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标点符号及其用法教案
1.点号 点号主要表示语句中的各种停顿。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列表如下: 7种点号名称及其形状 名称 句末点号 句号 形状 。 问号 ? 叹号 ! 句内点号 逗号 , 顿号 、 分号 ; 冒号 : 2.标号 标号在句中起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有的也可以表示语气。标号包括引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括号等共10种。 列表如下: 10种标点符号名称及其形状 名称 形状 引号 括号 “” ( ) [ ] 破折号 省略号 着重号 连接号 —— …… … -或~ 间隔号 书名号 • 《》 〈〉 专名号 分隔号 ― / ‘’ 〔 〕 { } (1)句号 ①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②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例:请您稍等一下。 (2)问号
①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例: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②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以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每个选项之后也可都用问号。 例: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例: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例: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象征意义的?
③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 (3)叹号
①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 例: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 ②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例: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③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 例: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4)逗号
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例:在苍苍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5)顿号
①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例: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②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③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④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例:“日”“月”构成“明”字。
(6)分号
①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②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7)冒号
①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例: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这一事件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②表示总结上文。
例:张华上了大学,李平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③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例:(做阅读理解有两个办法。)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原文。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 ④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例:同志们、朋友们:…… (8)引号
①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②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简称、反语等。 例: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③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例:“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例: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9)括号
①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例: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②标示引语的出处。
例: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10)破折号
①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例: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一一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②标示插入语。
例:这简直就是一一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匀当! ③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例: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中在一个人身上。 ④标示话题的转换。
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七爷低声说道。 ⑤标示声音的延长。
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⑥标示话语中断或间隔。
例:“亲爱的妈妈,您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11)省略号 ①标示引文的省略。
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②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例: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③标示语意未尽
例:他这样干,未免太……! ④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 (12)书名号
①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例:《红楼梦》(书名)《史记・项羽本纪》(卷名)
②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例:《沁园春·雪》(诗词名) 《社会广角镜》(栏目名) 《庄子研究文献数据率》(光盘名)
③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例: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
④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
1.冒号、逗号用于“说”“道”之类词语后的区别。 ①位于引文之前的“说”“道”后用冒号。 例:他说:“晚上就来家里吃饭吧。”
②位于引文之后的“说”“道”,当“说”“道”处于句末时,其后用句号。 例:“我真的很期待。”他说。
③位于引文之后的“说”“道”,“说”“道”后还有其他成分时,其后用逗号。 例:“我有件事忘了说”他说,表情有点为难。
④插在话语中间的“说”“道”类词语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为您换上新衣。”
2.书名号、引号在“题为……”“以……为题”格式中的使用。
①如果是诗文、图书、报告或其他作品,可作为篇名、书名看待时,可用书名号。 例:有篇题为《柳宗元的诗》的文章,全文才2000字,引文不实却达11处之多。 ②如果是写作、科研、辩论、谈话的主题,非特定作品的标题,可用引号。 例:“我的老师”这类题目,同学们也许都写过。
3.标点符号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①标点符号书写要规范,形状不能走样,不能逗号、顿号、句号混用,否则意思表达不清楚、句义难以理解。
②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占格位置。顿号、逗号、句号、冒号、分号用在文字后面的左下角,占一格:前引号用在文字前面的右上角,后引号用在文字后面的左上角,各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用在文字后面方格的正中,各占两格。
③问号、冒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和分号通常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这3种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