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
一、研究内容在当前幼儿教育的地位
家园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和组织形式,教师和家长两方面的教育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教师用其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影响家长,家长也以所获得的有针对性的育儿经验影响教师,双方积极互动、合作,最大限度地达成一致,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从而为幼儿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更主动、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试图通过实践研究,整合多方资源,寻找适宜途径,选取合适内容,选择有效方法,提高幼儿园、家庭活动质量,推动家园沟通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现状分析
教师情况:我园教师都对家园活动的重要性有较好的认识,大多数老师也有多次组织家园活动的经验,但还没有进行有关方面的深入研究,开展此研究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自身能力,从而提高家园活动的质量,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情况:由于我园地理位置较偏远,幼儿家长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较低,在这个发展速度较快的社会环境里,每位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不重视幼儿其它方面能力的培养,幼儿参与各项活动的能力有所欠缺。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的内容与要求,从幼儿的现状出发,指导帮助家长更新育儿理念,注重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开展各类有效的家园活动,提高幼儿的活动能力,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参与研究的人员:
开发区幼儿园全体教师
三、研究对象:
开发区幼儿园全体幼儿
四、研究的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9)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设计,组织相关教师对本课题实施论证分析,对幼儿的实际家庭情况做背景调查;认真做好幼儿家访工作,征求家长意见,并做好相应记录,为实验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0—2011.12)
根据课题方案,各班班主任制定相关研究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做好教学反思记录,个案记录,收集影音,照片等资料,整理论文,案例,教学活动集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1)
总结课题研究结果,撰写阶段课题研究报告,对相关材料进行汇编,整理成册。
五、课题研究目标:
1.了解本园开展各类家园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针对本园特点,充分挖掘社区、家长资源,探索适合我园家园活动的内容。
3、提高家长对家园活动的认识,让家长进一步获得科学育儿的方法,更好地提高家园活动的质量,培养良好的亲子感情,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4、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幼儿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六、具体实施措施: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家园活动教育价值的认识。
家长观念的转变、更新是先决条件,只有让他们对家园活动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才愿意多花时间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合作者与支持者。因此,可以通过学习资料的发放、家园联系栏的宣传、家校通的互动等方式,向家长传递最新的有关活动信息,向他们介绍家园活动的目的、意义,让家长们在自学、辨析中,明确活动的意义、价值,提升对家园活动的认识,从而愿意“走近”家园活动。
(二)建立合理制度,保障家长参与的有效性。
合理的制度建设能够使权利和义务得到统一,使家长的参与逐步由自愿型走向制度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以确保家长对家园活动的参与。因此,幼儿园可以针对家长制定一些相关活动的要求,并创建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在内的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科学引导,提高家长活动的教育技能。
家长们充分认识了家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也充分明确了家园活动个重要性,然而在实际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技巧,往往效果是适得其反,而违背了家园活动的初衷。因此,需要教师用其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影响和引导家长,从而提高家长对开展家园活动的教育技能。
(四)探讨多种家园活动的类型,推进亲子互动。
家长亲子互动的教育技能技巧的不断提升,必须通过多种的家园活动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于是,我们需要围绕幼儿园日常工作,结合节庆日、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园内外各种资源,开展家园活动,包括:亲子制作、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节日联欢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增进亲子间互为平等、融洽的亲情关系的建立,有效推进亲子间的互动,也将幼儿园、家庭联系得更紧密。
20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