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以来语文教学工作,想说的话很多很多,这一学期以来,学生进步,我也进步了,反正在我们五(2)班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圆满完成。为了给以后的工作留下宝贵经验,现对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学期是启用新部编教材的第二学期,由于我班学生基础较差,为了不让一名学生掉队,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比如,在识字方面,针对汉语拼音学得不好从而影响自主识字的这种学生,我安排拼音学得好的学生辅导他们。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少写错别字;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在课堂上我都进行精心的训练,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平时精心设计各种提高基础技能的练习题,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抓住课堂
课前认真备课,认真梳理课文的重难点、知识点、训练点,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同时,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注意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讲练结合,给学生思考和动笔的时间。
三、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所以,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从小处着手,安排语文活动,以此提高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善于表达的习惯,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性格较内向,胆子较小,缺乏自信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因此这学期六月份,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个人风采展示活动,结合语文课本开展小组朗诵课文比赛活动,每个小组评选出两名名“优秀者”并颁发奖状,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
2、晨读习惯,除了读课本之外,我还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写得好的优美句子来读,每天复习巩固,熟读成诵,加深学生对优美句子的积累。学生晨读比以前有热情,自觉朗读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阅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最有效手段。这学期我带领孩子进行批注式阅读,共读了《三毛流浪记》、《呼兰河传》,使学生明白读书就要思考、就要动笔的重要,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开展了《三毛流浪记》读书交流会交流自己喜欢的章节,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收获。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读书资源,我让学生在家里带来一些童书放在教室图书角充实书架,供全班同学借阅。学生对这些书阅读兴趣浓厚,借还积极,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学生的阅读达到五年级学段阅读量。
四、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比如: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
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五、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潜能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题,使之能够有所为。我还鼓励优来用多种形式美化和丰富自己的家庭作业,期未进行优生作业评比,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以后还将大力推广应用。然后针对我们班差生较多的情况,我平时狠抓差生,给差生“开小灶”,比如,每课跟进,要求生字词语过关。既严格督促,又给与他们及时的鼓励,不逼得太紧,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六、取得的成绩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能力、写作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在期中和期末质量检测中,合格率达到了99%,比上学期有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显著提高。
七、存在问题与不足
1、学生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个别学生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得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內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八、今后努力的方向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
4、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能满足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我还需要多看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多向榜样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呼兰河传》中的片段。文中的第13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
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这段散文诗一样的优美文字,借物抒情,借园子里的一切是那么自由、快乐来抒发情感。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祖父是那么慈爱、宽容,“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那么自由,那么快乐。之后,我这样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美,感受萧红在祖父的呵护下,在园子里自由、快乐生活的美好,并在过程中融进语言训练:
师:同学们,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的仅仅是萧红吗?
生:我在第13自然段发现有一段话写的是园子里所有东西都是自由的。(读)
师:是啊,园子里的动物、植物都是那么自由。
师:再读一读,哪些词句特别能让你感受到这份自由?
生: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我还从“蝴蝶随意地飞”的“随意”感受到自由。
生:“一切都活了”的“活”字。
生:“愿意……就……”
师:“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刚才有同学问什么是“谎花”,“谎花”是不结果的。只开花不结果,没有人责备它开了谎花,多自由啊!
师:(用诗行的形式出示第13自然段)老师把这段文字重新排列,请三位同学读一读(配乐朗读),萧红的文字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充满了诗情画意。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那么自由自在。
生:我觉得我已经和作者一样沉浸在这个大花园里了。
生:我感觉到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
生:老师,我感觉一闭上眼,所有东西都活了,倭瓜都长到房顶上去了,黄瓜也开了谎花,玉米都长到天上去了。
师:萧红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在祖父的园子里,动物、植物在这里是多么自由快乐!萧红在园子里是多么自由快乐!萧红借这些动植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呢!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象一下,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自由快乐的情景吗?
生:老师,我想试一试:我愿意睡觉就睡觉,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我随意地玩着,一会儿摘一个黄瓜咬几口,一会儿又去追蜻蜓了。
师:真羡慕你的生活啊,你还爬上房了,也没有人打你屁屁。(众笑)
生:我愿意捉蜻蜓就捉蜻蜓,愿意去草丛里睡觉就去草丛里睡觉,我随意地玩着,一会儿爬上树去逗逗树上的小鸟,一会儿又去树下找一群又一群的小蚂蚁。
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生:我愿意奔跑就奔跑,愿意追蝴蝶就追蝴蝶,我随意地飞奔着,一会儿去采野花,一会儿又去追蜻蜓。
生:我愿意捉蚂蚱就捉蚂蚱,愿意追蜻蜓就追蜻蜓,我随意地玩耍,一会儿去摘一个黄瓜吃吃扔掉,一会儿去摘一朵花嗅嗅。
师:瞧,我在园子里真是自由快乐极了。
师:在祖父的园子里,“我”是自由快乐的;在“我”的眼里,这些动物、植物和“我”一样也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无拘无束的,这真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愿意……就……”“随意”等词句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园子里的一切都那么的自由自在”“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在祖父的园子里,动物、植物在这里是多么自由快乐!萧红在园子里是多么自由快乐!上面这段教学把对童年的萧红自由、快乐的人物形象、作品借物抒情的语言特色的审美体验与语言训练相融,在作品解读融语言训练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使他们建立起审美感知和想象的观念,使阅读、表达一体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