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高寒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来源:意榕旅游网
山西农业科学201t,39(5):425—427 doi:10.3969 ̄.issn.1002—2481.2011.05.12 Journal ofShanxi Agricuhural Sciences 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高寒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梦飞,郭庆瑞,郭风琴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8) 摘要:在不同密度下,研究了施用氮肥对玉米新组合同玉1号和同玉386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 区春玉米在常规的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范围内,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是单独 起作用的。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要把握好群体和个体以及密度与土壤肥力、施肥水平、田问管理水平的相互关 系,高水肥地块种植密度为55 500~57 000株/hin2施氮量(折合纯氮)为375 kg/hm 时可以获得最佳产量。 关键词:密度;氮肥;高寒区;玉米;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1)05—0425-03 Effect of Density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Dosage to Yield of Maize Cultivated in High Latitude and Cold Climate Areas WANG Meng-fei,GUO Qing-rui,GUO Feng-qin (Institute of Crops in High Latitude and Cold Climate Areas,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atong 037008,China) Abstract:With new maize combination ofTongyu 1 and Tongyu 386 planted at diferent densities and under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density and nitrogen effects to yield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hi【gh latitude and cold climate areas, maize within the conventional planting density and range of nitrogen fertilizer,densi ̄and nitrogen on yield components of maize works alone.In production practice,we should have a good contro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s and individuals;density and soil fertility,fertilizer level and the level of ifeld management.In plots with enough fertilizer and irrigation,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was as high as 55 500~57 000 plants/hm and nitrogen(pure nitrogen)to 375 kg/hm to get an optimum yield. Key words:density;nitrogen fertilizer;high altitude and cold climate areas;maize;production 玉米不仅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而且可作 为饲料、工业原料。目前,山西北部高寒冷凉区玉 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播种面积已达20万hm , 成为主栽作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比较 研究所东壬庄的试验基地,试验地的总面积 为352 m 。 供试玉米品种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 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新组合同玉1号和同玉 386号,在大同地区生育期为122~125 d,播种 日期为4月22日,地膜覆盖。 效益的不断提高及化肥投入量的不断增加,盲目 施肥现象也随之严重 。如氮肥、磷肥投入过多, 钾肥、微肥用量不足,施肥方式不科学,导致玉米 生长后期脱肥,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51、肥料利用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谷子,在上年秋耕前每公 顷混合施入10 500 kg鸡粪和150 kg磷酸氢二铵 作基肥。根据高寒区春玉米栽培的特点,追肥按 照“前轻后重”161的原则安排,即拔节期施入总追 率下降、玉米产量降低,严重地影响了玉米新品 种增产潜力的发挥,制约了玉米生产的高产高 效。因此,开展玉米平衡施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 的现实意义。 肥量的1/3;大喇叭口期施人总追肥量的2/3,以 满足玉米雌穗的小穗、小花分化以及籽粒形成阶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段对养分的需要。 供试肥料:基肥为鸡粪(含N 1.63%,P2O 试验设置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 1.54%,K20 0.085%)和磷酸氢二铵(含N 16%, P205 38%);追肥为尿素(含N 46.7%)。 收稿日期:201l-01—17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0312002—2) 作者简介:王梦飞(1961一),男,山西洪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育种及栽培研究工作。 ・425・ 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第39卷第5期 1.2试验方法 544 kg/hm 。B3=450 kg/hm。:第1次于拔节期追施 试验设种植密度(A)和氮肥用量(B)2个因 尿素326 kg/hm ,第2次于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素,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A A。 ,A 和A 。,A , 652 kg/hm 。 如),氮肥用量设3个水平(B ,B ,B ),共18个 处理,随机区组设计,各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 2 结果与分析 为2 m X 6.67 m。 2.1试验的产量结果 因素I:种植密度(A) 对玉米新组合同玉1号不同密度和不同氮 同玉1号(A ):AII=49 500株/hm2,A =55 500 肥用量试验的产量结果(表1)进行统计分析可 株/hm ,Al3=60 000株/hm 。同玉386号(A2): 知,密度为A.:时产量最高。同一密度下,产量并不 A21=51 000株/hm2,A22=57 000株/hm ,A23=60 000 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量为B (375 k m ) 株/hm 。 