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 的存在,1标准大气压= ______ Pa
18.自行车利用了很多物理知识,采用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但有时候也要增大摩擦,请写出一个增大摩擦的例子并说明改变摩擦的方法。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飞机起飞升空时,机翼上方的流速比下方的______ ,过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______ 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体积为2×10−3𝑚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______ N.距水面0.1m深处水的压强为 ______Pa
21. 2012年11月,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载多用途歼一15战斗机,首次成功起降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如图所示,“辽宁舰”的排水量为6.7×10t,其满载并静止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m。(ρ海水=1.03×10kg/m)当它飞离舰时,航母受到的浮力会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10N/kg)(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 肺活量是一个人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的而体积,单位是毫升(ml)
3
3
34
(1ml=1cm³)。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12所示,是一种测定肺活量的方法。图中A为倒扣在水中的开口薄壁圆筒(圆筒壁体积忽略不计),测量前排尽其中的空气,(即测量前筒内充满水).测量时,被测者吸足空气,再通过B尽量将空气呼出,呼出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A内,使A浮起.小刚用上面的“肺活量测量仪”测肺活量,筒底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18cm,已知空圆筒A的质量m=200g,筒的横
截面积S=200cm³,圆筒内的空气质量忽略不计,则小刚的肺活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
23.图13所示,重为4N的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受到得重
力的示意图。(2分)
图13 图14
24.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研究几个物理量直接的关系。如图14所示的实验设计中,将同一个小桌先后放在同一个沙盒中,这样做的
目的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分) 图15
25.如图15所示,将一金属块挂在竖直的弹簧测立计挂钩上,并处
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N。如果金属块所受的重力为G,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1,,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为F2,则__________ 是一对平衡力。__________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分)
26.如图16所示,利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检验墙面是否_____________。(2分)
27. 图17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小明和同学们使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实验完毕后,同学们讨论时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回答:
(1)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力______________.(填“平衡”,“不平衡”或“无法判断”) (3)实验中发现小车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经过推理的出,运动的小车不受力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3分)
28.小刚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中,将一个在水中漂浮的拧紧盖的饮料瓶向下压,随着浸入的体积增大感觉越来越费力。根据以上想象,写出他得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18所示的图像。(g=10N/kg)(2分)
(1)该液体50cm深处的压强是______pa. (2)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图18
30.如图19所示,小强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在实验前,调节压强计使压强计U形玻璃管中得液面高度差_______________。 (2)调节好后,小强把探头直接放到水杯内部某处,发现压强计U形玻璃管中得液体
高度差没有任何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问题解决后,为了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是否有关,它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强计U形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差。
(4)使探头在水杯内部某处,然后缓慢抬高探头(未露出液面),在此过程中他观察到
U形玻璃管只能怪的液面高度差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5)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容器中,小强把同一支微小压强
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得相同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如图20所示,由此可知:盛有液体甲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___________(选填“大”“小”)(5分)
31.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刚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牛奶品
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缠一根铁丝,如图21所示。
(1)分别将“浮标”浸入A和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与
液面相平的
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_________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得一条标记线靠得很近, 图21
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2.小刚和小强同学用如图22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由物体上的刻度线显示出来,实验数据如下表:(5分) 表一:
