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反映了大树和小鸟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适合中班幼儿学习。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开展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初步认读汉字“大〞和“小〞。
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局部替换的方式仿编诗歌。 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大树和小鸟〞的音乐游戏。
2.图片一套(即一幅幅画有单独图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笔、纸。 教学过程:
(一)集体玩音乐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在音乐声中,幼儿围着大树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做游戏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也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三)教师再次配乐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是怎么快乐地生活的(引导幼儿根据诗歌里的词句答复)
2.教师出示图片,与幼儿以互动的形式学习诗歌。
教师以留白的方式,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 (四)学习认读汉字“大〞和“小〞。
1.教师:这首诗歌里有些字是重复出现的,你发现了吗 “大〞和“小〞。
3.引导幼儿边认读边用身体动作来模仿。 (五)师幼合作仿编诗歌。
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那么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
2.教师将幼儿所说的内容,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在记录纸上,替换掉原来诗歌里的小鸟图片,引导幼儿根据新图片的内容念一念仿编的新诗歌。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准备等环节,引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复习诗歌,并继续仿编诗歌,同时将幼儿单独仿编的诗歌在集体中朗诵。 活动建议:
1. 活动目标1可以加上“初步认识诗歌中的叠词〞。
2. 在教具的准备上,可以做的大一些,这样比拟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3. 在提问后,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幼儿的答复提炼成诗歌里的语言。
4. 在出示板书前,教师可以以互动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做一做。
附:儿歌大树和小鸟 大树高高, 住着小鸟。 小鸟叫叫, 大树笑笑。 大树摇摇, 小鸟跳跳。 大树小鸟, 快乐陶陶。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时机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 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拟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
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稳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稳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到达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局部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缺乏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局部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拟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开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方,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