时产量最高,B 和B 之间产量差异显著,而B. 因素Ⅱ:施纯氮量(B) 和B2与B,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间的 B。=300 kg/hm :第1次于拔节期追施尿素 产量差异显著。密度和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为 217 kg/hm。,第2次于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 A :B:,建议同玉I号种植密度为55 500株/hm。, 434 kg/hm 。B:=375 kg/hm :第1次于拔节期追施 纯氮用量为375 kg/hm 。 尿素272 kg/hm ,第2次于大喇叭El期追施尿素 表1 同玉1号各处理产量及多重比较结果 kg/hm 对玉米新组合同玉386号不同密度和不同 A∞产量差异极显著。密度和施氮量最佳组合为 氮肥用量的产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2)可知, A B ,但是,由于同玉386号果柄长、果穗夹角 施氮量为B 时产量最高,同一施氮量下,密度在 大,密度在60 000株/hm 时有倒伏现象,建议同 51 000~60 000株/hm 之问,产量随着密度的增 玉386号种植密度为57 000株/hm ,纯氮用量 加而提高,密度为A 时产量最高,A 与A 产 为375 kg/hm。。 量差异显著,A 与A∞产量差异显著,A ,与A , 表2 同玉386号各处理产量及多重比较结果 kg/hm 2.2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密度(A)和氮肥施用量(B)两因素的差异均达极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在玉米新组合同玉 显著水平,但A X B均不显著。 1号和同玉386号的密度和氮肥施用量试验中, 表3同玉1号方差分析结果 ・426・ 王梦飞等: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高寒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对同玉1号、同玉386号单位面积有效穗 数、单穗粒质量2个因素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结 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同玉1号和同玉386号不同处理产量构成 因素的(SSR)多重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同玉1号和同玉386号的 有效穗数,都是随着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 加,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玉1号的单穗粒质 量则随着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少,且差异也达极显 著水平;同玉386号的单穗粒质量只有当密度增 加到一定范围以上才会有显著减少,由此可见, 同玉386号作为一个双穗率较高的组合,对密度 的增加有较大的适应性。稀植大穗型品种和密植 型品种由于受品种本身遗传基础的影H向,有效穗 数和单穗粒质量2个产量构成因素 对密度和 氮肥施用量的耐受范围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1)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是 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2个因素,不同玉米品种 ・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品种对这2个因素的适应或 耐受程度也有很大差别,这是由品种本身的特性 所决定的。因此,必须结合各个品种的特性而选 择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获得最大经济效益。(2)密 度和氮肥施用量的交互作用在2个品种上表现 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中,A:×B的F值为 0.46,A。×B的 值为1.90,均小于5%显著水 平,这说明在常规的栽培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范 围内,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 影响是单独起作用的 。(3)当种植密度增加时, 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明显增多,但单穗粒质量 明显下降 2J。因此,即便是密植型品种在具体生 产实践中也要把握好群体和个体以及密度与土 壤肥力、施肥水平、田间管理水平的相互关系,只 有做到因地制宜才能实现高产高效。(4)新品种 在审定或推广前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栽培试验, 找出该品种的最佳种植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 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获得最大的比较经济 效益。 参考文献: [1]盛耀辉,王庆祥,齐华,等.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春玉米产 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0(6):58—61. [2]张肇元,卢锦屏.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用量对春玉米产量的 影响fJj.广西农业科学,1991(4):170—171. [3]李碧秋,陈宝源,郭发华,等.杂交玉米种植密度、氮肥用量 与产量关系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1998(1):16—17. [4]肖荷霞,陈建忠,徐泽茹,等.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对中低产 田玉米产量的影响fJ】.河北农业科学,2003(4):25—28. [5]高明波,金益,刘红军,等.密度与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J1_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6):38—42. [6]曹国军,刘宁.高产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与氮磷钾施用量关 系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6):830—833,838. [7]邹应中,刘建新.玉米氮肥单因素不同施用量试验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2010(1):63—65. [8]曹庆军,王洪预,张铭,等.高施肥水平下密度对春玉米产量 的影响叨.玉米科学,2009,17(3):l13—115. [9]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等.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玉 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fJ1.山西农业科学,2010,38 (9):32—34. [1O]佟屏亚,程延年.玉米密度与产量因素关系的研究加.北京 农业科学,1995,13(1):23—25. [11]白志英,李存东,郑金风,等.种植密度对玉米先玉335和 郑单958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25 (增刊):166—169. [12]周波,齐子杰,胡学安,等.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136玉米 产量的影响【J1_河南农业科学,2008(9):55—56,60. ・4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