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此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标签: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一句教育名言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呢?

一、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幼儿多观察,多注意,随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做到及时发现,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及纠正,让幼儿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并发扬。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小皇帝”,父母过分溺爱,不少幼儿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裳来伸手的娇生惯养习惯。生活处理能力相当差,有的幼儿不会整理玩具、不会收拾书包……这样长期下去,对幼儿的发展极其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制定活动目标,然后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幼儿在活动中游戏时,他们不爱护玩具、各种游戏材料,经常发现玩具及游戏材料扔满地,游戏结束后,大部分幼儿不收拾玩具、材料,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幼儿游戏前和蔼可亲地对他们说:“玩具宝宝们和我们是好朋友,它们害怕摔坏身体,我们小朋友们要保护它们、爱护它们,千万别把它们扔在地上,好吗?”在幼儿游戏后,总是提醒幼儿:“玩具宝宝们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把它们送回去吧!””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怎么我的玩具宝宝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该送什么地方,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习惯。又如:午睡前有些幼儿急于上床而把拖下的鞋子乱扔一地。起床以后又有个别幼儿会为了寻找自己的鞋子而把大家的鞋子翻乱。每次看到此情景,老师们都会抱怨小朋友们为什么不摆好鞋子在上床,可是无济于事,并没有好转。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悄悄地把孩子们脱鞋的情景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下午活动时间,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他们上了电视,小朋友看得特別的投入,“看,叶子兴的鞋子没摆就上床了。”“老师,我摆鞋子了,我还帮小朋友摆了呢!”“老师,我们的鞋子好乱呀!太难看了。”孩子们看到他们鞋子的狼狈样一个个发表了他们的意见,七嘴八舌的相互争论。画面中的“小捣蛋鬼们”小脸都羞得通红。我没有过多地发表意见,只是肯定了孩子们的发现。“下一次睡觉前我还会给小朋友们录像,看一看谁能把鞋子摆好。”孩子们听了,立即个个表态以后一定摆好鞋子。还真见效,现在孩子们都能自觉地把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同样,我把孩子们很多的行为情景片断用录相或照片的形式进行纪录,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活动完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效果非常好,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游戏为主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游戏中学习,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还可以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游戏活动中,我善于观察,对幼儿表现出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用眼神、动作或语言给予肯定与鼓励,以使教师的态度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另外,为了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我还在班里设立了小专栏,通过”小红花,你找谁?”“比比谁的红花多”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在校的一日活动,使幼儿正确的行为得到反复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开学初,我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并反复找出自己的标记,找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它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然而游戏又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他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在游戏的过程中适时指导,以学习生活自理能力为主,通过各种游戏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儿歌的学习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 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四、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班幼儿独立性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以及平时的家园通讯栏和网上的宣传,鼓励家长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孩子若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将使他一生受益无穷。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由成人有意识地培养成的,而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此,师要引导、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做到家园教育的同步家长,让孩子从细小处做起,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自信、有责任感、乐于学习、善于与人相处的人。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第9-1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