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制作直通电缆和交叉 UTP 电缆(A+)
【实验步骤】:
部分A:制作并测试以太网直通电缆 步骤1:b.选择3.05米(10英尺),因为双绞线是用于学生宿舍电脑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该长度可以满足要求。
步骤4:c.我们学校软线使用的是标准T568A 步骤5:f.默认的网关IP地址:192.168.1.1 部分B:制作并测试以太网交叉电缆 步骤1:a.选择1.83米(6英尺),因为该长度双绞线满足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要求。
步骤4:c.组建家庭网络时,选择标准T568B。
步骤5:f.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192.168.1.2和192.168.1.3 步骤6:
a. 制作电缆时,电缆线的排序容易出错。
b. 电缆中的四个线不是按照同样的量绞在一起的,因为线对的粗细是不同的。 c. 初级电缆安装人员的收入在3000元左右,要求他们具有安装测试电缆能力以及当计算机连通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排错并改正的能力。
d. 网络技术人员在测试集线器到集线器、集线器到交换机、交换机到交换机或pc机到pc机连接时,会使用交叉电缆。
实验二、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方法(A+)
【实验目的】:
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使用Console口和Telnet两种方法进行配置。
【实验内容】:
1、利用Console口进行连接、用户登录验证配置及用户访问控制权限的配置。
2、利用Telnet登录交换机时仅使用密码验证和使用用户名加密码验证两种
方式的交换机配置。
【实验设备】: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步骤】:
实验三、交换机的常规配置(A+)
【实验目的】:
1、了解交换机的默认配置
2、重点掌握利用交换机Console口命令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实验内容】:
1、修改交换机主机名
2、修改交换机端口地址与属性
3、配置交换机端口的静态MAC地址表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步骤】:
实验四、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A+)
【实验目的】:
1、重点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
2、掌握VLAN在实际网络中如何应用。
【实验内容】:
1、交换机中VLAN的基本配置命令 2、单台交换机中VLAN的配置 3、多台交换机中VLAN的配置 4、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 5、VLAN之间的通信配置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步骤】:
pc机配置(以pc0为例):
其中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的配置(以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为例)
其中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4的配置(以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为例)
验证实验结果如下(以pc0为例):
pc0与pc1ping通,而不能与pc3ping通,说明处于同一个局域网的pc机可以相互通信,处于不同的虚拟局域网则是不可以通信的。
跨交换机vlan的配置:
验证试验结果如下:
pc2与pc4ping通,相互之间可以通信;而pc2与pc0ping不通,因为它们所在的vlan不同。
三层交换机vlan之间通信:
验证试验结果如下:pc4只能与pc2和pc3ping通,相互之间可以通信,不能与pc0和pc1ping通。
实验五、路由器Console口、Telnet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A+)
【实验目的】:
1、重点掌握通过Console口和Telnet两种方法搭建路由器配置环境 2、学习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和命令行在线帮助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通过Console口和Telnet两种方法搭建路由器配置环境
2、通过具体型号的路由器使用配置命令如:enable、config t 等命令 3、在不同模式下使用 ? 在线帮助命令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步骤】:
实验六、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A+)
【实验目的】:
1、配置静态路由认识路由信息
【实验内容】:
1、使用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步骤】:
Router0:
Router1:
实验七、单臂路由配置(A+)
【实验目的】:
1、认识VLAN Routing与单臂路由
【实验内容】:
1、配置交换机与PC机
2、配置路由器并且使用encapsulaion dot1q 命令 3、测试单臂路由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技术原理】:
步骤一、对交换机Switch0进行VLAN划分vlan 10和vlan 20 步骤二、将fa0/0与fa0/1分别划入vlan10和vlan20中 步骤三、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
【实验步骤】:
实验八、动态路由协议配置(A+)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1、配置RIP路由信息协议 2、配置IGRP边界网关协议
3、配置EIGRP增强型边界网关协议 4、配置OSPF区域网关协议
1、RIP、IGRP、EIGRP、OSPF等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技术原理】:
步骤一、Router0配置 步骤二、Router1配置 步骤三、验证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 Router0:
Router1:
实验九、PPP协议配置(A+)
【实验目的】:
1、PPP协议的配置
【实验内容】:
1、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建立点对点连接发送数据 2、测试和查看使用广域网协议后的网络状况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技术原理】:
在实验八的基础上设置路由器的RIP
【实验步骤】:
实验十、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ACL)(A)
【实验目的】:
1、掌握标准和扩展访问列表的应用环境 2、掌握标准和扩展控制列表的配置思路
【实验内容】:
1、标准ACL应用案例
2、基于源/目的IP扩展ACL案例 3、基于应用业务的扩展ACL案例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实验背景】:
实验六和实验八
【实验技术原理】:
1、实验八中pc1可以ping通pc0,设置router1,验证不可以ping通
2、在实验六基础上通过设置router0,pc1可以与pc0ping通,与pc2ping不通
【实验步骤】:
1、
Router1设置:
2、
Router0设置:
实验十二、网络地址转换(NAT) (A)
【实验目的】:
1、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2、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三种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
1、基于出接口IP动态NAT 2、基于地址池动态NAT转换
3、静态NAT转换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实验背景】:
实验九
【实验技术原理】:
Router2和Router3接口接入和接通原理实验九相应操作,其他router设
置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 1、
Router2设置:
Router3设置:
2、
第一步:设置外部端口 router3:
第二步:设置内部端口router2:
第三步:在内部本地与内部合法地址之间建立静态地址转换
3、
第一、二步同2中的第一、二步 第三步:
实验十三 无线局域网(A)
【实验目的】:
1、掌握无线AP、无线网卡、无线宽带路由器配置
【实验内容】:
1、无线AP(Acess Point)配置 2、无线网卡配置
3、无线宽带路由器配置
【实验设备】:
PC若干台 虚拟软件Packet Tracer 5.0
【网络拓扑图】:
【实验步骤】: 1、 配置服务器 2、 配置pc机 3、 配置路由器
验证如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