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比教学活动小结
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民生,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基础工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 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有好的 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 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组织教师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的实际行动,是加速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 伍的重要举措。根据《襄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 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建 设。自2011年9月份以来,我校积极响应贯彻活动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精心组织并实 施了 “课内比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将活动小结如下: 一、 精心组织策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按照市教育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通知和方案要求,我校在2011年秋季 学期开始就认真制定了 “课内比教学”方案,并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市教育局和本县“课内 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动员。为加强对“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 活动的领导,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校长带领学校各处室主任为领导小组成 员。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把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 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覆盖每 一位教师,覆盖所有学科,覆盖所有班级。“一个档案袋”即每位教师的听课活动及课内 比教学活动材料全部归入自己的档案袋,并且教师的个人档案袋需具备教师个人信息、说 课材料、讲课教案、评课材料、教学反思、交流论文、听课笔记比武心得体会。 二、 分组进行,实行领导责任制
课内比教学活动动员会后,学校教务处根据上级有关通知要求,对木校“课内比教学” 活动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安排,确定了 “课内比教学”活动形式,活动实施主要以各教研组 为单位,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活动,制定出《课内比教学课程安排表》, 所有任课教师均安排了比武课,做到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实施,真正体现了全员参 与、全学科覆盖。 学校教务处校长、主任分别挂点负责各自分管的教研组的课内比教学活动,责任到具体 的领导。李海清校长主要负责语文组;综合组领导人员各施其责,跟随组内成员参加听 课、说课、评课活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教研组内成员的活动进行监督、考核评价 工作其他各成员积极参加到了木次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评价反思,创新教学
教学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主体性教学理念指导 下,我们木看“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注重实效、逐步深化”的思路,整体设计,系统推 进。抓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精神、创造思维品质三个培养重点,积极实施课堂 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工项基本改革,改进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业 绩、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标准,初步构建起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创新学习工种教学模 式。学校高度重视创新教学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的运用,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积 极探索。在总结反思交流会上,
积极推广教学比当中突出的教法亮点、学法亮点、设计创 意等。培养教师队伍的整体创新意识,避免生搬硬套,让教师们敢于“亮剑”。
“课内比教学”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更大地勇气去探索、去进取,为教育现代化而努力,为教育创新而 奋斗。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教学如同做人,都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得更 好,就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理论指导实践,所以要想自己在教学上能不断进步和 提高,就要不停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用专业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
为。抱着学习和进步的心态,暑假里又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程走近我 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通过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 的理解与体会。虽然是又一次的学习,
但还真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让我又一次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 自己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让我在语文教学方面又有了新的体 会和收获。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 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 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
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 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 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 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 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 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 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 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 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 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 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 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 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 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 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木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 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 点作法:
1、 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 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 识系统的
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 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交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 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 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 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 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 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 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 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 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 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 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 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 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 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木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 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交素养的整体提高。 黄荣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