实验次数 水的密度ρ/kgm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cm 3物体的重力G/N 测力计的示数F/N 浮力F浮/N 1 2 3 1×10 340 50 60 2 2 2 1.6 1.5 1.45 0.4 0.5 0.6 (1)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刚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 实验次数 酒精的密度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物体的重力G/N 测力计的示数F/N 浮力F浮/N ρ/kgm V/cm 1 2 3 0.8 40 50 60 2 2 2 1.7 1.6 1.5 0.3 0.4 0.5 (2)小刚和小强进行交流,在对两人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 图22 发
现
:
除
了
与
排
开
液
体
的
体
积
有
关
外
,
还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他们还发现,即使在不同液体中,物体也能受到一样大的浮力.而且浮力大小相等时,酒精的密度小,排开酒精的体积就大;水的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就小.受此启发,小强提
出了关于浮力大小的一个新的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4)于是,两人用用如图23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使用由弹簧测力计的四个度数F1、F2、F3、F4之间都满足关系式 。
(5)小刚却发现表一中1、3两次数据与这一实验结论并不相符.他与小强仔细分析后认为,这是由于实验中测量存在误差引起的.请写出一个引起测量误差的具体原因: 。
图23
3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为了探究一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大小跟
物体对接处面的压强是否有关。水平桌面上有符合实验要求的带滑轮的木板。两个大小不同,材料不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带挂钩的立体木块A和B,弹簧测力计和细线。如图24所示,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请你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5分)
(1)把长木板水平放置,将A放在木板上,B叠放在A上,用细线系住物体A绕过定滑轮,保持拉绳时绳子为水平方向,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
动
,
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读出拉力F1并记录在表格中。
(2)将木块B放在木板上,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上述步骤,读出拉力F2并记录。 实验分析与评估: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记对物体的拉力。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写出必要的公式、代入数据、结果,规范解题格式。
34.如图25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kg的水,水深h=18cm,容器底面积S=50cm²,不计容器的质量。(g=10N/kg)
求:
(1)离容器底6cm处有一个A点,求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并在图25中画出其方向: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水和压强ρ水分别是多大?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容和ρ容分别是多大?(6分) 图25
35.体积为300cm³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木块受到重力是多大?(3)此木块的密度是多少?(g=10N/kg)(6分)
36.如图26所示,底面积为80 cm²的容器中盛有身30cm的水,将一个质量为540g的实心铝球投入水中,(ρ铝=2.7*10³kg/m³, g=10N/kg)
求:(1)铝球在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有多大?受到的支持力有多大?
(2)容器中放入铝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
了多少?
(3)若用一根最多能承受4N控力的细线系住铝球缓缓上拉(不考虑水的阻力),当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时,绳
子会被拉断?(6分)
陈经纶中学分校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其中统一检测
答案
1.D 2.C 3.A 4.A 5.D 6.B 7.A 8.A 9.D
10.A
11.B 12.C
13.BC 14.AD 15.CD 16.ABD 17.大气压
1.01×105
18.传送带张紧皮带
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19.快 小于 20.20
1000
21.6.7×108 6.5×104
变小
22.3800 23.略 24.受力面积 25.4.4N
F1和G
F1和F2 26.竖直向下
竖直
27.(1)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 (2)不平衡 (3)匀速直线运动
28.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29.(1)3750 0.75kg/m3 30.(1)相等 (2)漏气
(3)改变方向
(4)变大31. (1) <
(2)“浮标”的杆做的更细些
32.(1)在同一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收到的浮力越大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 (4)F1-F3=F4-F2
(5)有刻度线显示的排开液体的体积造成的误差
5)小
(
33. (1)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2)A叠放在B上
A和B一起
(3)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平衡
34. 解:(1)hA=18 cm-8 cm=10 cm=0.1 m,pA=ρ水ghA=1.0×10×9.8×0.1=98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A=1.0×10×9.8×0.18=1 764(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容=1 764×50×10=8.82(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水+G容,由于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所以F'=G水=m水g=1×9.8=9.8(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F'/S容=1 960 Pa。
-43
3
35.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
由题意可知,V排=
=1×10kg/m×10N/kg×0.2×10m=2N
3
3
-33
,得V排=0.2×10m 所以,F浮
-33
(2)设投入铝球后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则: H=V/S=0.2×10m/80×10m=0.025m 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
P=ρ水·g·H=1×10kg/m×10N/kg×0.025m=2.5×10Pa (3)设当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露时,绳子会断,
此时的浮力为F浮',则:F浮'=G-F拉 即ρ水·g·V排'= G-F拉
3
-3
2
33
-42
V排'=
-33
=1.4×10m
-43
-43.
-43
V露=V-V排'=0.2×10m-1.4×10m=0.6×10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