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相遇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题记
那个春日,你我相遇,看似平平淡淡,内心却轰轰烈烈。 那天你如同吐芽的嫩柳,向我展现生命的蓬勃;你如同待放的鲜花,为我吐露无限的芬芳;你又如同北飞的新燕,为我唱响无忧的春籁。你,是我人间的四月天!
那天,我如约而至。叩门,踱进,落座,聆听。起初,我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受命来听一课,回去便可只用一句“不喜欢”了结一切。我不再多想,侧耳倾听着。
盯着那不大的木质棋盘,我却不觉间跌入那个我从未涉足的奇妙世界,在其中无忧徜徉,浮想联翩。那是你的世界,一个只有三百六十一个格点的世界,讲师手中的云子一枚枚落于格点之上,发出声声沁人心脾的清脆音响。我拿起一枚对着阳光,墨绿的纯粹,雪白的透亮。讲师手中,它们不断降落在那个令人神往的世界,渐渐形成一个如云般变化万千的图案。我看那是一个三百六十一平方公里的战场,“啪、啪”的落子声好似号角声和战鼓声,响彻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一个黑白战士浴血奋战,割据一方领土……此刻我已全然沉浸于棋局之中,一丝快意涌上心头。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豁达与洒脱。我看你的世界,
又是一片浩瀚辽阔的海洋,我再一次深潜海底,去探寻那神秘而诱人的宝藏……
那一天,你我相遇。我明白,你在我心中早已不只是棋,更是一生挚友!我对你的喜爱,情不知所起,一深而往。那日在你的世界里,我的确探寻到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宝藏∶你告诉我,人生如棋,要学会舍得,有舍才有得;你告诉我,落子无悔,人这一生就是要拼尽全力不让自己后悔、完成未完成的使命;你又告诉我,在人生这盘棋里,顾全大局是为最好……一次相遇,你便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太多太多。你的恩情,此生无以为报!
那一天,我与你在一个不大的棋盘上相遇,留下了一段不长的回忆,收获了不少的人生启迪。谢谢你,棋兄,你是我人间的四月天!那一天,亦是我此生最美的相遇!
【点评】
题记引用了林徽因《人间四月天》中的诗句,而且首尾再次出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将围棋比作自己的四月天,构思巧妙。 文章语句优美,比如“那天你如同吐芽的嫩柳,向我展现生命的蓬勃;你如同待放的鲜花,为我吐露无限的芬芳;你又如同北飞的新燕,为我唱响无忧的春籁。”三个排比句增加了文段的韵律感,长于抒情
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高光时刻,写棋局对弈的时候语言精准,修辞运用得当自如,比如“我看那是一个三百六十一平方公里的战场,‘啪,啪’的落子声好似号角声和战鼓声,响彻在阴云密布
的天空,一个黑白战士浴血奋战,割据一方领土……”这里写出了战场的气势磅礴,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观棋者仿佛身临其境。
结尾处再次点题,立意也有很好的升华,不仅写棋局,更是引申到了下棋带给人的思考。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我,擅书法,能篆刻,我的长辈,我的老师,乃至我的伙伴们,都会因此而为我点赞。却不知,我之所以有此“特长”,还缘于黄山老伯给我埋下的那颗种子。
那年春节,我们全家一起去黄山游玩。在西递宏村的敬修堂里,我看到一张桌子前坐着一个老伯,正在写着什么。写得那么用心,写得那么投入,完全忽略着我们一拨游人闹闹嚷嚷的声音。
忽然,我听到了爸爸大喇叭嗓音的赞叹声:“哇,这位老伯字真好看!”我应声跑过去一看,竟然被怔住了。只见老伯用一支弯头钢笔流水般地在纸上滑动着,虽然他用的是硬笔,可是我看上去分明就是一幅美丽的小楷作品。我突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也能像他一样写出这样的字,该多好啊!
要说那时我的字啊,写得还真难看,每次考试作文,我都要被扣写字分。对写字有讲究的父母很是着急,给我买了很多字帖来让我练,可是我每本只练了没几页就扔了,心想:写字不好有什么大不了的呢?靠电脑打字不就完了吗?所以父母怎么说都没办法让我坚持。父母也曾多次带我到博物馆欣赏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可我竟然看得眼花缭乱,心想:古人是古人,他们那时闲着呐,我们现代人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写字呢?因此,还是没能激起我的练字兴趣。
然而,此时此刻,亲眼目睹黄山老伯的写字,竟然一下子激发了我对练字的欲望,老伯一下子就把这颗练字的种子埋在了我心中。
回到上海后,我查阅了网上的资料,觅到了与老伯那天写的字相同的古帖——赵孟頫的《心经》。每天我至少都会抽出15分钟临摹这本字帖。一边临帖,一边就会浮现出黄山老伯写字的姿态。
刚开始几个月,只是感到一种兴趣,一种功课,每天饶有兴趣地写字。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在写字时,感觉到的是一种心情的舒适与安静。我把这样的感觉讲给父母听。父亲笑语道:“这就是写字的真谛啊!写的是字,锻的是心。在写字时磨砺出的一份宁静,能锻造你终生的致远啊!”我听说过宁静致远,却没想到写字能锻造如此高深的人生境界。于是,我对写字更加情有独钟了。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一年以后,我的一手好字凸现出来了。一年以后,我又去了一趟黄山,不仅向老伯作了现场汇报,而且还拜老伯为师,学习了篆刻。
如今的我,善硬笔书法,能篆刻图章。这一切,归功于黄山老伯给我埋下的那颗种子。那颗种子,激我兴趣;那颗种子,促我坚持;那颗种子,令我奋进!我深知要让种子开花结果必以待时日,我将努力,再努力!
【点评】
生活是写作最好的选材。因为这位考生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所以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十分自然,十分朴实。文中没有华丽的语句,没有硬生生的道理,却将黄山老伯的淡定、父母的文化气质、自身的
持之以恒跃然于字里行间,以实实在在的文字给读者以享受,给读者以共鸣,让读者来沉思。
文中父亲的那段话语可谓是点睛之笔,将整篇文章的品位予以升华,实属佳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