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宋一鸣
(盘锦市大洼区田家学校 辽宁盘锦 124200)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总结多年来美术教学经验的一些教学方法,希望能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而促进小学美术学科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知识技能
如今,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技能培训,而是一项文化研究。它注重人文素质和艺术品质的培养,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美术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体发展。为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老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和完成教学任务。[1]
一、运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美术老师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盲目追求教材,确保每门课程都没有问题,只要能够完成书本知识就可以。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通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各种兴趣,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成果。小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处于初级认知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喜欢问很多“为什么”。[2]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来鼓励和激励他们提出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牢牢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当教授“将要改变的颜色”时,小学美术老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做一个实验,使用三原色进行着色,产生三种颜色。当学生看到这一点时,他们肯定会问为什么。此时,小学美术老师不能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主实践,老师可以从旁指导和激励学生,最后告诉他们这一知识点。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效果良好。
二、采用多样化灵活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应实现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无论形式,课堂氛围和内部模式如何,教学方法都应是灵活多样的。任何激励学生创造性思考的东西都可以尝试。例如,在教授望远镜时,美术老师可以首先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望远镜的各种材料和图片,然后鼓励学生讨论望远镜的原理,让学生讲述使用望远镜的经验。在这些条件下,还可以找到望远镜,在室外场景中让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让学生在轻松灵活的环境中掌握艺术,这对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3]
三、适时地运用鼓励,强化学生审美意识
对于相同的美学材料,不同的学生将具有不同的美学意义和不
同的理解。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不应该对某些美学材料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但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感,并与学生的情感和对象产生共鸣。这样,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自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4]例如,在欣赏徐悲鸿先生的《马》时,首先让学生们看了画,感受了作品的气氛。然后我让学生们看看这些画,思考以下问题:画上是什么?画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用笔的?你在哪里感触最深?最后,鼓励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在激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的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加强自我体验,增进学生参与意识
小学美术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合作和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的同时学习艺术知识。[5]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搭建学生思维活动成功的桥梁,给学生带来信心,创造乐趣,激发学生参与美术课堂学习的意识,是学生作品成功的保证。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还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们应该重视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将美术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通过鲜明的视觉和听觉,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展示,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气氛会变得活跃,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要尽可能地遵循上述内容,抓住要点,加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同时,美术课可以吸引学生,将学生提升到更广阔的空间,使每节课都有新的感觉,积极地完成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周信达.经历迁移变通感悟创造――小学美术学法“十字”诀[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
[2]刘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8.
[3]白如明.小学美术课的兴趣教学[J].宁夏教育,2009.
[4]刘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8,(4).[5]马克,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中华少年,2016.
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