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职学校思政课创新实践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职学校思政课创新实践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在成长期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无论是初中、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都是必不可少的,中职学校也是如此。作为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师,笔者对其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政课;创新 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 1.中职学生缺乏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在动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采取开卷考试,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轻视”心理,并把这种心理带到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思想政治课虽是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但因不是专业课的科目,且部分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是自己只是来学校学技术,只要专业技能过得硬,毕业后有工作就可以了,对他们而言学不学思想政治课跟自己关系不大,使得思想政治课效果大打折扣。加之,中职学校学生都是来自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比较低,学习习惯不好,厌学情绪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课”,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其至逃课等。由于学习性不高、目的性不强,缺少学习思政课的内在动力,影响了思政课的学习效能。

2.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标准依然是采取传统的一张试卷“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难以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教学的需要。由于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切断了德育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的鲜活联系,没有结合学生

的日常行为、品德修养的养成状况进程进行考核,学生感觉思想政治课变成了空洞无用的说教,学生敢干忽视平时的课堂参与,影响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效能。

3.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没有与时俱进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主要是讲述法,整堂课都是教师一 人在唱“独角戏”,缺乏足够的师生互动。对出生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学生而言,难以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手段上,许多年纪稍大教师还停留在“教材粉笔+黑板”的模式”,缺少贴近生活,时代、学生实际的鲜活事例:教学环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参与度不高或是没有,当然也就无法吸引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了。

二、提高中职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方法和途径

根据现阶段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中职学校除了予以重视,还要有务实的解决方法。

1.创新教学观念,传统观念要顺应社会发展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思想教育状况,首先学校需要在思想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起来,而不是面子工程:其次,各中职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重新的布置和规划,教学方式予以创新,针对职业特点进行教学,沿用传统教学中的优势,与现代教学方法相融合。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

(1)红色观影爱国主义教育月系列活动规划。

在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为激发全体学生“继承革命传统、赞美祖国繁荣、立志成人成才”,我校组织开展“观看红色经典迎华诞”主题教育活动。四部电影分别选取了:《开天辟地》、《开国大典》、《邓小平》、《袁隆平》。学生受到教育,激动不已,争先恐后上台演讲,表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坚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清明节祭奠烈士英灵扫墓活动

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2021年4月1日,我校师生,带着浓浓的敬意,来到长春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缅怀为长春革命事业,顽强拼搏、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教育后代传承红色基因,奋勇前进.

(3)好故事听与讲活动

战争硝烟虽然散尽,红色故事源远流长。据中职生课标要求及上课使用教材的不同现状,我们在2022年上下两个学期,对故事专题也有不同侧重。我们在2022年第一学期,我们侧重讲红色传统故事。孩子们自选题材,对着镜头,录制了一个又一个精彩视频。比如“杨靖宇,王二小,刘胡兰,邱少云”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让理想信念的火种传承下去。

2022年第二学期,我们侧重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要重新树立中国形象,展现给世界舞台的是:中国“天眼”、北斗卫星、“复兴号”动车组、歼-20战斗机,中国卫星空间站,填海造岛等。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讲故事的主角,我们都站在历史的舞台上。

(4)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比赛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明的表现形式。说普通话,迎四方客,用文明语,传中华情。我校开展以“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为主题的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比赛活动。活动中20、21级学生踊跃参与,一张张小小的手抄报,折射着同学们对推普活动的热爱。五彩缤纷的版面,别具一格的设计,体现着同学们的智慧。方寸报纸,凝结着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深深的热爱,更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5)开展“学党史跟党走党史百题竞赛”活动。

2022年11月,我们举办学党史跟党走“中共党史百题知识竞赛”活动.由于疫情原因所限,我们的《中共党史百题知识竞赛》也是线上进行采取限时开卷进行。尽管形式简单,但是广大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自觉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6)开展新好少年周周评活动

每次在各班级上课的时候,我们都会事先在黑板边右上角画一个框,作为周周评“新好少年光荣榜”专属位置。每周两堂课的上课期间,就是考察新好少年合格与否的最宝贵的时间。

所有人参照10条标准,每周考察,并且重点考察课堂表现。两节课分别考察,各组有小组长做负责人,负责上榜名单提名,其余所有学生都是监督员。只有两节课都能保持良好的学生,上榜名单会被课代表抄录下来,积累在案,人人参评,人人监督 。

3.在社团活动中营造课程思政教育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存在于思想政治教材中,不仅存在于学科课程中,也存在于校园文化中。我们要想把课程思政的亮点激发出来,除了要钻研教材,我们还要营造好氛围,建设好环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自觉地培养责任意识、工匠精神。用行动感染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中,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中职学校应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总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参考文献:

1.王合于,系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探索“大思政”背景下思政课程的文化教学机制探索》 光明网2022-09-09 12:04

2.周翱 西南大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 》《重庆日报》2022-11-10 07:03

3.董兆伟,系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河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建设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光明网2022-02-20 10:57

4.巩克菊,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 《金台资讯》2022-09-06 09:27

5.李俭,系中宣部政研所研究员。《诋毁英烈是为了“去其史”》《北京日报》2015-05-28 20:43:00

6.王娜 韩喜平,分别系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人民网2019-10-25 08: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